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优躺”的社会心理学

2018-11-20刘可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青年群体社会心理学

刘可

摘要:“葛优躺”看似充满娱乐性的背后,是社会人们生存状态的一种反应。当今社会,人们开始习惯于将严肃问题娱乐化,是青年群体中一种亚文化的展现形式,从其产生到开始盛行时间相对较短,很快引起了社会共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中的一种精神特质,基于网络对现实问题的拟构性以及情绪感染,使得这类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火速传播。文章对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展开研究,为帮助青年树立健康价值观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青年群体;“葛优躺”

“葛优躺”作为亚文化的一个缩影,在网络上很快引起了青年群体的共鸣。现如今在新媒体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带动下,各种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葛优躺”在当代青年群体中引发的广泛关注,正是当代社会在青年群体中一些现象娱乐化的表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背后所显示的现实问题比之其表面的娱乐性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一、“葛优躺”等亚文化的表现以及特征

当下一些带有颓废色彩的网络流行语以及表情包开始在网络上兴起,在社交媒体上频繁被引用。带有颓废、无理想抱负、无思想的一种状态,成为青年群体中一种自嘲的象征。由此可见“葛优躺”的走红主要原因只在于其形象深刻的触碰到社会痛点。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大多為了生存而奔波劳碌,往往较为疲惫没有活力,想要得到休息。这种生活状态成为当今社会中下层人群的一种反映。具有着普遍性以及时代性的特征,因此相比较其他红极网络的的表情包而言,有了更为深层次的历史意义。

“葛优躺”的原出处是早些年间一部家庭情景剧中的一个场景,当下爆红网络成为广大网友自嘲的极具代表性的表情包。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因此,这里所出现的“葛优”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公众人物,在此已被赋予特定的时代意义,形象的代表了当下我国无数为生活劳碌奔波的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因此“葛优躺”的走红并不难以理解。在城市打拼的人们能在此看到了那个疲惫而缺乏活力的自己,他们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葛优躺”则很好的具备了代替人们传达感情的作用,人们在进行使用的同时无形中宣泄了自身情绪。以一种娱乐的心态将自己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不快表达,从而缓解自己的压力。

二、社会负面情绪需要娱乐业安慰

“葛优躺”属于一种病理现象,因此应该被予以重视,在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慢性无趣的病理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处于这种精神状态下的人们,往往失去了活力。透过娱乐心态看这个问题,不难发现社会中下层的心理状态,能够明确的感受到这个群体中较为疲惫忙碌导致了无生趣。现在社会中的人们生活状态以及生存倾向都较为复杂,人们自身的真实情感与活力无法得到发展,这种状态下的人们常常会成为负面情绪的传播者。

2015年的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受到人们的强烈追捧,而现在人们却只想“葛优躺”放空自己,虽然时间相隔并不远,但社会心理的转向巨大,从积极乐观充满活力变为乏力对任何事都无法提起兴趣。这种现象可以看做是社会活力的透支,同时也反映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当代人们生活压力大经济发展缺乏新鲜活力等,从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缺乏活力与创新的社会并不值得期待。因为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升、社会和谐稳定而言都需要人们积极进行创造,这样的社会未来才是值得期待的。“葛优躺”的娱乐性是这类社会心理的外衣,要学会深入的去思考解决问题。

三、青年群体的自嘲行为

主动污名化有时也是一个自我保护的过程,与通常人们提到的污名化有所不同,污名化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主动污名化自主性较为突出。当代青年在网络上被贴上各种标签,而更多的标签都是被污名化的。但青年群体自我意识较为强烈,使其并没有被动接受这些负面标签,而是以主动污名化的方式提出抗议进行自我保护。在情感表达上往往带有消极情绪与悲观的态度,在主动污名化的立场来看,是广大青年群体做出的无声反抗。可以说,丧文化既有消极状态的显现,也是反消极的表露。

现代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新媒体以及各类社交平台较为普及,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便捷,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各类信息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社交媒体是丧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这种传播模式同时也隐藏了许多社会心理问题。信息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对于信息的处理通常会进行具体选择,包括选择性查看,选择性记忆以及选择性理解。“葛优躺”的走红另一种意义是来说也是青年群体的选择性理解过程,通过对“葛优躺”等带有消极情绪的内容的选择性理解,形成这种带有颓废意味的文化。而广大青年群体则成为这种文化的主要传播者。

结语:

“葛优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切实存在的问题,受经济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是缺乏活力的体现。受时代特征的影响社会群体文化与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是密不可分的,青年群体中丧文化的产生就带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征。“葛优躺”作为这种文化的一个缩影,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对于当下生活状态的一种负面情绪的传达。无聊重复的生活使人们渐渐对一切失去兴趣,这种状态并非偶然,而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 (03):3-7+31.

[2]周霖.“葛优躺”的社会心理学[J].南风窗,2016 (18):90-91.

[3]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29 (01):104-124+244.

猜你喜欢

青年群体社会心理学
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当下青年群体思想动态的喜与忧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
赏识教育过度化的社会心理学后果辨析
会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视角及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