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地招不到年轻人的深层次原因

2018-11-24汪代华

就业与保障 2018年12期
关键词:建筑工地新生代工业化

汪代华

“招不来徒弟,几十年的手艺都传不下去。现在,很多建筑工地都面临招不到年轻人的情况。”4月27日,中铁九局四公司香湖盛景苑项目瓦工李海峰说起建筑行业招不来年轻人时,这位已有36年从业经验的“老建筑人”显得忧心忡忡。(5月10日 《工人日报》)

有人总结认为,年轻人不愿意到建筑工地可能有三大原因:一是劳动风险大;二是工资难以月结,无法还房贷;三是成家的难顾家,没成家的难找对象。还有人认为,建筑工属于比较特殊的工种,技术含量高。比如操作工艺、施工计算、机械作业等,没有接受过严格培训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本无法达标。但现在年轻人没人愿意学,“老建筑人”的手艺也传不下去。

其实,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建筑工地招不来年轻人背后有着深层次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工生存环境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30多年来,广大农民工用辛勤劳动和汗水,盖起了数不清的高楼大厦、修建了数不清的桥梁道路、创造了数不清的社会财富,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64亿农民工遍布全国660多个大中城市。

无数怀揣梦想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农民大量离乡进城,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也是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的必然结果。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带着背井离乡的苦楚,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渴望,竭力通过辛勤的劳动实现梦想,在城市中寻找着归属感。他们期望融入城市,城市也因为他们的付出而变得美丽。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呼吁,要以平等、尊重和关爱的眼光善待农民工,这并不是说要唤起一般的同情,更在于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农民工生活有希望”,应有“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和人文关怀,善待农民工,让外来人不仅可获得经济物质条件的满足感,还能迅速融入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圈子,安居立业,获得深层次满足感。

要让建筑工地招到年轻人,就是要关注农民工问题,给予他们“国民待遇”,降低门槛,给他们创造公正平等的就业机会,让他们能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在一个城市生活。让他们也能在理想的大都市安家落户,解除后顾之忧,更加安心和放心。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期待比较优越的薪资待遇,而且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期盼。特别是在择业观上,对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机会及文化生活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让“农民工生活有希望、奋斗有回报”,首先,要提升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水平,彻底打破城乡社会二元分裂结构,真正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转变,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逐步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提供发展机会,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对城市的适应能力,改变他们的“边缘”地位,改变对城市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再者,政府应将这一群体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政策体系,在教育、住房、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方面加大财政投入,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共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利益。同时,城市的市民要不断提升认同与接纳程度,让农民工有适合发展的地方安居乐业,让他们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市民”。

猜你喜欢

建筑工地新生代工业化
建筑工地更需“硬核防疫”
“新生代”学数学
建筑工地坠楼案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