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市草莓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8-11-24刘文清何建齐韩秀香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种植草莓问题

刘文清 何建齐 韩秀香

摘要 在东莞市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的背景下,草莓种植在东莞市逐步发展起来。本文调研了2017年全市6个片区16个镇街66家草莓园的种植情况,包括种植面积、品种、种植模式以及栽培技术等,分析了东莞市草莓种植存在的问题,并为东莞市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莓;种植;问题;对策;广东东莞

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110-02

草莓外观鲜艳,芳香多汁,味道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被视为果中珍品[1-2]。草莓适应性强,喜温耐冷凉,适合南方地区冬季栽培和休闲观光采摘。

近年来,随着东莞市都市农业的迅速发展,冬、春季到草莓园采摘草莓已成为市民的一种休闲、一种体验、一种文化。但是草莓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存在,本次调研从草莓种植面积、种植品种、栽培模式、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东莞市市民提供品质更优良、品种更丰富、采摘时间更长的草莓,为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种植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实地调查了覆盖全市6个片区16个镇街66家草莓园,基本情况如下。

1.1 种植面积

2017年,16个镇街草莓种植面积合计50.77 hm2,主要分布在虎门、常平、高埗、塘厦、大朗、厚街、大岭山等镇街,各镇街种植面积差異较大。种植面积在3.33~6.67 hm2之间的镇街有7个,种植面积在2.00~3.33 hm2之间的镇街有4个,种植面积<2 hm2的镇街有5个,其中最大面积在虎门镇,为6.47 hm2,最小面积在道滘镇,为1.4 hm2。

1.2 种植品种

主栽品种是甜查理,占60%以上。少量种植的品种有红颜、章姬、妙香、红宝、太空、白草莓、宁玉等,其中红颜、章姬、妙香、红宝4个品种约占25%。

1.3 栽培模式

露地栽培模式占种植面积的98.42%,大棚内地面栽培模式占种植面积的1.05%,大棚内立体架式栽培模式占种植面积的0.53%。

1.4 栽培技术

来自浙江省建德市的种植者绝大部分参加过建德市有关部门组织举办的草莓栽培技术培训班,有一部分人经考试合格取得了《建德草莓师傅》红本证书,掌握的草莓栽培技术比较系统全面。

来自福建、广西、江西、湖南、河南等地及东莞本地的种植者未参加过草莓栽培技术培训,种植技术来自老乡或朋友传帮带、网上查询、自学等渠道,栽培技术掌握得不系统、不全面。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种单一

基于东莞地区气候特点,主栽草莓品种是来源于美国的甜查理,品种单一。甜查理耐高温高湿,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到草莓园休闲采摘,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少量种植红颜、章姬、红宝等日系品种以及太空、妙香、白草莓等国内自育品种,以增加采摘吸引力。这些日系品种虽然果实外形美观、糖度高、口感好,但是适宜在北方地区种植,不适宜在东莞地区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种植,且种植后病虫害较多,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2.2 种苗质量参差不齐

种苗质量是影响草莓生长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东莞市缺少高质量的种苗生产技术,没有形成稳定高效的种苗供应体系。

由于种植户没有掌握优质种苗繁殖技术,部分种植户自育的种苗存在繁育代数高、抗性退化以及育苗技术不过关、育苗地不洁净等问题,致使种苗带病。大部分种植户的种苗还需要从种苗公司购买,但目前优质种苗数量不足、市场供苗质量参差不齐、品种混杂、带病种苗多,种苗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2.3 栽培模式单一

露地栽培是传统栽培模式,简单易行。露地栽培是“看天吃饭”模式,效益高低取决于种植采摘季的天气好坏,晴天多效益好,连续雨天成本低。

2.4 连作障碍严重

由于租地难、租金高等原因,绝大部分种植户都存在连作障碍,时间长的连作8年以上。长期连作造成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不断累积、有效微量元素持续减少,再加上土壤肥力补充不足、土壤消毒不到位,造成植株病害严重、果实小、品质差、产量低。

2.5 技术不全不新

由于大部分种植者没有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缺乏对草莓生长发育特性、水肥管理特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系统掌握,特别是对新型农业投入品、新设施设备缺乏了解,对优良种植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部分种植户不能有效确保草莓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影响了产业发展和种植户增收。

2.6 质量安全隐患

草莓主要是采摘鲜食,产品质量安全尤为重要。虽然东莞市已制定《无公害草莓生产技术规程》(DB441900/T 43—2015)地方标准,各级管理部门也不断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培训、对草莓生产投入品的管理和对草莓上市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但在实际生产中仍有部分种植户在使用肥料、农药等投入品时存在随意性,部分种植地点缺乏符合食用农产品生产要求的灌溉水源。草莓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2.7 种植土地不稳定

