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界首市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2018-11-24程子贵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苗情肥水中耕

程子贵

摘要 根据2018年界首市小麦播种的情况及当前苗情状况,提出了春季麦田管理技术,主要包括进行中耕划锄、科学运筹肥水、防控病虫草害、预防倒伏、防御冻害、推广优质小麦保优技术、及时开展“一喷三防”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安徽界首;2018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050-01

2017年界首市小麦秋播面积3.2万hm2。由于9—10月长期降雨,大部分玉米、大豆、花生、甘薯等在田作物无法收割和晾晒,腾茬较晚,导致小麦播期向后推迟近15 d。大部分农民为了抢时间播种,整地质量不高,草率播种下地,加之播种至入冬以来长期干旱,缺苗断垄现象极为严重,冬前茎、蘖、叶、次生根量生长严重不足,给冬春田间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目前,小麦生长已经进入返青—起身阶段,即将进入拔节期。根据2月24—25日“四情”监测情况来看,虽然界首市大部分麦田土壤墒情适宜,但是小麦苗情长势整体不如2017年,主要表现在总茎蘖数、单株茎蘖数、主茎叶龄、次生根条数均较2017年和常年偏少,一、二类苗比例减少,三类苗比例增加。针对2018年小麦苗情特点,界首市春季麦田管理的总体要求是立足抗灾夺丰收,以促为主,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巩固冬前分蘖,促晚播小麦春蘖生长,力争多成穗、成大穗,搭好丰产架子。同时,要大力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技术措施。

1 中耕划锄

春节后对全市各类麦田进行中耕。特别是针对晚播小麦,要将中耕划锄作为早春麦田管理的首要措施来抓,划锄时要切实做到不留坷垃、不压麦苗、不漏杂草,以提高中耕划锄效果[1]。

2 科学运筹肥水

针对不同麦田的土壤供肥能力、墒情、苗情,春季肥水管理要做到因地因苗制宜、分类管理、肥水调控。

对晚播麦田,茎蘖数在900万个/hm2以下的,返青期要及早趁墒追施氮肥,中耕与追肥同时进行。对二、三类苗麦田,根据地力水平,一般可在起身期结合降雨、浇水施尿素225 kg/hm2左右。对地力水平较高的一类苗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降雨、浇水,追施尿素150 kg/hm2左右[2]。

3 防控病虫草害

春季是小麦病虫害多发时期,应重点加强小麦纹枯病、锈病、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监测预报,科学指导农民选用对路药剂,统防统治。对于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根据田间杂草种类、草相,选择适宜除草剂,及时进行化除。在小麦返青—拔节初期,纹枯病病株率达10%左右,用苯甲·丙环唑有效成分90~135 g/hm2,或井冈霉素150 g/hm2,或烯唑醇112.5 g/hm2,或井冈蜡芽390 g/hm2,加水适量喷施,重病区隔7 d左右再喷1次。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或化学除草不彻底的,在返青期日平均气温在5 ℃以上时及时开展化学除草[3]。对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6.9%精恶唑禾草灵600~900 mL/hm2,兑水450 kg/hm2田间喷雾。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20%氯氟吡氧乙酸450~600 mL/hm2,兑水450 kg/hm2喷雾[4]。

4 预防倒伏

小麦返青至起身期是预防倒伏的最后关键时期,要根据整地、播种、苗情长势等情况,及时采取深中耕、镇压、化控等措施,保苗稳健生长,为预防后期倒伏打好基础。对整地粗放、坷垃较多的麦田,要进行镇压,以踏实土壤,促根生长;对长势偏旺的麦田,可采用深中耕断根,控制麦苗过快生长。另外,在起身初期合理化控,对群体较大,茎蘖数超过1 650万个/hm2的麦田及倒伏能力差的品种,用壮丰安450~600 mL/hm2,兑水375~450 kg/hm2进行化控,以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株高,增强抗倒能力[5]。

5 防御冻害

界首市处于南北过渡地带,春季气温回升快、起伏大,极易发生倒春寒。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来临前,于夜间在上风口点燃柴堆熏烟调节田间小气候,或灌水预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及时采取喷氨基酸叶面肥、追肥等补救措施[6]。

6 推广优质小麦保优技术

根据气候、土壤和种植的品种,科学指导优质小麦种植农户保优生产,对强筋小麦要增喷氮含量高的叶面肥,重施拔节肥225~300 kg/hm2。对弱筋小麦要减氮增磷,在施好返青肥的基础上,拔节肥施磷酸二氢铵150 kg/hm2左右。同时,根据优质小麦不同品种存在的不足,重点抓好预防冻害、后期倒伏等针对性技术措施的落实,确保优质高产[7-8]。

7 及时开展“一喷三防”

抽穗以后及时开展以赤霉病为重点的“一喷三防”,即用尿素7.5 kg/hm2、磷酸二氢钾1.5 kg/hm2、10%吡虫啉450 g/hm2、20%三唑酮乳油600~900 mL/hm2、黄腐酸盐1.5 kg/hm2或美洲星1.5 kg/hm2,兑水750~90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一次喷药,达到防病虫、防西南干热风、防早衰之目的[9]。

8 参考文献

[1] 祁素勤.阜阳市颍州区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11):52.

[2] 樊景豪,張翠英,张斌.浅议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J].菏泽学院学报,2014,36(增刊1):53-54.

[3] 杨晓媛.陇东地区春季冬小麦的田间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8):47-48.

[4] 毛凤梧.2013年河南省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13(2):8-9.

猜你喜欢

苗情肥水中耕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吊兰节水节肥栽培技术
关于加强黄河下游淤背区土地肥水管理的探讨
影响北方春玉米苗情的因素分析及相关措施
基施沼肥对小麦冬前苗情及产量影响试验
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马铃薯中耕施肥机的研究与应用
冬小麦高产与超高产需肥水规律分析及措施
不同墒情和播深对小麦出苗及冬前苗情的影响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