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老莫要添“霸气”

2018-11-27吴敏

祝您健康 2018年12期
关键词:风说儿孙大儿子

吴敏

王先生走进心理诊所,述说起对老父亲“霸气”的无奈:母亲去世以后,心疼父亲孤苦伶仃,我和爱人商量把他接到我这里居住。可是,父亲自从进我家,事事都要插手,件件都要当家,我们不接受他的意见,他就生气或唠叨不休,两代人之间关系日渐紧张。

老年人这种独断专行的老派家长作风不可取。儿女已经长大,可以运用经验累积的智慧,提供参考意见给儿女,并保持幽默慈爱的态度,千万不能太“霸气”。虽然“霸气”是出于对儿女的担心,但是如此过度的担心也没有必要。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生活就是这样,不会因为谁的担心而改变,儿孙自有儿孙福,过度担心常常会适得其反。

学会交流要从改变态度开始。老年人与子女交流,应该多些尊重,“霸气”太盛于事无补,只能惹得大家都生气。有则寓言很有说服力:太阳和风争论谁更有力量。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穿着外套的人,我打赌可以比你更快地把他的外套吹掉。”说完,风使劲地对着这个人吹,恨不得一下子把外套扯下来。但它越吹,这个人把外套裹得越紧。风吹累了,太阳从云层钻出来,暖洋洋地照在人身上。没多久,这个人便开始出汗。不一会儿,这个人把外套脱了下来。太阳对风说:“尊重、温和,永远胜过激烈、狂暴。”所以,仍然在家庭事务的处理上保持着自己的强硬态度的老人,应该温和面对儿女,平等对待他们,如此才有家庭的和谐,您会更受尊敬。

老年人善于学习,与时俱进,说话在理,就能够少些“霸气”,多些“底气”。老人要学会以一种正常的心态与儿孙相处,即适度关心、适度放手、适度分离。要知道,虽然您在这个家庭仍然处在不可侵犯的受尊崇的地位,但是儿女们生活的阅历与对事物成熟的见解足以使他们代替您占据处理事务的主导地位。你要当儿女的参谋,而不是儿女们的生活“主宰”。在家里要讲民主,有事要与儿女们商量,倚老卖老,事情必然办糟。

與此同时,应该通过自我调节来避免对儿女的过度牵挂。比如,老人要多培养兴趣,经常串串门、聊聊天、广交朋友,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要“忘记年龄,勿扼杀自己”,要“不断吸取新知识,以充实自己”,要“掌握健康,勿糟蹋自己”,要“视自己身体条件,主动找事做,勿老化自己”。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风说儿孙大儿子
感悟
掰断筷子
穿靴子的猫
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