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批评坐标建构下的“文以载道”分析

2018-11-20李思捷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摘要:“文以载道”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学观念,要想全面地认识和分析“文以载道”,首先需要承认“文以载道”的复杂性,用历史的视角衡量其动态演变,并进行多要素,多维度的深入剖析,挖掘和探究更多的内涵切面,才能观察和发现出其更多的闪光点和掩藏下的暗斑。

关键词: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动态演变

“文以载道”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它随着时间推移更新和发展,我们常说的“文以载道”的定义很笼统,在该框架下实际上还存在着“贯道”“载道”“明道”三种不同阐发。这三者与前者的关系并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更接近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因此我们应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对其进行批判,不宜宽泛化地概括,也不应该片面化割裂看待。同时,我们应以一种扩大化的视野,拓展化的思想格局创设多元评价体系,把“文以载道”架构于艺术批评坐标空间内,分别以客观世界、欣赏者、创作者、作品本身为坐标原点,应用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等文学批评理论寻求对其不同方面的解读。

模仿说倾向于将艺术解释为对世间万物的模仿,它强调艺术作品的主题应该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表现或摹写。反映社会现实,不作无病呻吟,是贯穿“文以载道”理念的写作要求。柳宗元的“明道”说提出“以辅时及物为道”,辅时及物就是指针砭现实,于世有补。文学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更应该成为一种较为真实的反映。“文以载道”突出了文学的现实性,也在另一方面强调艺术的真实,它倡导思想真实,语言真实,情感真实,来最大程度贴近现实,因此文学艺术的加工被忽视或贬低。由此又涉入到文学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与地位探讨范畴内,值得肯定的是“文以载道”理论认识到了规范作品的首要制约力在于它所表现的世界,论证了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性作用,遗憾的是没有体察到两者关系的辩证性,没有较充分地认识到艺术形式对思想内容的反作用。“文以载道”对内容与形式的褒贬对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实际上形成了一套“重道轻文”的相应艺术规则,内容上倾向写实,语言上倾向自然,文体上倾向散文,不在像以前对音韵格律格外重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枷锁,限制了文学的自由发展。儒家学说中的“仁义”为“文以载道”注入了思想灵魂,它使文学作品无论是正着写还是反着写,最终通向的都是社会和人的完美境界,这使文学作品与正义和道德相连,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其中不乏愚昧落后的部分,这又使部分文学作品难免在思想内容上存在与近代进步观念不相符的章节,更主要的是它把文学与政治的联系大大加强了,使得内容上政治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世界,也就是说它所表现的世界是不完整的,是贴有共同标签的一个分割域而已。

实用说重在讨论艺术的功能问题,“给人教益”“让人愉快”是艺术创作的两个最主要目的。“文以载道”的“道”一方面蕴含着天地,一方面蕴含着深厚的道德色彩。“文以载道”要求创作者在文章中要讲明道理,弘扬精神,这使文章成为承担社会道德教化任务的重要载体,然而,“文以载道”在标榜“给人教益”时,却没有注意到“让人愉快”的问题,愉悦感缺失无疑会降低读者的欣赏兴趣,欣赏过程枯燥无味导致欣赏效果大打折扣。模仿的目的是給人以愉悦和教导,而给人以愉悦就是要人们把握住善,没有愉悦,人们就会像躲避陌生人一样离善远去。即便把“给人教益”当作最终目的,“让人愉快”也是最近目的,它有利于前者的实现。赫德曾提出能给人以尽可能大的愉悦的诗歌所具有的三大特性:形象的语言,“虚构”和韵律。“贯道”说中还注重修辞功夫,至“载道”说竟“只求词达,不尚藻饰,其甚创为语录体”,“重道轻文”的观念在“文以载道”发展过程中滋长蔓延。对照赫德的三大特性论述,“文以载道”指导下的作品能带给读者的愉悦含量可想而知。内容单调的同时,使用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段也十分单调,这成为“文以载道”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

客观说关注作品本身,原则上要求把艺术品从外界参照物中孤立出来看待,“明道”“贯道”说还能为文学作品的评判提供一定独立空间,它们认为文与道是分离的;载道”说便使文学作品再无独立性可言,朱熹论到“文皆是从道中流出”“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程颐更是直接提出了“作文害道”的命题。“载道”说对审美性的轻视,是对文章本身美的价值认识的不足,它过于强调思想内容忽视艺术形式,注定了它与客观说的偏离,它很难触及作品内在,回归到作品本身

“文以载道”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曾被大加鞭挞,指责它的批评者大抵都以“载道”说替换了“文以载道”理念,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同时,因为带有鲜明的反封建立场态度,往往代入主观情感,不会把它放在一个具体的历史语境下探讨,也不会看到它的发展变化。其实,客观来说,“文以载道”是绝大多数时代的最强音、主旋律,那些在中国能够流传千古的艺术作品,如:汉代的“古诗十九首”,杜甫的“三吏三别”,文天祥的“正气歌”,20世纪的“救亡文艺”“抗战文艺”,都是有着巨大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的文学作品。“文以载道”在中国是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文艺理念,在时代更迭中,它被不断阐发和重新定义。在古代,道的内涵更多指向儒家崇尚仁政教化的仁义之道,近代,它则被赋予了人性、民主、自由、科学的新内容。对“文以载道”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作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阐释,将会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李思捷(1999.02-)男,汉族,河南禹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