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核心素养渗透教育策略

2018-11-20魏娟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小学核心素养

魏娟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打造健康心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最佳时期,而小学语文课堂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成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育;小学;核心素养

引言:

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是中国梦实现的见证者和维护者,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开创者,当前面對纷繁复杂的社会形态,小学生的素质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小学4-6年级阶段,也正是学生刚刚完成启蒙,而逐步迈入筑基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方式中,一切为分数服务,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科排名,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考试成绩,教学的真正目的——提升学生素养——正在逐渐丧失。在此之时,核心素养渗透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学生品格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

一、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学到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从“唯分数论”向全面发展转变、从单一的语文能力学习向熏陶情操转变。不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质、提升品格。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互动的小游戏,让学生们在完成小游戏的过程中,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拓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实现素质提升的目的。

二、正视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照本宣科

当前,许多小学语文老师对新课改还不适应,对新的教学任务和方法还不理解。要么照本宣科,依旧秉持老一套的教学思维,死板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不知变通;要么盲目的求新求变,不能有效的与教学内容相衔接,在学生还未掌握基本知识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创新”、“发散”。殊不知乱变和不变一样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提升素养、发展品质、巩固知识等方面不尽如人意。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学生被动接受

在传统的学习思维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讲解,至于能记住多少、能理解多少、能运用多少,全凭学生的个人天赋,检验学习效果的方式也只有考试一条途径,学生唯有“死记硬背”,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真正将书本知识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而大多数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学习中渐渐丧失信心、失去自我,要么成为“差等生”、要么成为“书呆子”。

(三)课堂死气沉沉

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必定是“死气沉沉”的课堂。4-6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正是培养品格、激活思维的最佳时期,“死气沉沉”的课堂势必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应试痕迹明显

不可否认,考试成绩是当前评价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考试成绩往往成为了唯一的评价标准,这就造成了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唯分数论”大行其道,而这正是语文教学的大忌。

三、科学运用核心素养渗透教育提升教学品质

(一)结合课堂知识,开展丰富的拓展训练

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设置丰富多彩的拓展训练,以达到素养渗透的目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草船借箭》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和其他相关故事讲解课文中人物性格和故事脉络,还可以让几名同学分别扮演书中人物,将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使相关知识记得更加牢固、同时也增加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拓展训练的方式还有很多演讲、辩论、头脑风暴、情景再现、实地参观等方式不一而足。

(二)发挥主体作用,学会探索未知领域

小学生因为阅历、心智等方面原因,可能对书本上某些事物并不了解,这样就会导致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一些知识不可避免就会显得有些空洞。比如:在学习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时候,小学生可能会对为什么会有人叫“严监生”这个名字感到奇怪,老师在讲解的时候除了向学生说明古代的“大学”国子监的学生被称为“监生”,还可以向同学们布置任务,让他们收集一些奇怪的称呼,并了解这些称呼的由来。这样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兴趣。

(三)增强切身感受,引导升华道德情操

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传授听说读写,而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和坚毅的品格。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再见了,亲人》时,可能不是特别理解课文里面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之间的深厚情谊,对于革命先烈的付出没有深切体会。那么在上这堂课的时候就可以邀请老红军给同学们讲讲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可以走出课堂、带领学生们走进烈士陵园或者红色博物馆,让学生对课文知识留下深刻映像的同时,也受到一次革命的熏陶和洗礼。

四、结束语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社会现实也变得复杂多变。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不能墨守成规,需要紧跟时代的脉搏。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小学中高年级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定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 (20):46-47.

[2]石浏.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核心素养渗透教育策略[J].考试周刊,2017 (30):96-96.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小学核心素养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