为了便于采摘,草莓种植都是选择在城镇近郊或人流较多、交通便利的地点。随着东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草莓种植户可租用的城镇近郊适合种植草莓的土地越来越少,租金越来越高,租期越来越短。因此,种植草莓的土地不稳定。

2.8 外地人员种植

东莞市种植草莓的农户绝大部分来自浙江、福建、广西、江西、湖南、河南等地区,在调研地域内调查采访的近100名草莓种植者中只有3名是东莞本地人。本地人不懂、不种植草莓或许是制约东莞市草莓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发展对策

3.1 丰富栽培品种,培育优良种苗

草莓品种及种苗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经济效益。应综合考虑草莓不同品种的风味、丰产性、抗逆性、繁育性等特点,进行品种选择和种苗繁育。一是建立适于不同用途的优质草莓品种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评价体系选育、引进、种植优质草莓品种,以丰富东莞市草莓栽培品种,满足草莓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二是根据东莞市草莓种苗需求情况,做好选择育苗基地、种苗脫毒、种植苗繁育等工作。研究提高草莓繁育系数和种苗质量的关键技术,培育优质种苗,提高种苗成活率[3]。三是重点繁育优质甜查理种苗。该品种具有植株健壮、花梗粗壮、抗病性强、较耐高温高湿、栽培管理容易、丰产性强及果实个大、着色好、口感好、硬度高、耐贮运等优良特点,特别适合珠三角地区栽植。繁育、种植优质甜查理种苗,对于东莞地区的草莓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3.2 联合技术攻关,加强技术服务

科研部门、技术推广部门应与专业育苗企业联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一是根据生产实际需求开展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制约草莓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土壤连作障碍、病虫害绿色防控、栽培配套技术及开发深加工产品等问题。二是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通过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广先进适用品种、技术和农机设施设备。三是建设技术服务体系。由于草莓不是东莞市传统产业,掌握草莓栽培管理技术的农技术员比较缺乏,要尽快培养专业人才,充实技术服务队伍,努力解决草莓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四是引导草莓种植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形成草莓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解决技术推广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正把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落实到位,推动东莞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4]。

3.3 规划种植区域,培养本地农民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休闲采摘需求,充分发挥 “水果皇后”——草莓的采摘魅力,以制定《东莞市农业区域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契机,贯彻新发展理念,指导有条件的镇街统一规划草莓种植区域,支持鼓励本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种植草莓,改变当前城镇近郊“插花地”无序种植、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难度大的状况。实施精品农业计划,建立草莓种植示范基地,将基地打造成集草莓良种繁育、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休闲采摘、亲子DIY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使草莓产品的食用、观赏、科普、体验等特别魅力发挥最大的效益[5]。

3.4 生产精品草莓,发展景观栽培

东莞市是珠三角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消费能力,生产精品草莓应成为草莓生产的发展方向。精品草莓应满足品质上乘、质量安全、外形美观、供应及时等要求,加强对先进适用设施栽培技术规程的宣传培训,引导生产精品草莓。随着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农耕文化、科普教育等农业新业态的发展,充分利用草莓花白、果红、叶绿以及采摘期跨越元旦、春节、元宵节、“三八”妇女节等多个节假日的特点,鼓励发展大棚草莓基质立体栽培、特色盆景栽培等栽培形式以及种植不同特性的草莓品种,形成多种特色景观,突出草莓采摘的观赏性、趣味性和科普性,提高草莓生产的经济效益[6]。

3.5 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草莓质量安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必须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要加强宣传。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手册资料,提高草莓种植者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二要落实责任。落实好草莓生产者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与种植户签订《草莓安全生产责任承诺书》,明确要求草莓生产者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安全间隔期规定,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引导种植户到合法农资店购买投入品,索取并保留票据,决不能购买使用“三无”农业投入品。对灌溉水水质达不到食用农产品灌溉要求的种植地点,要求种植户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灌溉水水质问题,如打深井取用水质合格的地下水或开渠引用水质合格的流动水源,无法解决灌溉水水质问题的种植地点应禁止种植草莓。三要严格执法。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强化全程监管,保障草莓产品的质量安全,使东莞市草莓以“质”的提升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宗静,马欣,王琼,等.北京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作物杂志,2012(3):16-18.

[2] 张运涛,雷家军.草莓研究进展(V)[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3] 肖艳,黄建昌.广东冬季草莓配套栽培[J].福建果树,2002(119):49-50.

[4] 吴燕娥,苗兵兵.广东地区草莓避雨栽培管理技术[J].长江蔬菜,2017(11):29-30.

[5] 李莉,杨秋叶.河北省草莓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3,7(2):66-67.

[6] 郭顺洪.浅谈建德草莓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杭州农业科技,2007(4):21.

猜你喜欢

种植草莓问题
草莓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