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威市马铃薯适应性气候分析

2018-11-24黄彩凤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气象条件适应性马铃薯

黄彩凤

摘要 本文从马铃薯生长期生物学特性入手,分析了马铃薯种植的气象条件,结合宣威市的气候特征,分析了马铃薯在宣威市的气候适应性,以期为马铃薯种植提供科学的气象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气象条件;适应性;云南宣威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093-01

宣威市地处滇东高原北部,为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斜坡地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冬春干旱,夏秋湿润,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光照充足,积温偏低,区域差异大,适合马铃薯种植。近年来,宣威市大力实施“一市一品”战略,整合马铃薯资源,加大马铃薯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良种繁育科技含量,为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高产、高效、优质农业,但大部分地区气温增暖现象明显,对马铃薯品质影响较大。因此,通过分析宣威市马铃薯种植的气象条件,可为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提升宣威市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1 马铃薯种植的气象条件

1.1 温度条件

马铃薯播种要求地下10 cm深处地温在7~8 ℃之间,此时块茎停止休眠,幼芽缓慢生长。地温10~12 ℃幼芽生长速率加快,在短时间内破土而出。幼苗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0~18 ℃;当气温降到-1.0 ℃时幼苗遭受冷害,当降到-2.0 ℃时幼苗则遭受冻害,部分茎叶变黑死亡。马铃薯植株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1 ℃,若温度>42 ℃,茎叶停止生长,当温度降到 -1.5 ℃时茎部会遭受冻害,-3 ℃低温会造成茎叶全部冻死绝收。开花期适温为15~17 ℃,温度>38 ℃或<5 ℃均会影响马铃薯正常开花。马铃薯块茎生长发育适温为17~19 ℃,气温>21 ℃时,块茎生长受阻,生长速率减缓;温度>29 ℃或 <2 ℃时,块茎停止生长[1]。

1.2 降水量

马铃薯对水分需求较多,整个生长发育期要求降水量400~500 mm。发芽期对水分需求相对较少,后需求增加,进入盛花期后对水分需求达到顶峰,植株内水分不足不利于块茎养分输送,影响干物质积累,导致畸形薯增多,而水分过多会造成植株旺长,只长苗不长薯块,也会影响马铃薯产量形成。块茎形成前,要求土壤湿度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开花期和块茎生长期要求土壤湿度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块茎形成期适量水分可确保植株生长;薯块膨大后期应保证土壤湿度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采收前7 d要保持土壤干燥。

1.3 日照时数

马铃薯喜光,幼苗期、分枝期和薯块膨大期均需较强的光照。幼苗期光照充足可减缓马铃薯生长速率,使幼苗变为紫色,幼苗易形成健壮植株,为马铃薯优质高产奠定基础;薯块膨大期需强日照,光照时间应达11~13 h,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马铃薯结薯和块茎养分积累。

2 宣威市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

2.1 气温

宣威市3月上旬至4月上旬气温由11.2 ℃逐渐上升至14.4 ℃,平均最高气温在20 ℃以下;地下10 cm温度自3月上旬的14.5 ℃逐渐升到4月上旬的17.9 ℃;3月上旬至4月上旬的气温和地温适合马铃薯播种。4月中旬、5月下旬平均气温分别为17.1、18.7 ℃,平均最高气温>20 ℃,满足马铃薯出苗至分枝期的热量需求,但晚霜冻对出苗分枝期植株伤害很大,如1990年 5月5日晚霜冻造成宣威市265.33 hm2马铃薯植株枯死绝收。6月上旬到7月中旬旬平均气温18.5~20.0 ℃,热量条件略显充裕,高温加快马铃薯水分蒸发速度,影响马铃薯养分输送,对产量稍有影响。7月下旬和8月上旬旬平均气温分别为20.1、19.8 ℃,与块茎生长发育适宜温度17~19 ℃相比略偏高,高温天气加快了马铃薯水分蒸发速度,对产量稍有影响。总之,宣威市马铃薯生长期间热量条件较适宜[2]。

2.2 降水量

宣威市近10年3—7月平均降水量527 mm,满足马铃薯整个生长期内所需水分,适播期3月,降水量19 mm,马铃薯发芽对水分要求不高,可从块茎内储存水分中获取,播种后15~20 d内有1~2次10 mm左右降水就能顺利出苗。出苗后4月上、中旬如有春旱,马铃薯分枝会受影响。4月下旬至5月中旬降水量增多,有利于马铃薯分枝和花序形成,为增加产量奠定基础。5月下旬至7月中旬马铃薯茎叶生长旺盛期对水分需求达到顶峰,其中6月降水量是一年中最多的,5月下旬至7月中旬近10年降水量348 mm,能满足水分需求。降水量过多不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如2012年6月降水量293 mm,雨日24 d,长期低温阴雨寡照造成只长茎杆不长薯块。7月下旬到8月中旬降水量减少,对块茎膨大有利,可采收前1周内土壤干燥,有利于马铃薯收获储藏[3]。

2.3 日照时数

宣威市近10年马铃薯生长期3—7月总日照时数855.0~957.8 h,发芽期及幼苗生长期3月至4月中旬平均日照时数7 h,能满足对日照时数的需求。马铃薯分枝至花序形成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日照时数有所减少,但能满足匍匐茎生长。6—7月是宣威市降水高峰期,特别是6月降水量最多,日照时数最少,但基本满足生长发育所需,日照时数若太少会影响营养物质输送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马铃薯薯块膨大期,日照时数增加,光照强度也加大,能满足光照强度需求,促进马铃薯块茎形成。

2.4 气象灾害

2.4.1 干旱。干旱是影响宣威市马铃薯种植的气象灾害之一,出苗期前后干旱即春旱,出现几率较大,影响马铃薯正常出苗。花序形成开花期干旱为夏旱,6—7月干旱直接影响马铃薯营养物质输送、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降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2.4.2 晚霜冻与倒春寒。晚霜冻和倒春寒是宣威市出现的另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当气温降到-1.5 ℃时,马铃薯会遭受冻害,当气温降到-3 ℃时,马铃薯植株会被冻死,造成绝收。宣威市4—5月低温冻害较少,一旦出现则造成减产。如1969年4月5日宣威市出现自1958年有气象资料以来最迟、最强晚霜冻,极端最低气温-4.7 ℃,刚出苗马铃薯被冻死,造成绝收[4-5]。

2.4.3 冰雹与渍涝。冰雹、渍涝也是宣威市农业气象灾害之一,6—8月单点性大雨、暴雨天氣频发,短时强降水造成局地渍涝,致使土壤通气性差,对马铃薯根系活动不利,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单点性大雨、暴雨天气常伴随冰雹灾害,会使马铃薯植株茎叶受损,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输送,植株伤口易引发病菌,降低马铃薯产量。

3 参考文献

[1] 彭九慧,郭丽霞,马秀玲,等.河北省承德市马铃薯晚疫病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J].干旱气象,2009,27(1):57-60.

[2] 陈朝龙,罗建国.惠水县摆榜乡脱毒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增刊1):165-166.

[3] 文霞,沈菊,许显花.乌兰地区脱毒马铃薯种植气候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206.

[4] 邹玲,唐广田,邹丽霞,等.桂林马铃薯冬季生产气象条件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62-65.

[5] 李国璋,温芸芸.宁夏隆德县马铃薯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4):294-295.

猜你喜欢

气象条件适应性马铃薯
青海省G06高速公路气象条件危险区划研究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安岳柠檬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马铃薯有功劳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马铃薯主粮化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