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心灵的涤荡

2018-11-24陈雅男

现代装饰 2018年8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建筑日本

陈雅男

主办单位:现代装饰杂志社

发起组织:CIID佛山

支持单位:力珅石材、广东博德精工建材、佛山御纺布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威伦斯灯饰有限公司

日本见学之行历时八天七夜,从歧阜、东京再至北海道,跨度之广,让设计师们惊呼过瘾。无独有偶的是,本次见学参访的建筑,除了常规的美术馆、博物馆、媒体中心,还深入探访“冥想之森”殡仪馆、“头大佛”墓地,再至登别地狱谷,被团友们谑称为重口味之旅,但静下心来慢慢回味,它更像是一次身心灵的体悟。这样一次别开生面的视角,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生与死,对生命葆有一种虔诚与尊重。这对于设计而言,也莫不是一次颠覆性的启发——只有对生命,对自然,发自内心的热爱,设计才能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融合

日本建筑文化独具魅力,既保留了传统的东方文化内核,又兼具西方现代的设计技法,开创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当踏上这趟美学旅程,我们得以重新梳理日本传统与现代建筑的嬗变过程,体认人与空间、自然的关联,揣摩与领悟日本建筑所述及的克制、极致、空灵……

日本是亚洲区域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最多的国度。从战后起它的建筑设计发展迅猛,并得到全球设计届的瞩目。本次,我们从岐阜到东京,再到北海道,一一亲历伊东丰雄、妹岛和世、西泽立卫、隈研吾、安藤忠雄、黑川纪章等建筑大家的作品,感悟日本建筑的独特魅力。专业

本次我们深入神奈川,独家拜访了日比野设计事务所。日比野拓先生在全球斩获多项大奖,尤其在以儿童为主题的空间设计上备受瞩目。本次他结合实案分析和经验演讲,奉献了更多的私家珍藏。这家有着47年设计经验的公司以其细腻的视角,追求不完美的完美的设计创想折服了在场所有的设计人。

见学感悟

当我们带着五感踏上见学之路,耳之所闻、眼之所见、体表感知,口腹之乐莫不是一种亲临体验。作为设计师,首先是生活者,然后再是观察者,最后才是设计者。在这期间,为五感所动,细腻体认,方能一窥设计之奥秘。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本次游学的团友们,听听他们在本次游学中有哪些见闻,哪些收获。

采访精彩节选

谢智明_大木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香港/上海佛山)合伙人|设计总监;佛山市城匠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明威分公司院长

歧阜媒体中心是我们来到日本的首站,当中我看到很多小孩在写作业,如果一个城市的公共资源能让小孩在里面安心做作业,而且也不影响其他人修学问,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设计。而且无论从哪个尺度去拿书、找书,包括位置、光感等都做得非常到位。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单是技术问题,还有精神层面的问题。

千住博美术馆,我觉得它不仅设计感强,而且与外面整个园林的融合做得非常好。这不仅是单纯的美观,而且里面有一个很细腻的地方,除了看艺术品,还有很多天井以及包围在外的做得像植物园的花园。其实,人在艺术的氛围当中,让艺术最好扎进你的内心,还是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我们天生对大自然的那种渴望。

徐庆良_瑞坤国际-正方良行设计创始人|董事合伙人|首席设计师

八天,时间很赶,信息量很大。脑子里飞快掠过见过的人,经过的事,时间和地点记不太清了,难免有些混沌之感,但当时情境的感受却刻在了记忆里:日本图书馆里那种似乎连呼吸都是一种干扰的宁静一直存在;殡仪馆里诉说着生与死的那一份触动,依然感动在心间;行走于美术馆所吸收的美感还在身体里流动;头大佛头顶那一束光亮仿佛能照到未来;地狱温泉的硫磺味仍旧刺鼻……

打开记忆的匣子,好似又重游了这次的日本之旅,内心很安静。这就跟旅行一样,不管一人还是多人结伴。当你与人文艺术产生精神流动时,就只有自身一个,这样才能获得力量。这或许就是此次日本之旅最好的收获!

陈东_MMT设计联合机构;广东蒙玛特设计策划顾问有限公司董事|CEO

在日本八天的见学旅程中,无论是繁华的东京,还是安静清逸的札幌,一种感受是“和谐”,在林立的城市建筑中,几乎看不见那种咄咄逼人的浓妆艳抹,一切显得低调和谐,没有哪一座建筑突然冒失地冲撞出来。还有另外一种感受就是“精致”,一尘不染的不锈钢喷淋消防箱,已经显得不大惊小怪;而且户外的行人扶手,每一口螺丝的十字都是同一个方向,确实让人惊讶。这种精致,难以言表。

钟锦荣一东翼设计执行创意总监

干净、安静、尊敬是本次日本游的体会总结,我从设计的角度去诠释这三个观点。

干净:日本已经从20年前追求张扬炫目的设计(像东京国际会议中心)回归到一种“这样就好”的舒服状态,目前中国好像在走20年前日本的设计表现之路,这是一个趋势的思考。

