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尚师德 立德树人

2018-11-20黄晓荣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高等教育立德树人

黄晓荣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要落实好“崇尚师德,立德树人”这一任务,必须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师德建设现实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师德建设;立德树人

一、“师德”的历史内涵与现实意义

“师德”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内涵,《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指出:“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即著名的“三不朽”之说。“立德、立功、立言”中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的首要位置,足以见得古人对“立德”之重要性的认识[1]。

“立德树人”是促进高校教师全面发展和建设高素质化队伍的基本要求。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髙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尤其重要,其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和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立德树人”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在不断深化改革,各省市地区的教育规划不断出台,提高教师师德水平成为了各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立德树人”是优化师生关系和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培养和谐的理念,这对高校教师师德工作不仅提出了挑战而且提供了契机。

“立德树人”是净化教育行业风气和实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证。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衡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师德”建设问题分析

(一)重个人,轻集体

部分教师过于注重个人发展,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不关心团队建设与课题建设,对事关学校或者教学团队的重大问题没有足够重视。有的对集体不关心,对教学以外的工作不重视。对教师职业产生了消极看法,造成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降低。

(二)重教书,轻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把日常教学工作中与育人结合起来,只教书不育人,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重业务,轻思想

无论是从教学考核还是职称评定制度上考虑,学术业务和项目业绩都是影响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过度注重业绩的考核,促使部分教师轻视了思想上的进步和学习。对政治学习不重视,在政治思想上要求不高,思想松懈,致使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上有失偏颇,只为晋升职称而奋斗。

(四)重形式,轻创新

俗话说:“德为师之本。”只有高校教师“授业为师,秉德垂范”,才能培育出社会所迫切期盼的优秀人才,才能早日实现广大人民所编织的“中国梦”。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工作的确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环节和问题,为了防止这些问题扩散到整个社会层面,此刻我们必须努力寻求探索解决运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路径探索

(一)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强化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项学习内容,教师更应该体察学生的內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2]。

1、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

2、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

3、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闪光,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

(二)尊重家长,理解学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教师,他们在学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3]。

由于数千年来“师道尊严”的传统,使得不管怎样,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总还是显得更自然一些,反过来老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却总是稍有缺乏。所以所谓的师德建设,很需要强调教师要本着一颗宽容的心、做到对学生理解和尊重。

(三)乐教勤业,献身教育,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教育工作。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教师从执教之日起,就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打造扎实的理论功底,善于把握和分析社会的热点和焦点,用正确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认真备课上课细心批改作业,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结语: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研讨,积极应对师德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正确的师德建设路径,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的高校教师队伍、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也希望更多的老师可以将师德內化为教师个人的认识、情感,外化为教师自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致力于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而不断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刘宏芳.浅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实践路径,德育与学生工作,1008-2549 (2018)06-0064-02

[2]方晓珍.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6):95

[3]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高等教育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