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负面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及策略

2018-11-26范晓红

现代交际 2018年16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大学生

范晓红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网络舆论相伴而生。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体之一,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个性心理等受到负面网络舆论的影响,表现出政治信仰淡化甚至缺失等问题。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须构建网络舆论引导平台,开辟政治信仰教育新途径,提高教育队伍的网络安全意识,创新政治信仰教育方法,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应对体系。

关键词:负面网络舆论 大学生 政治信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119-02

近几年来,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公众可以在开放自由的空间畅所欲言,因此形成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真实而又快捷地反映了网民意愿,为政府决策的民主性提供了参考。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等特点,一些网络舆论带有一定偏激性和消极性,形成了负面网络舆论。大学生是使用网络较高的社会群体之一,他们的思想较为单纯,社会阅历尚浅,其政治信仰容易受负面网络舆论的影响,出现了政治信仰弱化、多元化等现象。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帮助大学生理性地看待网络舆论,加强对负面网络舆论的引导把控,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舆论环境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负面网络舆论与政治信仰概述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舆论形式,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网民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社会现实及社会问题发表带有一定倾向性和影响力的意见的特殊舆论形式。网络舆论具有区别于传统舆论的新特点:主体的广泛性、内容的多元性、传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等。开放的网络舆论使得一些网民肆意地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加之舆论传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使得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在网络空间聚焦、放大,背离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误导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形成负面网络舆论。因此,积极应对负面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腐蚀已经迫在眉睫。

二、负面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

(一)负面网络舆论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非理性

伴随着社会转型,公众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网络舆论成为自由发表意见、监督政府权利的一把利器,公众在现实社会中淤积的不满与愤懑很容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得到释放,由于网民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网络中各种非理性的表达时有发生,形成负面网络舆论。

(二)负面网络舆论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多元性

传统的媒介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舆论内容相对和谐易控,整体的社会舆论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化使各种政治思想观念得以在网络上表达和流传。近年来,一些宣扬西方价值观和文化的网络舆论不断出现在某些社交平台上,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消磨大学生原有的政治信仰,使大学生政治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二、负面网络舆论下树立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5周年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高校作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营造安全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平台,开辟政治信仰教育新途径

网络热点事件中负面网络舆论的泛滥,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权威媒体不能就事件中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及时予以回应,发挥权威媒體的正面引导作用。因此,构建校园权威网络舆论分析平台,把握舆论引导的恰当时机,第一时间分析和解答学生老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引导和消解负面网络舆论的不良影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高校管理者要精心构建校园网络舆论分析平台,抢占制造正面舆论的时机,抑制负面舆论的产生,在舆论引导中使校园网络舆论分析平台网占据主导地位,逐步形成以正面网络舆论为主流强势的网络舆论引导格局。同时还应加强网络舆论监测,在舆论监测中把握信息传播的时机,即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和时效,注意其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只有发现及时,才能有效引导舆论,获得主动权。

(二)提高教师队伍网络意识,创新政治信仰教育方法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蕴藏在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塑造者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至关重要。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鱼目混杂,大量偏激暴力的网络舆论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及时消解负面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

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培养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具备精湛的网络技术和敏捷的反应能力,以便深入了解网络舆论,准确把握各种网络舆论,关注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态度,进而才能及时解决学生对部分网络舆论的困惑。

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加强对互联网的学习,创新教育方法。教师要娴熟操作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政治信仰教育与当下网络舆论热点相结合,用正确的政治观点来引导学生科学对待网络舆论,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尊崇和信服。及时更新和充实政治信仰教育内容,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这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

信息素养指人们对舆论进行获取、筛选、鉴别、加工、运用等方面的综合

素养,是对待信息传播的正确态度。在自由表达的碎片化舆论中,经常会有一些不实信息被大量转发和扩散,网络信息变得嘈杂,网络环境混乱无序,误导大学生对事件本身的判断,甚至会扰乱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可见,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强化大学生面对不良网络舆论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实现其网络自律精神,才能抵制负面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侵蚀。

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普及网络安全知识,通过开展论道讲堂、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灌输网络安全法规,信息传播法等相关知识,加大对培养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力度,强化自身网络主体的道德责任,提高大学生守法上网的意识,自觉屏蔽负面网络舆论对自身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消极渗透,引导大学生正确解读网络舆论,营造积极的网络舆论环境。

总之,负面网络舆论给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带来了挑战,部分大学生逐渐倾向于对外来文明的尊崇而缺乏对本民族政治信仰的信服。面对日益被负面网络舆论弱化的政治信仰,高校只有全力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创新政治信仰教育方法、途径,才能有效应对负面网络舆论对政治信仰的腐蚀,全面推进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形成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3.

[2]张果,李家富.孙楚航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原则及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88-91.

[3]王曼,杜建.网络视阈下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新路径[J].青年教育,2017(3):105-109.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大学生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 的学理探讨及价值意蕴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坚定政治信仰 夯实党的政治建设根基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习李新政对于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政治信仰及教育策略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