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时代档案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2018-11-26廖昭红

档案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时代服务工作

廖昭红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定位,也是一个新的发展站位。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事业如何跟上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开创新局面,这是每个档案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形势与任务

(一)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新形势

档案工作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档案人要主动认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切实解决档案事业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不完善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党和人民。

1.新时代迫切要求构建覆盖全方位的档案资源体系。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两句话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我们档案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既然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档案工作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是统率我们档案工作一切、贯穿我们档案工作的始终,因此,我们在档案工作中,就必须具有“人”“民”思维,也就是要时时考虑、处处考虑怎样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把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复兴服务,放到我们的每一个谋划中、每一项工作中、每一个行动中去思考、去着想,建立覆盖所有人的所有方面、覆盖民族复兴的所有部门的所有方面,即建成覆盖人民群众和民族复兴各个方面的檔案资源体系。因此,档案工作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资源体系,而应与时俱进,开阔视野,全方位地记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履行好存档守史的神圣职责。

2.新时代迫切要求构建开放的档案利用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档案工作也应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着力为民便民,拓展档案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档案资源建设的局限性、资源利用平台的封闭性等,带来了群众查档难的问题,为此,我们要努力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促进互联互通,利用网络实现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并通过网络与其他档案部门等进行跨单位、跨区域的整合及联动,互相查档,互相出证,不断打破地域壁垒,让利用者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一键利用”“一指解决问题”,享受“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从而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共用和便捷利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3.新时代迫切要求构建一体化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信息时代,档案工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一体化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却不完善,海量的信息及数据安全存在诸多隐患。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要求,把制度重新梳理一遍,应该有但还没有的制度要补充建立,已经有但已不合时宜的制度要加以修订;要加强档案法规体系建设,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继续推进《档案法》修订工作,及时做好档案规章制度及标准规范的清理和废改立工作,尽快形成与档案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法规制度及标准规范体系;要完善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机制,明确执法权限,规范执法程序,推进档案行政执法标准化、精细化;要加大档案普法力度,引导社会各方面依法建立档案工作制度、落实档案工作要求,培育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依法治档的良好社会环境,真正形成全社会关注档案的“大档案”工作格局。

(二)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新任务

1.着力抓好档案基础建设,切实把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主动权。档案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部门是信息资源的重要阵地。档案管理部门要持续推进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大大改善档案工作的条件,夯实档案事业的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立足建设档案强国的目标,进一步抓好打基础、强基础的工作,在加快“三个体系”建设上提出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取得新成效,推动“三个体系”建设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扎实。

2.着力增强档案服务能力,切实掌握档案服务工作话语权。服务大局才能彰显价值。各级档案部门要找准服务定位,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把档案工作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伟大”生动实践,切实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拓展服务领域,既要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又要为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服务;既要做好档案查询、档案编研服务,又要提供档案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科技支持等服务;既要围绕档案的资政育人作用开展服务,又要立足档案的原始凭证作用开展服务。要优化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手段,使档案服务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同时,档案部门应抓住机遇,用好新媒体平台,扩大档案工作宣传阵地,让档案与群众“零距离”,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档案,进而支持档案工作。

3.着力全面提升档案治理能力,牢牢掌握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主导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为档案工作带来先进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对信息数据安全形成了新的挑战;如何保证信息数据的真实、完整、可信,如何保障共享过程中的数据安全等,这些都需要档案人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档案工作者要认清档案工作发展的大趋势,主动应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挑战。

二、新时代档案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一)全力存储记忆,当好真实历史的“记录者”

档案是社会活动的记忆和载体。新时代档案工作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效益,着重从前端控制、过程把控、后期整合3个方面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全程记录、全面覆盖。档案工作者应时刻秉持一个“责”字。“责”就是负责、担责、尽责,做好前端控制。就是将档案工作提前到实践的初期阶段,从源头上把握,主动介入、实时征集,确定归档的范围及要求,细化归档操作流程,及时、全面地将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决策、参考、实施过程和关键资料档案化;工作过程要贯穿一个“实”字。“实”就是真实、扎实、踏实,做好过程把控。就是要把控好实施过程中档案管理的关键环节,建立工作网络,制定管理制度,规范开展档案收集、整理,将档案管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适时开展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执法检查,完善监督考核机制;资料收集要突出一个“全”字。“全”就是要全面、全程、全部,做好后期整合。就是要把工作完成后所有档案接收到位、收集齐全,做到应建尽建、应归尽归、应收尽收,分门别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切实保证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真正做到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

