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 达江通海的丝路大都

2018-11-27刘小方

百科知识 2018年22期
关键词:船坞江宁船厂

刘小方

中国地形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人们却习惯说“北上”和“南下”,而不是“西上”和“东下”。自然地形的高差与人文地理表达的迥异,反映出中国北方与南方在军事战略中的攻守之势。的确,历史上自南而北的统一战争鲜少成功,唯独明太祖朱元璋“奋起淮右,首定金陵,西克湖、湘,东兼吴、会,然后遣将北伐,并山东,收河南,进取幽、燕,分军四出,芟除秦、晋,讫於岭表。最后削平巴、蜀,收复滇南。禹迹所奄,尽入版图”,史称“近古以来,所未有也”。

朱元璋的成功不仅创造了历史,也第一次让南京从区域中心成为整个国家的首都。洪武初年,南京应天府划为直隶京师,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北倚群山,东临沧海,南面而临天下,乃以北平为直隶”。但终明一朝,“南直”的名号始终得以保留,南京的繁华也得到延续。明中期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评价南京:“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百姓精神愉快。他们彬彬有礼,谈吐文雅。稠密的人口中,包括各个基层,有黎庶,有懂文化的贵族和官吏。后一类人在人数上和尊贵上可与北京媲美。”

实际上,早在明代之前,南京就以其特有的风水意向和地理格局名垂史册。《史记·秦始皇本纪》说这里“五百年后有天子气”,诸葛亮则称其“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所都也”。从地理形势上看,南京“前据大江,南连重岭,凭高据深,形势独胜”,虽不是沿海城市,却能达江通海,兼江海之利。难怪《读史方舆纪要》盛赞南京“东滨海,南拒五湖,西接梁楚,北有淮甸”。

历史上,六朝与明初被认为是中国海上贸易的繁盛节点,那时的南京“衣冠萃止,艺文儒术为盛,有风帆海舶之饶”。因此,无论是明太祖建造的龙江船厂和明清专设的江宁织造府(署),还是牛首山南麓的郑和墓,都记录了南京作为海上丝路大都的珍贵历史。

龙江船厂,雄霸世界的巨轮基地

在今天南京鼓楼区,明初修建的龙江船厂仍清晰可见。晴朗的日子,从高空俯视,长江、夹江和秦淮河交汇附近的三汊河波光粼粼,河东侧3条宽阔古船坞由东自西笔直并列,诉说着600多年前世界第一造船厂的辉煌与没落。南京造船业自古以来就颇为发达,元代来华的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就曾留下这样的记忆:“城中有三百六十座石桥,比全世界上的都要好。蛮子国王最初驻跸在此城,他常住在那里。它的人口稠密,有大量使人叹为奇观的船只。这座城坐落在交通方便之处……”

就占地面积而言,龙江船厂堪称当时世界第一。据明代李昭祥《龙江船厂志》记载:“洪武初,即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厂造船。其地东抵城壕,西抵秦淮卫军民塘地。西北抵仪凤门第一厢民住官廊房基地(阔一百三十八丈)。南抵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抵南京兵部苜蓿地及彭城张田(深三百五十四丈)。”当然,造船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船坞、船闸等大型设备,还需要油漆、绳索等建筑材料。为此龙江船厂周围还开辟专有田地,栽种相关植物。史载:“国初设厂以来,厂外原有田地塘埂,递年召人佃种,比照税粮,计亩出办桐油、黄麻,收贮司库,以待修造黄战等船之用。”据专家估算,船厂面积可能达5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今天两个多上海江南造船厂(23万平方米)的面积。

明中期以后,伴随着国力的衰弱和倭患的加剧,政府的海洋战略愈加保守,龙江船厂也逐渐废弃。由于船厂靠近长江且地势平坦,宽大深凿的船坞慢慢积水变成了水塘,船坞之间相连的施工工区也变为农田,成为当地人口中的“作塘”。原有的七个船坞只有第四、五、六保存了下来,其余的已淹没在快速发展的地区进程中了。现存最好的第四船坞长约300米,宽近30米,水深达5米(清理水下淤泥之后的深度),从尺度上看,这里正是修建“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大型海船的车间。据《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二年(1404),为准备遣使下西洋,曾经一次性向龙江船厂下达50艘海船的订单。1957年,考古工作人员在第六船坞发掘出土长达11.07米的巨型舵杆,更是证实了龍江船厂的生产实力。

1905年,梁启超先生在上海《新民丛报》发表了《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文章说:“考现在世界最大商船,称美国大北公司之‘弥奈梭达,长六百三十英尺,广七十三英尺,全世界色然骜之,谓大莫与京矣……然则郑和所乘船,其袤殆与弥奈梭达等,其幅则倍彼有余。今日之美国,仅能造如弥奈梭达者二,以当时之中国,既能造倍弥奈梭达者六十二,虽曰专制君主有万能力,而国民气象之伟大,亦真不可思议矣。”

2005年,梁先生此文发表整整100年后,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正式开门迎客。郑和宝船的模型、郑和大铜像以及中国古代使节墙等龙江船厂的文化符号也一同出现在公园内,成为这个曾经称霸世界的超大船厂的专属风景。

江宁织造,金陵旧都的丝绸记忆

2013年,南京玄武区长江路上一家博物馆开放,这就是在明清江宁织造府(署)原址修建的江宁织造博物馆。一时间,关于《红楼梦》、关于大观园、关于曹雪芹、关于金陵旧都的文化与丝绸记忆终于有了实在的落脚点。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吴良镛先生设计,由红楼大观园、云锦园、织造府厅、旗袍馆等部分组成。正门为二层城楼式建筑,飞檐翘角的顶楼沉稳大气,紫褐色木格门窗齐整排列,一下子就能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周遭的高楼吸引过来。步入馆内,粉墙的白,黛瓦的灰,枫叶的红,池水的绿,在阁楼与屋舍的高矮起伏中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的明清江南园林画卷。

江宁织造博物馆内景

猜你喜欢

船坞江宁船厂
船坞主泵选型及结构优化设计
刘江宁作品
大连辽南船厂
分级帷幕止水技术在某船坞改造中的应用
人大代表的“扶贫船厂”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2014年国内主要船厂修船完工产值表、修船创外汇表、修船完工艘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