安静:当走在根津美术馆和千住博美术馆时,建筑是为人服务,人必须遵从大自然变化规律,让建筑安静地依附在大自然当中,这是一个设计的目的的思考。

尊敬:好的设计离不开好的施工工艺,我们参观的每个项目,完美的细节已经是日本施工的标配,这是我国经常提到的工匠精神,是应该学习的榜样,值得尊敬,这也是一个态度的思考。

汪志科_佛山市拓维室内设计机构创始人|设计总监

我最喜欢千住博美术馆,日本建筑师西泽立卫希望该建筑能够完全利用自然采光,并将周边花园里近两百种,共六万多棵植物当作艺术品展示的背景,而隨着四季更迭,博物馆的背景也在不断变幻之中。日本审美的终极追求是人为的非人感,在千住博可以感受到这一切。

日本的传统建筑更多是中国唐代建筑的复刻版,但在日本经济高涨期的当代,日本建筑师手法已远远超过了仅仅使用传统的建筑元素和符号,尝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表达其传统建筑的美学价值观。本次日本之行所见的建筑师已经能纯熟地在设计中表达这样的美学价值观,而日本建筑师在新材料、新技术对中国建筑带来诸多启示,其理念影响着世界的同时也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设计形态。

高智佳_佛山市采虹空间室内设计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设计最注重的是什么?我觉得是还原人类最真实的感情。看到日比野设计,其中有一个幼儿园设计,一到下雨天会积水;设计师故意在设计上留有缺憾,让用户感到不方便,但正是这种不方便,成为这个设计最亮点的存在。其实还原人类最真实的感情,设计出符合孩子成长天性的空间,这个才最重要。由此再引申到现在手上的项目,是一定要设计成高大上的国际空间,还是由衷地设计出客户真实想要的情感空间,现在我有了答案。

何伟献_佛山英鸣空间美学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趟行程让我的设计更追求本质:场所的性质需求和功能需求。更追求天人合一:人、场所、自然的完美结合,融于自然,享受自然。更追求细节:完美的细节更以人为本和赢得尊重。人人都说我们这次游学的项目很忌讳,但是我们确实看到日本大师们把它们演绎得不同。“冥想之森”,本来是很悲郁的场所,却让人感觉到心如止水、充满明媚。虽然我不相信灵魂和轮回,但是看到如此宁静超脱的建筑,还是让人减少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多了一份活着的淡然。

李业记_佛山艾迪设计机构设计总监

在日本的室内设计中,借景是不可或缺的手法。室内空间室外化,将室外景观与室内融为一体,体现出对人与自然的尊重,同时又为繁忙的现代都市人打造出一片灵魂的栖息之地。室内设计中,常常会发现空无一物,或就只摆一件陶器,花瓶只插一束花,室内只挂一幅书法或绘画,这便是“禅心”!

在室内设计中除了大量使用木材,还多利用石材为建筑材料,并有意识地将石块粗糙的肌理外表裸露,从这可以看出日本室内设计崇尚粗犷、有质感,摈弃过于光滑、工整的材料,也反映出日本人自然朴素的审美理念。在陈设中,也没有拥挤家具之干扰,保持高雅。日本室内设计的光源分为自然光及人造光两种。他们都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源,即使在使用人造光源时也是力尽节能、恰到好处,很注重空间视觉。日本在光源使用上也是相当人性化,身处每一个空间都能感受到灯光所带来的美感及舒适,同时也很羡慕产品的多样化给当地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与自由。

李晶_叁笙品牌策略社创始人

在英语中,子宫是“womb”,坟墓是“tomb”,仅仅是首字母的不同。日本札幌真驹内泷野墓地公园,是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作品,里面有座令人震撼的“头大佛”。要到达佛像脚下,必须穿过38米长的折叠拱形构筑的混凝土廊道。混凝土造就的褶皱与昏暗的光线,宛若“子宫”的模样。终于走到长道尽头,先映入眼帘的是佛脚,随后抬头,一片光亮。圆环形山丘一圈圈仿佛轮回般包裹着佛像,佛像端坐中心,头顶的蓝天白云与周围环绕着的狭窄的混凝土墙,强烈>中击着视觉,巧妙而震撼。子宫和坟墓,注定是人生无法逃脱的两处住所。安藤忠雄的建筑哲学,不只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是创造了一种界限,置身其中能令人反省的空間。正如设计师身上肩负的,是感知建筑与人的关联,是思考建筑对于人的意义,是创造建筑给予人的心灵震撼。往往一件耐人寻味的“作品”,总是用最简单的构造,讲述心中的信仰。从“womb”到“tomb”,一场轮回,风起云涌,最终也只是首字母的变化。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建筑日本
探寻日本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王晓燕室内设计作品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
陶慧娟杨文韬室内设计作品
日本神社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