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臭名昭著的糖饮料支个起死回生的招

2018-11-23朱毅

饮食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低聚糖甜味剂含糖

文 / 朱毅

这二十年,除了撒哈拉以南地区,世界人民都胖起来了,都不同程度地被肥胖困扰。

这胖起来的斤两,不一定是喝出来的,不都是甜出来的,但象征着甜蜜生活的糖饮料,还是被一把抓出来。国内外研究都对糖饮料不利,比如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仅含糖饮料一项,每年就会导致全球18万人死亡。研究认为含糖饮料是膳食中糖的最大来源,糖饮料在人类的肥胖﹑2型糖尿病﹑痛风等疾病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胖得喘粗气的欧美国家,重拳出击,积极限制餐馆﹑电影院﹑学校等公共场合的糖饮料出售,并要求食品企业协助制定出平衡食物热量的解决方案。

国际肥胖工作组在最新提出的“悉尼原则”中指出,要保证学校和幼儿托管设施的“无商业化”,从法律层面保护儿童,使之享有安全﹑健康的饮食。目前已有超过20个国家针对青少年糖饮料摄入问题采取了措施,我国的法律在此方面尚属空白。

法律总是滞后的,市场总是领先的,食品企业被逼得没办法,就请出人工甜味剂来帮忙。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这六大金刚初生牛犊不怕虎,给糖饮料打了一剂强心针——我甜依旧,但我不含糖。

不过,好景不长,很快科学家就发现吃人造甜味剂的人和大鼠,都可能失去了自省力,吃掉了更多的食物,总热量摄取更多了,反而更胖了。

后来科学家们拿到了另外一个确凿的证据,证明人工甜味剂帮助促使人变胖的肠道菌群的茁壮生长。

人工甜味剂的初衷是帮忙解决肥胖问题,但事实证明,人工甜味剂可能在帮倒忙。

但是,人类的天性还是喜欢吃甜饮料,怎么办?

水苏糖﹑低聚果糖﹑菊粉这些益生元应声而起。在日本和欧洲,用功能性低聚糖开发的食品多达数百种,由日本厚生省批准的69种特定保健食品中有40种加有低聚糖,其间糖饮料品种令人欣慰。

低聚糖的热量值比蔗糖低得多,但基本能满足嘴巴对甜蜜的需求,还促进了肠道益生菌的疯狂生长。益生元可是益生菌们翘首以盼的可口可爱的美味。

高纤﹑低热﹑增殖双歧因子﹑润肠通便,功能性甜味剂浑身都是优点,科学家们能说出的缺点就一条:不能吃太多,否则会拉肚子。

当然,喝来喝去,换来换去,糖肯定还是最得人心的,因为糖还能为饮料增加重要的感官特性,比如给饮者带来美好感受的“稠厚感”和“重量感”,比如削弱这些人工或功能性甜味剂的不愉快后味。因此,现在的糖替代都不彻底,往往还是含有部分糖。

我相信,随着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又甜又健康的饮料离我们的生活已经不远了。

猜你喜欢

低聚糖甜味剂含糖
4种哺乳动物乳中低聚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大豆籽粒低聚糖及其组分含量鉴定与特异种质筛选
甜味剂安全吗
大豆低聚糖在面包和馒头中的运用
甜味剂还是糖?这是个问题
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吗
百密一疏
低聚糖,你为孩子补足了吗
蚂蚁爱吃“糖”吗
饮料含糖,孩子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