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8-11-20吕和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吕和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理念的持续深化,小学整体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其中数学课堂为顺应时代发展也需要积极实行创新教学模式,本文将从应用创新教育课堂的优势出发,讨论分层次教学、提升课堂积极性、设置轻松学习情境、加强师生交流、创新教学目标等方法,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教育课堂

引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如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个人能力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数学课堂上使用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方式,并培养其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日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生活带来关键帮助。

一、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學模式概述

新时期下的创新理念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就是对现有的东西进行创造革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与市场对创新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为教育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多要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需要教师抓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切机会,将思维意识与创新能力设定为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其中思维意识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好奇心、开拓精神、探索精神等等,在教育教学模式当中,不能单纯的将创新教育课堂视为内容改变,而是需要重新定义教学目的。在发挥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小学生们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教学手段,从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其日后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1]。

二、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策略

(一)提升小学生课堂积极性

数学学科中很多知识点都存在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小学生年纪特点为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出现畏难心理而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其中就需要发挥自身职能,利用多种教学设备提升课堂兴趣,例如:课前在网络上收集与课程内容的视频资料,并在课堂上播放,由于学生年纪特点,对于视频、动画一类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所以会不自觉的集中注意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老师喜欢运用题海战术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这种方式太过于单一、片面,学生在模式下很容易出现抗拒、抵触的心理,因此需要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创新教育课堂,实现信息化技术与教育行业的高度融合,重视学生心理变化,深入了解其对数学学科的需求,在创新课堂上树立起良好的学习信心,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采用分层次教学手段

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学习兴趣、个人能力、父母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个体差异性,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一目标教学,将不利于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往往阶段课程完成后,学生对内容理解参差不齐。所以需要使用分层教学手段,将学生年龄特点、学习特征统统融入到教学内容的制定当中,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教学,并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培养其思维能力。

(三)设置轻松学习情境

教师想要在数学课上实现创新教育就需要深化自身对新时期教学观点的理解,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建立良好氛围。例如:在讲解到“长度单位”课程内容时,很多学生会混交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活动即找个几个同学一起比身高,并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身高进行描述,留下课后任务:“每个人测量出身边五件东西的长度”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运用到“长度”相关的知识点,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知识内容的累积。同时,通过活动的方式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活动中让其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到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例如:篮球为什么做成球形,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学生们会大概对球的概念有一个了解。

(四)加强师生之间交流

在固有思维模式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受限,甚至很多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不利于教学任务的调整以及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开展。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布置作业以及课堂任务的时候,可以多听取学生意见,根据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成绩评价得到反馈信息,由于每个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基础有着一定差异性,所以加强交流效果能够推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制定。根据前期预习结果发现学生在哪些课程上出现问题,在课上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其能够了解到自身当前存在的学习问题,自觉调整学习状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完善自我的了解,符合新时期下学生主体的要求。

(五)设计创新教学目标

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对于后来的课堂活动以及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都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在前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教学目标,保证为创新教育课堂提供良好进行条件。在具体实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识到教师自身之学习活动中引导者与参与者的身份,而学生才是所有学习活动进行的主体,对于其主体身份给予充分尊重,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制定教学标准,通过开展多种数学学习活动凸显出其主要地位的重要性,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台上讲、学生坐下听”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实行动态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目标与具体课上情况相契合,根据学生课上状态与课程的难易程度划分教学实践,全方面的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以及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看法,适当加入探究教育理念以及小组合作模式,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合理保障[2]。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为活泼好动,好奇心与求知欲都比较强,因此需要教师在其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通过创建良好学习情境、调动课堂积极性开始先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新型科学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数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做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家凤.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 (06):174.

[2]昝秀.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 (10):8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