APP下载

地方音乐素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18-11-28

名师在线 2018年7期
关键词:唱腔戏曲音乐

林 群

(福建省福州市麦顶小学,福建福州 350000)

引 言

音乐教育家伊柯达曾说:“学校的音乐教育应牢固地建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积淀无比绚丽传统文化的八闽厚土,蕴藏着意蕴精妙的民间艺术瑰宝——闽剧。作为福州人,我引以为荣。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学生对闽剧不甚了解,长此以往,没有新一代对闽剧的喜爱和发扬光大,闽剧将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因此,学校责无旁贷地成了弘扬闽剧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吸收本地区的戏曲音乐,陶冶学生情操,增强民族意识,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闽剧”进校园这个过程,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走进“闽剧”

1.身临其境,培养教师对闽剧的兴趣

“音乐教学要感动学生,教师须先感动自己。”只有教师先走进音乐,才能引领学生走进音乐。麦顶小学是“闽剧培训基地”,因此我有幸领略到了闽剧艺人们原汁原味的“闽剧”。那从容的身姿,时而高昂激越、时而细腻柔婉的唱腔,真是妙韵无穷。艺人们精湛的技巧,认真的授课态度,以及对地方戏曲后继无人的担忧,都深深打动了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听、看、练,我也能演唱一些基础的曲调。身临其境,教师既充实了自己,同时也在亲力亲为和学生共同学习中培养了自己对闽剧的了解和喜爱。

2.以趣激学,培养学生对闽剧的喜爱

在对学生对闽剧兴趣培养中,我们可以讲述“闽剧”的历史概况,让学生有自豪感;介绍“闽剧”的唱腔,讲述“闽剧”的特点,引发学生想听的欲望。聆听“闽剧”的作品,学生感受到戏曲音乐慢如高山流水,婉转悦耳;快似电闪雷鸣,高亢激越,情绪跌宕起伏,为之动容,激发了其学习闽剧的欲望。

我们的学生接触闽剧表演较少,对闽剧艺术陌生,因条件限制,无法让学生真正走进戏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创设舞台效果,让学生看得真切,如在戏曲课堂中,通过视频了解闽剧唱腔的悠扬婉转、服饰的绚丽斑斓、道具的丰富多彩,感受闽剧的魅力。

二、开放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走进“闽剧”

感受音乐,参与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为了消除学生对“闽剧”的陌生感,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闽剧”的资料,下载、复印“闽剧”知识。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汇报成果,小组交流。教师只是耐心倾听和引导。最后各小组还把收集到的关于“闽剧”的资料,分门别类做了手抄报进行展示。

为了加深印象,巩固学生的闽剧知识,教师营造环境,在班级开展闽剧知识竞赛,以抢答和必答的形式进行。学生赛前准备、赛中拼搏、赛后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接触并记住了闽剧知识。

三、智慧课堂,让学生走进“闽剧”

①注重选材,引发学习热情。在学习剧目、唱段的选择上,精选节奏欢快、内容有益的唱段,在轻快的节奏之间,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需求,耳濡目染之间增加了他们对传承戏曲的使命感。②既教“唱”,更要教“戏”。每学期要教学生唱会诸如《牡丹亭》《孟姜女》等3~5段戏曲。不仅教“唱”,还要教“戏”,教师详细交代整部戏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纠葛等戏剧元素,再进行教唱。闽剧拖腔较长,节奏缓慢,旋律起伏大,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聆听,熟悉闽剧“味”,运用口传心授,把戏曲旋律和唱腔中的意境美、韵味美,传递给学生。③寓教于唱,学唱戏、学做人。闽剧凝聚了儒家精华思想,如忠孝仁义、爱国主义、家庭伦理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修养。学生通过感受闽剧独特的艺术与德育价值,在心中种下这颗乡土艺术的种子。

四、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闽剧”

“闽剧”引进,不光靠课堂教学,还要结合课外活动,巩固提高“闽剧”教学。建立兴趣小组,以点促面,聘请专业教师指导、传艺,音乐教师协助教学、辅导。从理论到实践多方面去训练学生,在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使学生对闽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搭起社会大舞台,长期和少儿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定期报道学习闽剧的进展情况。定期举行汇报演出,让学生大胆唱一唱、秀一秀,有效地促进闽剧的推广、普及。

结 语

八闽大地历史悠久,文化意韵浓厚,让本土戏曲音乐进课堂,既让学生了解热爱本土音乐文化,又对闽剧的传承起到良好作用。作为音乐教师,应以民族音乐教育为基本,开创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局面,使闽剧在八闽大地根深叶茂,日久常新。

[参考文献]

[1]李林.闽剧打击乐艺术特点及其传承探析[J].黄河之声,2016,(23):142-144.

猜你喜欢

唱腔戏曲音乐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戏曲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
音乐
倪同芳唱腔集首发新闻发布会暨收徒仪式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