(二)助力民生幸福,当好化解民生问题的“服务员”

新时代档案工作应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着力为民便民,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为民,一要提升服务民生的思想意识,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把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筑牢加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用档案解民忧、暖民心;二要加大民生档案的接收力度,强化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保障利用基础。着力便民,一要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查档流程,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二要创新查档利用服务模式,主动做好信函查档、电话查档、网络查档、预约查档、节假日查档等多种形式的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并将综合查档场所向乡、镇、村一级延伸;三要优化查档流程,依法向社会开放符合条件的档案,优化检索目录,提高查全率及查准率,建立快速查档通道;四要广泛积累数字资源,不断加强数字档案馆(室)及档案利用平台的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满意度。

(三)着力创新创造,当好先进文化“铺路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档案工作应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馆藏,创新档案文化宣传方式,围绕中心热点,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创新性发展,从而达到资政、教化、育人的功能。一要将编研工作与发挥档案服务功能紧密结合,通过挖掘馆藏中反映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档案资料,紧跟各个时期社会发展热点和本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汇编专题文章,供决策者参阅,发挥以史资政的功能;二要做好红色档案、地方特色档案等档案资源的开发,讲好档案故事,以编研著书、打造专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化作用;三要打造乡土气息浓郁、地域风情突出、历史人文荟萃的编研产品和专题展览,用档案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感知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新面貌,讲好档案故事、凝聚民心乡情,提升群众归属感、自豪感。

(四)创新思维,搞活档案工作,让档案活起来、亮起来、火起来

档案是人们过去活动的记录,档案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档案是社会记忆的集合。档案工作者要重视档案的开发,盘活档案资源,搞活档案工作,用档案中的智慧服务社会,让档案在现实中发光闪亮,让档案工作在社会上放射光芒,让档案工作活起来、亮起来、火起来。

1.创新思维,转变观念,先行介入,当先行者,让档案活起来。一要转变传统的“末位”观念,树立“先行”意识。长期以来,档案工作者都认为档案工作是处于各项工作的末端,实则不然,无数的事实反复地证明:人们在处理日常工作或“例行公事”时,档案工作在很多情况下,都既是前一件事情的“末端”,又是后一件同类事情的“开端”。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地克服成见,打破过去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切实转变旧的“档案工作是末位工作”“档案部门是收容队”的观念,树立新的“先行”意识,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用档案工作为其他工作起头、开路、领跑,在各方面工作中,当先行者、当排頭兵、当引领人,从而更充分地发挥档案工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工作和档案人的地位;二要创新思维,不断开辟档案工作的新疆域、新境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深化,新的档案形成者、新的档案载体、新的专业档案、新的档案利用人群、新的档案传播方式等层出不穷,档案工作者要找准切入点和着眼点,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新理论、创立建全档案工作新机制,创新应用档案保护新技术和管理新方法,将新疆域的档案工作纳入监督、指导、管理、服务范围,形成档案事业大格局,才能带来档案工作大精彩。

2.创新思维,转变观念,先行服务,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让档案亮起来。一要主动提供档案,引领有关工作。档案部门要根据形势和任务,预判领导的关注点或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工作,主动提供相关档案资料,预先供领导参考,引发领导想问题,作决策,高层次地为领导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二要主动开发档案,讲好档案故事,弘扬先进文化;档案是文化的“母资源”,也是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各地档案部门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中要利用馆藏开发编研,将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打造成文化精品,努力实现档案事业与文化事业共生、共赢、共享,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档案力量。

3.创新思维,运用网络,为档案工作插上网络的翅膀、移动的翅膀,让档案火起来。2015年,国家提出“互联网+”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档案部门要积极谋划“互联网+档案”或“档案+互联网”,把档案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用互联网来宣传档案、宣传档案工作、宣传档案工作者。把昨天档案里的故事,用今天最流行的传播手段、当下最时尚的媒体形式、目前最火爆的宣传平台,重新讲述、重新诠注、重新阐释,用档案连接打通昨天和今天,用昨天的记忆来引起今人的共鸣,让档案随着档案里的故事而火红媒体、火热大众、火爆社会,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成为媒体上的新角、主角,成为社会的新宠。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工作者必须乘势而为,研判形势、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创新思维、开拓服务,勇担职责和使命,才能跟上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开创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档案局)

猜你喜欢

时代服务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选工作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