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教师安心从教

2018-11-20|

教育家 2018年41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教师队伍家长

文 |

提升专业素养,重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教师这个职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深受社会和民众尊重的职业,为人师表,教师是人格和道德的典范,是圣人的化身。人们也给予了教师很多尊称,如“师傅”“先生”,把教师比作“园丁”“蜡烛”“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慈母”“春蚕”等,更用“呕心沥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等描述教师工作状态,人们感恩教师时会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头上总是带着这些光环,教师处处受到社会以及大众的尊重。

然而随着社会的深度变革和转型,教师职业以及教师的这些光环日益淡化,教师的职业尊严日益受到挑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特征也在发生深刻转型,教师角色也正在悄悄发生深刻变化.....

当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行业从无到有,有的行业对社会变革发挥了颠覆性的撬动作用,如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行业。而教育属于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教育领域大量的优秀人才或佼佼者纷纷跳槽、转行或辞职,投身于经济建设或商业活动之中;报考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也日益下降,坚守岗位的教师日益老龄化,优秀师范生不愿从教,一些在职在岗的教师待遇低,负担重,其工资难以担负起赡养老人、培育孩子的家庭责任,使得一部分教师不能安心从教,不能专心从教,更难以乐于从教。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构和质量亟待改善和提升。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如师范生免费教育、特岗教师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国培计划等,旨在加强职后培育,吸引优秀人才从教。2018年1月和3月连续推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文件中指出,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习近平总书记也不断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强调要从国家战略、制度建设、经济待遇和专业发展等方面,重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真正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然而,国家政策从出台到落实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努力。

一方面,我们需要引导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师的重要政治地位、教师的社会公共属性,理解教师作为生命个体能够承担、应该担负的有边界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坚决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倡导媒体抱定正向思维,正面报道教师职业的崇高性、不可替代性、社会责任性以及专业价值等,让社会的每个角落都融入尊师重教的文化气息,让社会大众都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学校教育的精神价值之所在,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教师对于任何一个家庭的重要性,让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共同呵护教师,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与时俱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人人都要上优质学校和名校,然而优质资源相对不足,社会的各种培训机构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优质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对教育体制机制变革以及产业化发展起到了推进器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家长的功利取向,对孩子的成功成名以及未来前途日益急切,“人人要成功,人人要成才”的呼声和压力都转嫁给了学校和教师,导致教师不仅要承担来自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评价带来的压力,还要承担社会对教师形象的期许、家庭的经济负担压力、学生和家长的种种要求,以及其他一些压力。

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主业,要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评卷、试卷分析,教师非常乐于在专业发展上下功夫,可是教师却难以从繁杂的其它工作中挣扎出来潜心教育教学。

一方面,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他们每日早上7点半或者更早要到校,下午5点半或6点才能离开学校,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和民办学校教师的工作时间更长,周六周日或者工作日的晚上要进行备课和网络辅导。教师除了每周承担的课时工作量之外,还需要应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种检查、督查、评比,各种文件的落实、各种表格填写、各种材料上交以及痕迹化管理,让教师疲惫不堪,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家长对教师诸多要求超出了教师的责任边界。教师除了跟家长的正常沟通联络以外,还要时刻处于跟家长的博弈之中。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品行培养放任自流,教师管不得、批评不得,甚至发生被家长无故殴打、谩骂的现象。教师正当的管理学生,却引来部分学生的攻击或者跳楼,让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谨小慎微,教师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据说有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规定教师下班以后也不得关机,保持24小时开机让家长随时能够找得到。这些都挤占老师的时间,让老师处于高度紧张之中。

第三,教师作为生命个体,需要得到理解和呵护。由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高期待,我们往往忽略了教师的生命属性和家庭责任。教师同样有自己的家庭,需要赡养父母,需要照顾孩子,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很多教师为了学生发展,忽略了对自己孩子的培养,最后陷入一种负疚状态之中。况且教师的收入状况相比社会其他行业,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难以让家庭成员享受到良好的经济支持。日复一日,教师的职业压力、经济压力和专业发展压力,导致了很多教师的习惯性无助,使教师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一些教师的职业倦怠日益严重,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理解教师、善待教师、呵护教师,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已然成为当务之急。只有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教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这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精简管理流程,下放教育管理权。让校长依法治校,在培育校长专业素养上下功夫,落实校长职级制,构建现代学校治理制度,建立家委会和学校法律仲裁委员会。把教师立在教育的正中央,教师依法享有教育权,是代表国家在执行国家公务,不是教师跟家长私人之间的交易,学校的教学管理与组织教学,家长不可以随意指责。只有营造一种呵护教师的生态环境,才能让教师安心从教,专心育人,维护教师职业尊严,保护教师身心安全,真正让教师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和荣誉感。

提高地位待遇,让教师过有尊严的生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唯物质化倾向日益严重,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就只有一个:财富。当人们用年收入和财富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必然发生根本性变化。当科研人员、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以及中科院院士等无论多么优秀、多么成功,跟娱乐圈的歌手或者演员相比较,在收入和知名度方面都显得逊色很多时,学生的价值观就会受到强烈影响。因为他们发现,经济收入多少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由此,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日益追求功利,学校教育唯分数论,唯升学率、唯学历、唯文凭、唯论文等等,地方政府也常常用这些简单指标衡量教育业绩,而这更是衡量政府政绩的硬指标。

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国家建设如火如荼,高铁网络、村村通公路、楼堂馆所等体现了现代化进程。学校也不例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大门、教学楼、实验室、各种会议室和未来教室的建立,都折射出现代化景象,真所谓未来已来。我国的教育基础设施明显优于发达国家,在享受舒适校园环境的同时,教师的精神生活、生存状态和收入水平却相对窘迫和不协调。

国际经合组织曾对全球教育行业进行调查,发现中国教育行业的一种奇特现象:中国教师地位全球最高,但是工资收入却排名倒数。这也充分证明了我国民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可,乐于奉献的精神在中国教师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然而我们不能期待教师长期凭着满腔热情育人,却饱受家庭经济压力。

2017年有人对世界各国教师工资进行了排名,结果表明教师工资排在前五名的都是经济发达国家,包括加拿大、意大利、南非、印度和美国,排在后五位的分别是亚美尼亚、俄罗斯、中国、埃塞俄比亚和哈萨克斯坦,中国教师工资排在倒数第三位。而与其他行业相比,大部分国家的教师职业工资是高于其他行业的,如日本的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比其他职业平均工资高出16%左右,英国高出35%,法国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比高级熟练工平均工资高出一倍,美国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一般高于普通企业职员工资的25-35%左右,在全国13大行业中排名第六。

我国教师工资水平整体偏低,提高教师待遇与工资收入水平,也是国家亟待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可见,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已纳入国家战略,让教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不仅是一种口号,而且是一种制度保障。

总之,全面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师德师能,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让教师安心从教,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是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举措和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教师队伍家长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家长请吃药Ⅱ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