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风雨,搏击长空

2018-11-20杨德均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挫折教育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杨德均

摘要:小学生在家庭中备受关爱,往往会造成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较弱,面对困难和挑战缺乏勇气和意志去战胜和克服,对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也不利于培养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有用之才。我们在生活中也常见一些类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而造成的恶性事件,或者由于受到家长老师批评而离家出走等事件。因此,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迫在眉睫。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项目的锻炼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学会面对内心的恐惧,通过努力战胜困难并能够从中获取乐趣,树立自信心和自强精神,从而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这一内容出发,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挫折教育;教学策略

1采用鼓励机制,增强挑战自我的动力

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都不成熟完善,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缺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鼓励。当在体育运动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学生往往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退缩,此时需要教师对问题进行耐心分析和研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教育和帮助,同时注重各种方法的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例如,学生在进行短跑训练时,容易发生磕磕碰碰摔倒等问题,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阴影,惧怕跑步或者抵触运动。教师不能一味地强制要求学生进行训练,而是采取温和的措施,通过对学生进行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教授和技能的指导,分阶段有步骤的引导学生练习,同时多向学生进行一些优秀运动员的事迹讲解,通过树立偶像和榜样的形象,激发和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决心。小学生阶段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需要更多的鼓励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2设置不同的挫折教学情境,在练习中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在体育锻炼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为了有效的应对这些潜在危机的发生,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练习,让学生适应不同的状况,在心理上逐渐强大起来,从容的应对各种挫折,并学会直面困难和寻找应对方法。教师在课程内容中应当增加更多的情境练习,分组进行训练,设置各种小目标,使学生在训练和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这一环节,主要注意合理把握项目设置的难易程度,充分考量学生的生理特征和接受程度。

体育课程情境的项目选择需要具备竞技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例如,可以进行拔河比赛,在分组的过程中,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身高体重和体育素质状况,将不同体质特征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使两组能力差异不至于悬殊过大,让体育能力强的学生带领较弱的学生,使比赛能够顺利进行,从而增加体育竞技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或者可以进行小型的运动会比赛,根据学生的喜好投票选择学生心仪的项目,如跳远比赛、接力赛跑等运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都可以结合学生课余进行的游戏同步进行,让学生在快乐玩耍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设置不同程度的任务和挑战,让学生在失败中学会成长

适当的成功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乐于接受各种未知的挑战,通过完成一项任务来想老师和家长表现自己。基于這种心理特征,教师在课程设置时,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困难等级,设置不同梯度的困难,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避免停滞不前。同时,教师在进行项目演示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向学生示弱,向学生表明一个道理,任何人都会出现失误和失败,从而在学生心中建立一种观念,失败是人之常情,不只自己会犯错,老师也会犯错。

例如,教师在进行乒乓球课程的教授时,可以组织一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打训练,在合适的时机,学生可以故意输给学生,或者故意犯各种错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极大的鼓舞,对自己的能力有进一步的肯定,只要自己认真对待一项挑战,就可以获得极大的提升。同时也更加让学生肯定,犯错或失误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遇到挑战时,会产生极大的信心和动力,想要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我挑战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在一些风雨天气,在不危及学生安全和损害学生健康的前提下,组织带领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炼,让他们意识到,外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阻碍自己前进的障碍,从而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力。

4结语

小学生体育教学课程的挫折训练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重在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用合理的方式,取得积极有效地成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教师更多的充当一种朋友的角色,鼓励学生和自己一起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从而探索出更加合理有效地教学手段,鼓舞学生不断的接受挑战,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自强自立意识,成长为更加优秀的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刘昌生.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 (35):161.

[2]孙锋艳.基于体育游戏的小学低阶段挫折教育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22):165.

[3]黎武.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4,4 (36):170+172.

[4]顾海涛.小学体育课堂的挫折教育刍议[J].田径,2014 (11):41-42.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