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点车辆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8-11-27刘逸文刘自强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8期
关键词:智能交通

刘逸文 刘自强

[摘 要]重点车辆监管是交通安全源头管理的重点管控手段,如何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重点车辆持续、及时的监管,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一直以来的研究内容。本文根据青岛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跨职能协同、动静态结合、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管理思路,进行了系统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并总结了系统特色。

[关键词]智能交通;重点车辆监管;动静态预警;协同监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8.076

[中图分类号]F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8-0-03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货运输需求迅速增加,随之带来的是企业运输车辆(主要是两客一危车辆)交通事故频发。近年来,全国发生10人及以上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基本全是“两客一危”长途客运车辆和易燃易爆危化品车辆。为此,公安部、国家安监局、交通运输部等国家各部门,一直以来都明确提出加强对“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的安全监管。

青岛市是山东省的窗口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运输企业密集。重点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会发生群死群伤,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给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重大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为了积极响应公安部提出的“三个不发生”(即不能发生暴恐事件、不能发生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规模全体事件和不能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号召,近年来,青岛交警为排除交通事故隐患,全力排查重点企业、重点人员,抓好重点车辆管理,对重点车辆实行“户籍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通过对重点车辆交通事故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各监管部门间(交委,安监局等)缺乏信息、数据共享机制,部门间存在监管缝隙。

为了打破各监管部门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有效融合与共享,保障监管部门间的紧密合作,在此提出了一种重点车辆监管系统的设计,目的是建立全市范围的重点车辆联管联控平台,加强对重点车辆的安全生产运行的监督,避免发生重点车辆重大交通事故。

2 重点车辆监管系统的架构

重点车辆监管系统通过汇聚公安交警、交通运管、安监等行业数据,完善辖区内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公交客运等重点车辆的动静态监管数据,实现户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并对驾驶人、车辆和企业进行全面动静态监管,最终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2.1 整体架构设计

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重点车辆监管平台总体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根据重点车辆监管平台的数据需求,数据采集来源主要来自交管局、运管局、安监局,数据主要分为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在上述监管部门内部署前置采集适配服务,此服务通过网络映射连接云平台的MQ消息服务器,数据采集服务采集各监管部门数据,通过互联网络传输至云平台进行解析存储。

参照国家道路运输数据元标准,如《GB/T 26767-2011道路、水路货物运输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元》以及《JT/T 809-2011道路運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标准》,将源头数据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各省市不同标准的数据结构统一解析为全省统一的数据结构,便于后端的统一入库分析。数据处理方式如表1所示。

2.2 数据采集设计

在数据采集及交换子系统设计中,需重点考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过程中,应保障其可扩展性,可通过增加软硬件资源采集重点车辆的相关数据,可良好支撑50万数据量级车辆GPS、过车、报警等数据的采集。综上所述,数据采集及交换子系统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2.3 数据传输设计

除视频点播数据外,所有业务数据统一采用MQ作为数据传输的介质,MQ采用集群配置,避免单点故障以保障消息传输的可靠性。消息传输具有以下优势:①数据传输速率高,消息总线单机可稳定支撑6000条/秒;②高可用,通过主备集群配置,避免单点故障;③可靠性,具备消息确认机制,实现消息按序传输。

由于重点车辆的实时轨迹数据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传输,为防止数据被不法分子截获利用,故对车辆敏感数据采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由云端统一进行分发加密密钥,在互联网传输的数据全局进行加密传输以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3 重点车辆监管系统的功能设计

3.1 重点机动车、驾驶人员安全监管

企业主打开监管界面,能查看本企业的安全指标看板,包括安全预警(动静态预警信息)、所属驾驶人、机动车数量、本周预警量、安全得分、在线车辆数及比例、今日及即将开始的营运任务(两客一危),并通过地图查看所属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对于属于本企业的两客一危、渣土车、重型货车,输入号牌信息后可以查看实时位置信息,并回放历史轨迹,掌握车辆行驶情况。对于教练车、公交车、校车、出租车,可以查看网格化分布情况,大致了解车辆分布。

3.2 两客一危车辆营运申请

对于两客一危,当有营运任务时,企业主通过平台填报线路信息,进行营运申请。监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平台将同时提醒企业主和响应车辆的对应驾驶人。企业主可以看到驾驶人员的签收情况。

