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图书馆社会服务路径探索与实践

2018-11-24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蔡华燕

办公室业务 2018年21期
关键词:流动校企图书馆

文/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蔡华燕

一、高职图书馆服务转型是必然的和必要的

(一)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服务中心,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是本职和使命所在。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各高职院积极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学校在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过程中,亟须图书馆充分发挥信息服务职能,为学院专业建设、优质课程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精神养成、校企协同育人等工作提供服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服务中心和辅助教学单位,协助学校实现其总体目标是其原本的职能和使命,也是贯彻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题中之意。

(二)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以满足学院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需求。校企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的一种实践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校企合作的深化,实现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的共享,实现学校教育、企业和学生的“多赢”,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在进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学校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师资培训等方面将根据实际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作为信息知识服务支撑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也应当顺应改革的要求,捕捉新的形势和信号,发挥资源、人力等优势进行服务创新,以改变“边缘化”境地,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供服务,包括支持学校教学、企业实践和社会服务。

二、高职图书馆社会服务路径探索与实践——流动图书馆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作为江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理事长单位,一直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推进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在教育改革中,图书馆主动出击,承担“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项目”的申报与建设,开发教学资源中心、工学结合教学平台与校企协作平台,助力教学信息化改革;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建立“流动图书馆”,将服务延伸至企业与社区,保障读者权益平等,发挥社会服务与终身教育职能。

(一)流动图书馆——企业服务站、社区服务点。2017年4月20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流动图书馆”揭牌仪式在江西自由王国家具有限公司举行,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设立第一个职教集团合作企业服务流动站,开启社会服务新模式。

1.流动图书馆——保障读者权利,延伸图书馆服务。流动图书馆是为远离固定图书馆的读者开展服务的一种工作方式,是公开、共享公共图书馆思想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体现,是信息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均衡的实现路径。《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了为全体读者提供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享受平等的图书馆服务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为了使偏远地区的读者也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流动图书馆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可以深入基层,贴近读者,将书、信息和服务送到工人、农民、老弱病残者手中,满足他们渴求知识、丰富文化生活的愿望。《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了高校图书馆保障读者权利和服务社会的职责。结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职业教育方式,我院图书馆审时度势,把握挑战带来的机遇,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借鉴公共图书馆建设流动图书馆的思想与理念,我院图书馆通过建立流动图书馆企业服务站的方式,将信息服务和学校第二课堂送进企业,满足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和文化娱乐的需求,保障继续教育学员的权利,将信息资源向企业、向社会开放,积极发挥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

2.流动图书馆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直接产物。江西自由王国家具有限公司是江西职业林业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我院流动图书馆的诞生缘于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与该公司签约的“企业职工学历提升平台”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是职工学历提升和职工技能培训合作。以该企业为依托,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学员数量有一定规模,教育需求相对固定,针对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和企业内部文化建设的需要,我校与该企业达成共识,通过建立流动图书馆服务站的模式,来保障企业员工即我校继续教育学员的学习和信息需求,同时可以丰富企业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而图书馆也通过将服务延伸到企业,拓展了服务空间,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打开了服务思维,创新服务模式,保障读者权利,服务企业和社会,实现图书馆价值。目前我校流动图书馆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由江西自由王国家具有限公司提供场地和家具设施,由我校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采用按季定期轮换图书的形式提供借阅服务,由公司指定一名管理人员负责流动站图书的保管。待条件具备,我院流动图书馆将拓展服务项目并复制推广服务站模式来服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需求。

(二)高校流动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依托江西林业职教集团和南康家具行业协会,我校与江西自由王国家具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基地、职工学历提升平台等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很强的复制性、推广性,除家具产业链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校企合作,职教集团内其他行业和区域内其他产业行业都可借此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流动图书馆是一种扁平化管理模式,具有高复制性,借鉴公共图书馆成熟的运作经验和模式,结合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高校流动图书馆将找到适合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待校企共建 “企业职工学历提升平台”遍地开花之时,可参照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的图书物流、扁平化管理、成功转移支付等模式,在基本的图书借还服务基础上,拓展如下服务:

1.移动图书馆服务。服务方式有:一是通过学号注册方式登录手机移动图书馆利用电子资源;二是通过VPN远程接入技术访问校内图书馆电子资源,三是通过企业移动账号密码访问校内购电子资源。或是由企业自购电子书移动借阅机、电子期刊云借阅等自助服务设备,通过通信技术远程接入主馆,下载馆内电子资源。

2.网络参考咨询和预约服务。在实现读者可异地对馆内信息资源查询的基础上,通过图书馆网站、微信服务平台或电子邮箱等途径,进行图书预约、馆藏咨询、信息检索与文献传递、定题服务等参考咨询服务。

3.人员培训。在合作的学历提升平台继续教育人员达到一定规模时,需要安排相对专业的服务人员来维持流动图书馆企业服务站的日常运营。图书馆派专人驻点服务一般情况下难以实现,更佳的办法是对流动服务站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对接图书馆的基础流通、网络咨询、文献传递等服务。

4.社区服务点。流动图书馆企业服务站在丰富企业自身文化的同时,可以更加开放地为周边社区提供文化服务,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职能延伸到民众终身教育和文化娱乐消遣领域,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有力补充。

三、结语

流动图书馆源于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对信息资源的渴求,为打破时间及空间所限而产生的一种服务模式,出发点是保障读者权利,平等享受图书馆的权利,而这正是图书馆实现服务职能和提高图书馆利用价值的良好方式,把服务送到企业,送到千家万户。

流动图书馆是我校图书馆主动创新服务的有益探索,图书馆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育改革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对内发挥技术优势助力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对外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将信息服务延伸到企业,促进我校职业教育发展,为企业工人和社区居民送去知识的福音,保障读者权利均等化,落实学校及学校图书馆承担的社会主体责任。

猜你喜欢

流动校企图书馆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流动的画
图书馆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