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更广阔的视野打造之江文化产业带

2018-11-21陈建军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杭州 2018年42期
关键词:之江文化产业杭州

陈建军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陈怀锦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所

人杰地灵的浙江省,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文化产业圣地。如果说文化产业的“北京特色”源于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地位,那么文化产业的“浙江特色”“杭州特色”则源于江南风景与历史人文交融形成的地域文化和城市精神。之江一带,背依连绵青山,前临浩瀚大江,是杭州文化特色最深厚之地,但杭州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空间,绝不止于此。随着浙江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从东向西,沿钱塘江星罗分布的文化要素被不断激活,杭州钱塘江两岸地区,集聚了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文化教育科研机构、高端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行业领军企业,成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独特的地域文化是之江文化产业带发展的天然禀赋

杭州的地域文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开放包容,二是亦商亦雅,它们共同构成了杭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创造性资源。这种基于地域传统文化构建起来的个性化城市精神,是城市不可复制和模仿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城市,杭州的地域文化特质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互动机制,即杭州独特的地理、地貌以及气象等自然环境以及其与深刻浸淫其中的知识分子之间的互动,形成了温婉、柔和、精致、通达和刚毅的文化性格特征,使得“江南”这一地理概念本身已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江南的生活有许多诗性的细节,比如雨打芭蕉和荷塘月色,春江花月和草塘蛙声,无不展现出一种文化的氛围;第二,杭州地域文化成型的关键性历史因素是宋朝南渡而来的大量知识分子的南下而在杭州和江南地区形成的知识集聚,以及由此形成江南文化开放、包容、多元和融合的文化特征;第三是领先全国的商业文明的形成以及由此带动的产业发展和生产效率提升,形成的“义利并举”的儒家修正主义的产业观和财富观,即所谓的亦商亦雅的文化特征。和中国历史形成的其他古都,如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安阳等不一样,杭州作为吴越和南宋的首都,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行政中心属性较弱,而市场和商业中心属性较强的代表性城市,这种以文化立市、市场立市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任上的作为和表现,他不仅写诗词,筑苏堤,还发明了雅俗共享、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美食东坡肉,流传至今。进入近代,杭州又由于临海凭风,近邻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而得开放风气之先、成就杭州的江南文化中的求新、求变、求义、求利的性格特征。

在这种文化特质的浸染下,杭州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欢迎全国乃至全球的游客来此,不仅为杭州文化要素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符号提供了流通通道,进一步实现了文化的碰撞,也孕育了杭州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在这种文化特质的浸染下,杭州以亦商亦雅的价值导向搭建了文化和产业之间的桥梁。一大批商业领袖是杭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这样的特质,正是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质。

之江文化产业带要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应有更为广阔的视野

一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文化产业,之江文化产业带不仅仅是浙江文化产业的产业引擎,也应该是浙江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集聚平台,是浙江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大脑和血液。除了建设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企业等,引进世界著名的艺术以及各类人文社科领域相关的高等学术机构,包括与此相应的博物馆、展览馆等是关键步骤。

二是对标世界一流文化名城。以杭州打造世界名城为契机,将之江文化产业带定位为全球化、国际顶尖的文创空间和文化品牌。比肩譬如像罗马、巴黎、伦敦、东京这些全球著名的文化城市。

之江文化产业带发展要面向未来、面向全球

面向未来,继承与超越江南传统文化。打造之江文化产业带首先要面向未来,它不仅是杭州市传统产业的集聚区,更是未来文化产业的集聚区。日本现在最有名的文化产品不是日本的传统文化,而是未来的文化,比如动漫。之江文化产业带要引领浙江文化产业发展,不一定是对江南传统文化的延伸和深耕,也要注重构建面向未来的杭州文化传承,如与人工智能、生活美学、体育健康等相结合。

面向全球,展现国际视野。面向国际化的核心就是吸引国际人才。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眼界绝对不能局限于杭州,也不能局限于长三角,要放眼全球,积极引进全球著名的创业人才。想要打造国际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用国际化的人才,必须是全球化的人才。有了这些人才,才能发展出国际化的文化创意产业。

之江文化产业带发展要面向人才、面向产业

面向人才,打造青年才俊集聚平台。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必须注重青年人才的开发培养以及青年文化团队建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形成创新创业平台,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导向。目前杭州有浙江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尚不足以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发展,应积极引入一些全球性的文化产业或文化院校的发展平台,如向海内外著名的文学、社会科学、艺术、科技教育类高等院校或高等研究机构进行招引活动,快速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区集聚平台。

面向产业,培育文化产业企业家。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家队伍。尽管浙江省已经拥有一批著名文化企业,如阿里巴巴影视集团、华策、宋城演艺等,但仍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壮大文化产业的企业家队伍,他们是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者,是文化产业改革创新的开拓者,是全球文化产业的领跑者。

猜你喜欢

之江文化产业杭州
《边城之江舟横渡》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上线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院子
杭州旧影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