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岱崮豆腐钩着卖

2018-11-22王家安

饮食科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大嫂黄豆豆浆

文/王家安

做岱崮豆腐的大嫂照例每天很早醒来,她把头晚上泡上黄豆的大盆掀开,上下翻动一下看看成色。然后把控水的笼布洗的发白,把小盆大桶涮的干干净净。磨糊的小钢磨是最好的帮手,她内内外外把它清洗一新,再把炉膛里的炉灰掏净倒掉。一切收拾停当,井井有条,这已是几十年的习惯。

接着,大嫂的丈夫也起床洗脸准备继续做豆腐,豆子已经泡的溜光水滑,男人把大盆端到小钢磨跟前,合上了电闸。做豆腐是纯手工操作的,唯一称得上现代化的就是这台小钢磨了。原来是要用石磨磨糊的,那就要费更多的功夫。这小钢磨的到来大大提高了夫妻二人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幸福指数。除此之外,她们还是虔诚地坚守着古老的程式与工艺。

泡好的黄豆被添进小钢磨的膛里,便有乳白色的豆浆糊吐出来。一勺一勺耐心地添加,添快了磨不细,添慢了机器便空转,要的就是这份耐心与细心。豆浆糊磨完了,女人用开水进行稀释,稀释浓度是要凭经验的,看上去开水应是糊的两倍。稀释好后男人便开始过滤,在大锅的上方,用两根木棍做成十字支撑,将一个包袱系住四个角形成一个布兜,把稀释好的豆浆液舀进一部分后,使劲地摇,一直摇到不再滴水,再摘下布兜,放在“过床”,也就是起支撑作用的木框子上用力挤压,还要用一个特殊的装置施加压力,直到挤不出水来。压出来的水是豆浆,留在兜子里的便是豆渣。豆浆全部挤压完毕后,女人就开始生火了,加热到沸腾,泡沫越来越多,泡沫和锅沿接近齐平时,就差不多了,这火候更是二十多年的经验,把握的相当准确。这时锅内便是香气扑鼻的豆浆子。

做豆腐的关键是点浆。在一大缸里,盛着满满一缸酸浆,女人舀出一瓢,按顺时针的方向浇进烧开的豆浆锅里,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只见锅内的豆浆逐渐聚合起来,形成了洁白的豆脑,这是黄豆里的蛋白质遇酸凝聚的结果。

如果这时有好奇的人问大嫂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大嫂一定会回答:“俺不管什么原理不原理的,反正俺一辈子就这么做。”

男人在大盆上架起“过床”上放一个“木范”,把干净的笼布浸湿,铺在“木范”里后,女人从大锅里舀出豆腐脑倒进去,倒满后把笼布拢上来,拎拎紧,也就是包紧后盖好,再在上面盖上高粱秸订成的盖簟,还要在上面压上块大磨石,这是为了把里面的水分充分挤压出来。

敞开豆腐包,白中泛黄冒着热气的豆腐呈现在面前,这是幸福的结晶。把豆腐块从“木范”中取出,这是一包,一包做完再做下一包。把一包豆腐橫竖各切两刀便形成了大小相等的九块,就可以送到菜店饭店以及农家饭桌上了。

在城里有若干家经营岱崮豆腐的店,他们都不用力挤压,只是让它自然沥水,自然凝固,这样里面的水分就大的多,而岱崮的豆腐是一定要挤压,因为岱崮的人们就像上面压的大磨石一样实在。所以岱崮的豆腐最结实,结实到可以用称钩子钩着卖。

我曾在城里买豆腐时笑着问店主:“你们的豆腐怎么这么多水呀?也不压一压!”

店主笑着说:“俺水里求财呢,压太实了哪还有利!”一圈客人都笑,以示默许。

猜你喜欢

大嫂黄豆豆浆
大嫂大,二嫂小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数黄豆
街上来了新城管
家 事
黄豆枕头
豆浆新吃法
浊流中的一粒豆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