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63—2010年商丘市降水量演变特征分析

2018-11-24孟自力闫向泉朱倩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商丘市降水量降水

孟自力 闫向泉 朱倩

摘要 本文根据1963—2010年黄淮中部地区商丘市的气象数据资料,开展了降水量演变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淮中部麦区全年降水演变特征存在较多的异同点,随着气候变暖,商丘市降水全年变化趋势为线性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3.1 mm/10年;季节分布呈现冬前、冬季和夏季降水量增多,春季和小麦出苗前后降水量减少的特点,总体分析认为,全年降水有向淮河以南转变的趋势。

关键词 降水量;演变特征;河南商丘;1963—2010年

中图分类号 P4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212-01

Analysis on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Shangqiu City from 1963 to 2010

MENG Zi-li YAN Xiang-quan ZHU Qian NI Xue-feng ZHU Wei *

(Shangqi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Shangqiu Henan 476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1963 to 2010 in Shangqiu City,central region of Huang-Huai,th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were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an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central wheat region of Huang-Huai. With the warming of climate,the annual change trend of precipitation in Shangqiu City was linear increasing trend,and the climate tendency rate was 13.1mm per 10 years.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showed an increase before winter and in winter and summer,and showed a decrease in spring and before and after wheat seed germination. The overal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had a trend of changing to the south of Huaihe River.

Key words precipitation;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hangqiu Henan;1963-2010

粮食生产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气候要素平均值的变化与气候极端事件(灾害)的发生概率间存在紧密的非线性关系,降水等气象因子的微小变化,也可能导致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频率显著增加,使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1-3]。因此,深入研究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克服气候变化异常等不利因素,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研究内容。商丘市位于气候带界线附近,受地形过渡带的影响,气候过渡性和灾害多发性均十分明显,常常给作物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和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粮食生产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4-5],为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减少气象灾害损失、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应将应用气象与保障粮食安全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地研究降水变化规律及其对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克服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异常等不利因素。因此,评估降水量变化对该区作物生产的影响,根据影响评估分析可行的适应措施,如调整播期、选育新品种等,对保障商丘市作物生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气象数据来源于1963—2010年商丘市辖区永城、夏邑、虞城、梁园、宁陵、柘城、民权、睢县 8个县级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由商丘市气象局提供。

1.2 研究方法

利用Excel 2003软件整理、统计所有气象数据,分别求出不同年份商丘市全年及各月降水量总和与平均值,而后用Excel 2003和DPS软件求出线性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水量年变化

由图1可知,1963—2010年商丘市年降水量波动较小,总体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3.1 mm/10年,约占常年平均值的1.89%。其中,1988—2003年,降水量呈波动性增加趋势,这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商丘市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

2.2 降水量月变化

由表1可以看出,1—2月、5—8月、11—12月的回归系数为正值,其中1—2月系数值较小,6—8月系数值较大;3—4月、9—10月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这表明冬前、冬季和夏季降水量增加,春季和小麦出苗前后降水量减少,其中4月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由此可见,全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夏季和冬前季节降水量增多。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商丘市全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在1963—2010年近48年间,商丘市年降水量以13.1 mm/10年的速度增加;但在不同时间段增加趋(下转第215页)

势不同。1991—2010年降水量增加幅度加大;其年均降水总量分别较1963—1990年的年均值增加42.73 mm,较常年值增加70.95 mm,增加量分别约占常年值的4.6%和10.2%。从季节分布来看,商丘市呈现冬前、冬季和夏季降水量增多演变特征,而春季和小麦出苗前后呈现降水量减少的发展特点,按此趋势,该区夏季农作物的生育期将延长,涝灾发生频率增高,病虫危害加重,而小麦的生育期将缩短,干旱发生频率增高。以往研究发现,黄淮麦区的降水总的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是不同区域与不同时段降水分布不均,仍然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一大问题[6]。商丘、驻马店、周口等地区不同时段的降水偏少或偏多均对小麦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使得干旱、渍害、连阴雨、雷雨、大风等气象灾害频发[7],各地专家指导小麦生产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气候特征具体安排小麦的播种、灌溉、收获等农事活动。

4 参考文献

[1] 徐玉花.浅析豫东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几点影响[J].农业科学,2010(28):134.

[2] 王惠芳,张青珍,张明捷,等.豫东北气温变化趋势及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343.

[3] 秦大河,丁一汇,苏纪兰,等.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研究(Ⅰ):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4-9.

[4] 田展,刘纪远,曹明奎,等.气候变化对中国黄淮海农业区小麦生产影响模拟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588.

[5] 李克让,陈育峰.中国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方法的进展[J].地理研究,1999,18(2):214-219.

[6] 曹倩,姚凤梅,林而达,等.近50年冬小麦主产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1,32(2):161-166.

[7] 武建华,陈松,陈英慧,等.驻马店市冬小麦主要气候特征及高产气象因素[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6):387-393.

猜你喜欢

商丘市降水量降水
开展“校园消杀、助力复学”活动 商丘市关工委
商丘市关工委到睢县 慰问基层“五老”代表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1961—2018年高密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7—2016年丰镇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70—2016年吕梁市离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