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早籼稻株两优831在衢州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2018-11-24颜贞龙方蔚航洪晓富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颜贞龙 方蔚航 洪晓富

摘要 株两优831是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二系杂交早籼稻新组合,在浙江衢州多地试种表现出丰产性好、生育期短、长势繁茂、株型适中、剑叶挺拔、抗倒性强、抗稻瘟病、后期青秆黄熟等特点。总结了该组合在衢州市的种植表现,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育苗、插秧、合理施肥、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杂交早籼稻;株两优831;种植表现;栽培技术;浙江衢州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018-02

株两优831是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院用株1S与金08-31配组育成的二系杂交早籼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6001号),该组合2013—2014年参加浙江省早籼稻区试,2年平均产量7 912.5 kg/hm2,较对照中早39增产8.0%,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944.0 kg/hm2,较对照中早39增产8.9%。2016年,衢州市引进株两优831进行展示示范,株两优831表现出长势繁茂、丰产性好、生育期短、株型紧凑适中、剑叶挺拔、抗倒性强、抗稻瘟病、后期青秆黄熟等特点。现将其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种植表现

1.1 产量表现

2016年在衢州市龙游县詹家镇平山桥畈建立6.8 hm2示范方,经衢州市农业局组织专家验收组实割3块田测产,平均产量10 123.5 kg/hm2;2017年在原田块继续示范,平均产量8 884.5 kg/hm2(表1)。

2017年在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大田畈进行株两优831与衢州市主推品种中嘉早17大区对比试验,采用直播栽培,株两优831产量7 920 kg/hm2,较中嘉早17增产9.77%(表2)。

1.2 生育期

2017年株两优831与中嘉早17大区对比试验,采用直播栽培,株两优831全生育期105 d,较中嘉早17短2 d,但始穗期要较中嘉早17早5 d(表3)。

2016—2017年龙游县示范方育秧棚育秧,人工移栽栽培,全生育期分别为124 d和126 d(表4)。

1.3 农艺性状

株两优831叶龄13.1叶。株型适中,剑叶挺拔,生长繁茂,分蘖力强,叶色绿,上穗位,穗大粒多,稃尖紫红,后期青秆黄熟。在衢州地区移栽栽培,有效穗数347.55万穗/hm2,穗总粒数143.7粒,结实率81.55%,千粒重25.55 g;直播栽培株高88.3 cm,穗长16.2 cm,有效穗数423.75万穗/hm2,成穗率59.8%,穗总粒数90.9粒,结实率97.0%,千粒重25.5 g。

1.4 抗性

株两优831抗倒性好,适应性较广。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2013—2014年抗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1级,穗瘟损失率0.5级;白叶枯病6.5级。

1.5 米质

经2013—2014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47.4%,长宽比2.3,垩白粒率81.5%,垩白度18.0%,透明度4级,胶稠度81.5 mm,直链淀粉含量26.1%。

2 配套栽培技术

2.1 播前准备

一是种子消毒。筛去秕谷、杂质后的种子用咪鮮胺药剂浸种48 h以上。二是催芽。保温保湿催芽,确保芽根短而整齐。三是机插秧备好加壮秧剂和肥料的营养土1 500 kg/hm2,不加壮秧剂和肥料的盖种土750 kg/hm2,寄秧田面积一般为1 050 m2/hm2。四是直插田在插前1~2 d精做秧板,板宽3 m,沟宽30 cm,沟深15 cm,四周开好排水沟[1]。

2.2 适期播种育苗

机插秧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秧龄控制在20 d以内(叶龄3.5叶);直播栽培适宜播种期为4月10—15日。

精量播种是培育带蘖壮秧的关键[1]。机插秧25 cm×60 cm规格的育秧盘450盘/hm2,每盘播种量60 g;直播田播种量22.5 kg/hm2,播种80粒/m2,争取苗数达54株/m2。

机插田用播种机经调试后定量播种,覆土后放入育秧棚内育秧;直插田按畦面积定量均匀播种,先播70%,再播30%。

在秧田期管理上,一是喷多效唑。一叶一心期,秧田用15%多效唑3.0 kg/hm2加水1 500 kg/hm2喷雾,促进秧苗矮状(机插秧营养土中已加壮秧剂的不喷多效唑);二是水分管理。采用间歇灌溉的方式,做到以湿为主,达到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的目的。直播田2叶前禁止灌水上秧板。三是施肥。机插秧移栽前5~6 d施好起身肥,结合灌水浇施尿素,要掌握好浓度,防止出现肥害,直插田二叶一心期施尿素75 kg/hm2。四是做好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2]。

2.3 插秧

8行插秧机调至规格25 cm×13 cm,插植30万丛/hm2,平均每丛栽插2~3株种苗,基本苗为60万~90万株/hm2,插秧深度1~2 cm[3]。

2.4 合理施肥

采用测苗定量施肥技术,根据水稻目标产量和植株不同时期所需养分含量及土壤养分的供应量,计算所施肥料的数量,同时结合不同生长期植株的生长状况和气候条件进行施肥调节[2]。既要注意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也要注意氮肥在前、中、后期的平衡施用。表5中介绍了株两优831的施肥时间和大致的施肥量范围,但具体应用时要根据土壤养分的供应量和田间水稻生长情况进行调节,尤其是要做到看苗施肥。

2.5 水浆管理

采用间歇好气灌溉方式:干干湿湿灌溉,即灌水后自然落干,再灌水,再落干,直至成熟,但在水稻水分敏感期和用药施肥时保持浅水层。当苗数达到预定苗数时开始多次轻搁田,营养生长过旺的稻田适当重搁[4]。

2.6 病虫草害防治

5叶前重点防止稻蓟马危害,大田期要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根据病虫发生情况,严格掌握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选择对口农药开展科学防治。机插田在施分蘖肥时,结合施肥用50%二氯哇啉酸可湿性粉剂375 g/hm2拌肥撒施,直播田于三叶一心期用稻喜除草剂1 500 mL/hm2加水225 kg/hm2均匀喷雾除草。

3 参考文献

[1] 林贤青,黄群,朱德峰,等.超级稻壮秧的增产效应与育秧技术[J].中国稻米,2003(4):27-28.

[2] 陈德新,邹应斌.水稻实地施肥技术介绍[J].作物研究,2004,18(13):177-180.

[3] 肖捷,林建强,付爱民,等.超级稻金农丝苗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7):19.

[4] 彭志清,彭桂福,李金军.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在长兴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8(4):568-569.

猜你喜欢

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徽两优001在建瓯市的种植表现
徽两优898在贵池区种植表现及直播栽培技术
杂交早籼稻欣荣优5号在兴国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超级稻早稻中早39在桃源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深两优0858水稻在玉林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