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营林前期准备及栽培技术

2018-11-25南大伟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20期
关键词:营林行距种苗

南大伟

营林技术就是科学造林的方法,是林业产业的核心。为了最大化地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生态平衡,相关林业部门通常采取一系列合理营林培育的技术措施。

1 营林前期技术准备工作

1.1 造林地的整理

林地是营林的条件,对营造林地的管理和改善,是一项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林地的整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林木成活率和生长速率,增加阳光的吸收量,提高透光度。与此同时,也要适度的调整地块大小,清除杂乱的灌木、杂草、采伐剩余物等。这些都有助于林木的生长,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地表温度状态有相应的变化,减少养分不必要的流失,提高营林质量。具体的内容主要是深翻林地、土壤的消毒,对土壤的深厚,土質的肥沃、松软、湿润情况等有所掌握,必要时一定要开沟平整、作床。整理林地的方式一般以深松开沟为主要手段,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段采取不同措施。

1.2 种苗选育

种苗的选育是营造林的基础,也是营林技术最应显现的环节,所以,要严把苗木关,提高选种育种的质量。林木育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技术因素,其根本任务就是选育和繁殖优良的林材,提高木材产量,提高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所以,可以说是一项实用性非常强的技术。选种和育种也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林地环境,培育不同的优良品种,品系也要尽可能的多样化,这样也能充分发挥特定良种遗传的增益作用,提高种苗质量。在种苗选育中,苗木质量的控制技术尤为关键,其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极为巨大。在培育种苗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相关产业技术的运用,如选优处理技术、育苗的环境监控技术、基质制备技术、苗期各项管理技术等。在育苗的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管理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尤其是在利用某些先进的技术进行育苗时,更要值得注意。

2 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

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是营林技术的具体体现。一般情况下,我国造林的时间大致在春秋2个季节进行,具体时间大概在3月的中下旬或是11月的中下旬,前者正处于土壤解冻状态,苗木还未萌动,后者则恰是在土壤封冻前。当然,根据品系与模式的不同,对林木种植行距也有不同的要求。如对乔灌混交种植模式的株行距要求为 1.5m×2m,林果混交株行距较大在 3m×4m左右,针阔混交株行距在1.5m×2m范围之间。

3 抚育技术与措施

3.1 林地清理

在林木的培育生长期间,要特别注意对杂草和灌木的清除,并要做好垦地松土等抚育措施。根据不同时间和地点制定和设计抚育模式,采用切实有效的抚育控制技术。如春季造林后,杂草灌木生长力旺盛,栽植苗木还无法与其进行抗争,这时就要加大清理力度,保证苗木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和养分补给。而在成林后,为了降低投入成本,也可使用高效除草剂等抚育方法来处理。

3.2 土壤松弛

另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苗木的生长快慢与土壤的松软呈正相关。适当的松弛土壤可以改善透气性,保持水分吸取量,有利于有益菌群的形成,增强苗木的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3 平衡施肥

施肥的作用更是较为突出,也是关键环节,施肥对早期苗木的生长至关重要,相关人员要做到科学施肥、平衡施肥。所谓的平衡施肥,就是根据不同的条件确定不同的施肥配方,这其中就需要运用科学精准的仪器进行测算,得到科学的施肥量,最终有利于生态平衡。但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施肥方法,都要以在土壤表面进行条状施用为最佳,这样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需要注意的是,在施肥前一定要先清除杂草,尽量做到雨后施肥,视地段决定施肥量的多少。

3.4 苗木选择及栽植技术

在栽培技术上对病虫害防治也非常重要,要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抗病虫害品系,提倡营林混交林,多树种系造林,避免出现单一无性系造林,增强苗木的抗逆能力。

4 对营林技术的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我国的林业产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不尽相同,诸多地区受到地域限制,加之我国现有营林机构的职能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营林队伍的业务素质偏低等方面的制约,导致了当前林业产业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最终提高生产力,实现可持续的经营目标是国家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确保营林建设得到健康、持久的发展,就应进一步提升营林技术的深度和质量。要加强集约经营管理,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加大投入投资力度,确保林木健康稳定的成长,达到成林成才的目的。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选择适合树种进行经营。积极培养高产值、短周期速生林木,根据相关产业对木材的需求,及时调整营林措施。加强营林更新管理力度,尽可能降低生产投入资本,重视造林、营林技术设计,根据立地环境,编制立地类型,选择适合苗木,编制造林设计。对整地方式方法、造林的密度、混交的方式等都要有所制定,做出科学和系统的安排。

根据上述对营林技术的分析和探讨,明确了在林业产业中要加大资本投入,从整体上考虑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全面规划统筹,最终达到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维护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131100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王府站镇林业工作站)

猜你喜欢

营林行距种苗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甘薯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