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实搞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

2018-11-20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18期
关键词:县区基层干部师资

新时代对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干部队伍、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推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持续发展?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要优化培训资源。当前,县区党校师资力量普遍偏弱,学科建设不全。因此,在师资力量培养上,要努力构建“专职教师、志愿师资、外请专家”三位一体的党校师资力量格局,对每一位专职教师提出专业主攻方向,不断推出“精品课”;要着力把具备理论功底、拥有实践经验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各行业先进模范和本地优秀企业家等整合起来,建立起一支“召之愿来,来之能讲”的志愿者师资队伍;要善“借石攻玉”,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域外优秀专家来党校授课培训,为基层干部答疑释惑。抓牢阵地建设。要突出县区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实现基层党员干部定期轮训与不定期培训、长期班与短期班、主体班与其他班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夜校”“社区党校”补充阵地作用,运用“短、平、快”培训模式,做好基层一线干部的灵活培训;要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安排基层干部赴域外党校、优秀培训基地等参加培训,拓宽培训阵地,拓展干部视野。抓实经费投入。要从组织培养的层面给予基层干部成长必需的经费保障,建立和完善分类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可以建立干部培训经费管理制度,以保证不同类别的基层干部都有不同层次的培训经费。同时,还要强化对培训经费的专项审计,确保每一笔经费都能发挥最大效益。

要健全培训体系。强化培训管理,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列为基层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基层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范畴。特别是要通过点名调训、定期轮训等方式,做实做细科级干部、优秀年轻干部、新任职领导干部、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等重点对象的教育培训。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谁主管、谁培训”格局,实行办班申报制,将部门培训纳入到县区基层干部培训“大棋盘”中,并由组织部门参与指导,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现象的发生。严肃培训纪律,认真执行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好领导干部在职学习制度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基层干部培训行为,保证培训学习时间和效果。要建立基层干部个人培训档案,全面记录好学习态度、遵守纪律、学习成效等情况,并对学员培训提出评定意见。同时,要按照“训用结合”原则,将培训期间的表现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提拔、任用、晋升的重要依据。促进培训转化,要突出“用”,每名参训的基层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制订一份“培训转化计划书”,细化出培训转化目标和工作举措;要突出“果”,县区组织部门要适时召开培训转化成果汇报交流会,让参训基层干部实打实地把转化成果端到桌面上来,让大家评一评、议一议、学一学;要突出“效”,县区组织部门要及时挖掘培训转化先进典型,做好转化成果的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要创新培训方式。科学设置班型。要契合县区发展实际,深入研究科级领导干部以及普通干部岗位特点、职责要求和成长目标,努力构建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格局,坚决杜绝“一勺烩”,班型设置上要做到“小”“精”“专”,真正使每一类基层干部都能够得到有针对性、有实效的教育培训。创新培训手段。要改变传统的“一人讲、众人听”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单向课堂模式,根据基层干部实际选择“研讨式”“模拟式”“实践式”等教学模式,并充分发挥网上学习的优势,通过开展在线学习、远程教学、开设学习微信公众平台等手段,不断丰富基层干部参训载体和形式。精选培训内容。要紧紧围绕理论武装、党性修养、法律法规、业务技能、文化素养“五大板块”,从提升基层干部党建引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工作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入手,精心设计和安排教育培训内容。

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培训,使我们的基层干部真正实现高素质专业化,真正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主力军。

猜你喜欢

县区基层干部师资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县区节能改灶发展现状与推广探析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