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2018-11-20李喆何红

党课参考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沙坪坝区创客人才

〉〉〉〉〉李喆 何红

重庆市沙坪坝区以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用人才活力激发创新动力,为实现全区跨越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坚持需求导向,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工作提出了“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沙坪坝区紧紧围绕这一要求谋划和推进全区人才工作,推动引才育才从“粗放”向“精准”转变,使人才的规模、质量、结构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坚持人才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融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订人才发展规划,做到人才发展与产业布局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立足创新驱动和对外开放,遵循现实急需与长远发展、基础人才与高端人才并重原则,制订科技人才、商贸服务人才、物流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发力。二是坚持人才政策与重大发展战略相协调。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导向,调整完善“沙磁英才计划”,特别是针对“重庆·大学科技创新城”的发展需求,瞄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提升人才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三是坚持人才供给与产业现实需求相适应。动态建立对重点产业发展有重大引领、支撑、带动作用人才的需求目录,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背景要求,定向、精准引进和补充人才。同时,通过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工作同谋划、同实施,创新“人才+项目+资本”引资引智模式,促进高端人才与优质项目、优势产业的高度融合。

坚持引育结合,构建“金字塔”型的人才梯次队伍

沙坪坝区坚持用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同步强化引进和培养供给,逐步形成从顶尖专家到“草根创客”的人才金字塔结构。一是坚持“市场主体”和“借智借力”相结合的引才模式。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做好“以企引才”文章。出台研发机构培育办法,鼓励企业新建独立法人化研发机构,最高给予3000万元补助;鼓励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对“科技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设立“引才伯乐”奖,对引进“沙磁英才”的企业给予年度最高30万元的引才奖励。坚持以用为本,探索通过业务兼职、人才创业、人才派遣等途径,促进人才柔性流动;与清华大学等一流高校深度合作,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与14所驻区高校签订优秀人才挂职计划,推进人才资源与发展一线对接,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二是坚持“盘活存量”和“远期供给”相结合的育才模式。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市品质提升等中心工作,加强本土现有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区域教育资源优势,在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举办短中期培训班,源源不断地为重点产业、社会基层输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专业化人才。着眼区域未来发展需要,围绕商贸物流、工业制造等领域,在职业学校新增或优化调整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设置,加大相关专业招生力度,从源头上加强基础性、技术性人才的战略培养储备。

坚持因地制宜,搭建“开放、共享、高效”的创新创业平台

沙坪坝区注重把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与区域产业特色、科教资源优势、城市有机更新结合起来,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全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大发展,不断提升集聚人才、承载人才的能力。一是紧扣产业转型升级。紧抓推进“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发展机遇,依托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工业制造等区域主导产业链,聚集北斗民用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潍柴汽车新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优势产业集聚高地。二是依托科教资源优势。联合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组建“重庆大学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浪尖D+M智造工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创客众创空间、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众创梦工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车库创客俱乐部等31家科技服务和孵化平台,汇聚了上千名大学生创新精英。配套运营重庆市大学生微型企业梦花园和创业实践孵化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链条综合服务和全程化免费培训。三是结合城市有机更新。紧抓全区“创文”“创卫”的契机,利用闲置厂房、仓库、楼宇及商业设施,广泛发挥企业、投资机构、高校院所等社会力量,改造建设以创客空间等为主要形态的新型孵化器,让众创空间遍布全区。比如,对原重庆缝纫机厂的工业老厂房进行重新定义设计,打造成S1938国际创客港,吸引了大批创意产业人才入驻。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沙坪坝区始终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摆在突出位置,真诚关心、爱护、成就人才,努力让人才有舞台、有地位、有荣誉、有待遇。一是构建凝心向党的政治环境。注重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办法》,深化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人才工作机制,加大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实现了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二是构建栓心留人的服务环境。探索实施“沙磁人才服务一卡通”制度,细化落实高层次人才安居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成员就医等服务措施,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人才服务机制,始终为人才提供优质高效、贴心暖心的服务。三是构建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区内主要媒体系列报道高端人才,召开科技创新暨工业发展大会隆重表彰“沙磁英才”13人,拍摄“沙磁英才”宣传片,常态化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增强人才的荣誉感、自豪感,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让爱才敬才成为沙坪坝区的靓丽名片。

猜你喜欢

沙坪坝区创客人才
人才云
沙坪坝区文化旅游康养行业发展情况
沙坪坝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碎》设计素描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重庆市沙坪坝区道路绿地土壤肥力特征浅析
毛遂自荐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