3.3 签发监管通知通报、违法抄告

当监管部门下发通知通报时,平台可以及时提醒企业主,企业主能够查看详情,并根据要求进行落实。当有企业内的管理需要时,企业主在平台内编制信息后,向所属驾驶人员发布,可以实时掌握驾驶人员的签收情况。

3.4 维护档案信息

企业主查看企业信息,包括驾驶员的历史违法记录、事故记录、吸毒记录、刑事记录、入职/解聘信息、驾驶证/行驶证信息、所属机动车基本信息和年检信息。当企业联系方式变更、所属车辆变更、驾驶人联系方式变更时,在平台中进行登记,监管部门审核后生效。

3.5 重点驾驶人安全学习审核

企业主查看驾驶员的安全学习概览,并根据需要查看指定驾驶员的学习内容、时间和照片信息,发现未按期学习的情况时,可对驾驶人进行通报、记入诚信事件并核扣安全积分。

3.6 监控辖区内的安全营运态势

民警通过监管界面,查看所属辖区的安全指标看板,包括安全预警(动静态预警信息)、所属驾驶人和机动车数量,本周预警量、安全得分、在线车辆数及比例、今日及即将开始的营运任务(两客一危),并通过地图查看企业分布、所属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民警通过分析界面查看重点车辆的行驶轨迹,分析事故、违法高发路段,为勤务安排提供辅助决策。

3.7 发现GPS数据质量问题并组织处理

当GPS数据质量出现不完整、不及时或无效数值情况时,平台可以向管理员发出预警。管理员通过平台掌握具体异常数据详情,联系相关企业排查解决。

3.8 驾驶人入职背景审核

当企业主招聘驾驶员时,在平台内录入驾驶人的身份证号。如果驾驶人存在毒驾、失驾、酒驾、超员20%、赳速50%或12个月内有3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涉及重大责任事故情况、存在诚信事件的,平台将进行提醒。

3.9 营运资质核验及办理

通过平台进行驾驶证真伪查询、预约办理通行证、打印《机动车驾驶人安全驾驶信用情况》及《三年无重大责任事故证明》。

3.10 举报交通安全隐患

当在外出行时,如果出现交通违法、事故、设施设备故障等安全隐患时,驾驶员在保证安全情况下,通过移动应用进行拍照上报。后台系统值守人员收到后,能够进行反馈,并根据事件性质通知相关科室处置。当驾驶人上报有价值的情况后,监管部门可给予积分奖励。

4 重点车辆监管系统的特色

4.1 多源监管数据提取与信息整合

搭建适应面向全省、跨部门、跨地域需要的重点车辆监管系统,重点是数据提取、融合并建立全面的预警体系,实现安全隐患的提前识别、及时干预和纠正预防。其中,关联多种终端设备的接入、平台通信到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内容,不同的业务需求导致建立了不同的监控平台,且各城市、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仍存在差异,又涉及不同的运营企业、不同的数据中心与不同的数据传输媒介。本系统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传输架构,能很好地满足数据提取和整合的需要。

4.2 面向重点车辆及营运企业的信息服务

监管平台是管理重点车辆的工具,其建设重点是“监管与服务并重”。政府部门和运输企业建设平台的目的各不相同,政府部门的目标是全面监管,企业的目标是加强管理,必须建设好面向驾驶员和企业的多元信息服务,才能够加快平台的建设和推广。本系统除了面向交通管理部门外,还为企业、驾驶员提供各类审验、举报等服务,能更好地满足被监管对象的需要。

4.3 跨职能的多层级多部门协同监管

重点在于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以及满足公安、运管和安监的不同角度监管需求的平台。本系统在出现预警后,能实现统一指挥调度及处置任务自动指派,建立闭环评价管理机制,打造监管部门与运输企业的“一站化”管理新模式,实现协同监管、一體化的信息抄告与预警,全面提升监管水平。

5 结 语

本文通过调研现有重点车辆业务,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重点车辆监管系统。该系统具备监管数据提取与信息整合、管理与服务并重、跨职能多层级部门协同监管的特点,落实了国家关于重点车辆动静态监管的要求,能大幅度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管控力度,实现了源头安全管理,能为设计重点车辆管控信息化系统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智能交通
基于自适应虚拟线圈的多车道车流量检测算法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
“互联网+”模式下上班族出行方式分析
大数据时代城市智能交通的数据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架构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车牌字符识别方法
智能交通中的车辆检测专利技术综述
可视化智能交通体系对货运车辆运营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