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怀

2018-11-19姚悦齐丽

现代交际 2018年20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关怀专业化

姚悦 齐丽

摘要: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主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意。本文以文献分析、问卷访谈等形式,通过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现状分析,以关怀德育理论为支撑,从理论依据、方法路径、情感保障等维度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进行了实证研究。

關键词:班主任 德育 关怀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120-04

一、问题的提出

(一)关怀德育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内容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在德育方面要求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这些都为班主任的工作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对工作的方式方法、评价过程进行了宏观的指导。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他们观察世界和思考问题更多地呈现出直观、粗浅和固执等特点。班主任作为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其言传身教、其关心关怀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三观”走向和形成,关怀德育论正是基于女性的视角,提倡以“母亲”的情感去关爱每一名学生,通过师生间的共情,来达成对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过程中阻碍重重

学生的教育是一个涉及全体人员、全方位与整个社会环境的重大工程。班主任只是这一工程的一个维度(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角色,如果仅依靠班主任的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和成长成才引领的,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够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各方资源,形成教育上的合力。目前,班主任在学生德育方面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中,家长的不配合占据了24%,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有33%来自于家长方面的因素。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将每个教育维度的职责权利界定清晰,是保障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关怀德育论探索了新形式的教育途径和载体,可以创设很多情景要求学生和家长参与,给探索如何形成教育合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自2002年,全国第11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班主任专业化”以来,“班主任专业化”问题一直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一线班主任的高度重视。

自2003年第一篇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论文发表以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CNKI”)中,以“班主任专业化”为关键词检索到908篇论文,主要围绕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内涵、标准进行理论研究,围绕着班主任专业化的素养、路径、实践等展开实践探索,这些研究呈现研究作者分布广泛,核心作者占全体作者比例不足2%;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尚未有显著突破;在班主任专业化的路径和进程的研究方面,理论研究与实证探究结合还不够充分等问题。

以班主任、专业化和关怀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18篇相关文章,围绕着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等方面学者们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黄正平认为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关怀,而马多秀认为生命关怀才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也有学者认为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内容是情感关怀,班主任作为教师中的特殊角色,是德育的示范者、实施者,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很多诉求,要求班主任全身心地教育学生、全身心地爱学生,往往忽略了对班主任自身的精神关怀。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没有班主任,只有个别的专业咨询人员,从最开始关注问题学生,到关注全体学生的预防等。在苏联和日本是有班主任的,对我国教育事业影响最大的是苏联,我国早期很多教育理念、发展模式都引自于苏联。俄罗斯的学者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指出,人格特质在对班主任的要求中应当处于首要地位,班主任应在与学生思想交流、道德教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养,在性格特质、知识积累、创新思维以及随机应变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

杨佳在《俄罗斯班主任制探析》一文中提出,德育不能是口头的背诵以及笔头的学习,应以学生的亲身经历为主,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由此可见,班主任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的方法需以学生的亲身经历为主,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引导。

三、关怀德育论的内涵

(一)什么是关怀

关心学派产生于美国,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汇集了众多的研究者,并出版了大量的著作,而关心道德教育理论是由关心学派的代表人物内尔·诺丁斯提出的,他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关怀伦理学,用以发展学生的关心道德。我国研究关怀教育论较为著名的有朱小曼、侯晶晶等专家。

内尔·诺丁斯提出专注和动机位移是关心者心理状态的两个基本特征。这里所说的专注指的是关心者对被关心者的全面的接受,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仔细观察与感受其情感是我们真正关心一个人的表现,关注不需要持久,可以仅仅是片刻的专注,但是在关心与交流的过程中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动机位移则是一种能量流动的过程,体现在我们接受他人的信息并作出反应的过程中,专注与动机位移显示的就是我们关心他人的心理状态。

(二)关怀的德育内涵

从关心伦理的角度出发,道德教育包括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榜样、对话、实践和证实。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关心来说也是关键因素。对于关心,我们不应该以说教的方式教育学生关心有哪些原则、方法,应以树立榜样的方式让学生看到、感受到我们在自己的社会关系范围内是如何进行关心的。关心他人能力的大小不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导、告诫,而取决于学生受到关心的经历有多少。我们无需告诫学生如何去关心,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并以身作则向学生展示如何关心。

道德教育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话,这里所讲的对话具有开放性。对话的实质应该是一个寻找的过程,对人们一开始未知答案的探寻,对话给我们质疑的机会,允许我们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也给了我们一个探索的途径,达成最佳的结果或决定。对话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发挥关心的作用,它将参与对话者联系到一起,通过对话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关心,最终建立一个稳定的人际关系。

实践是道德教育的第三个要素,道德教育不是纸上空谈,如果我们期待学生过更符合道德伦理的生活,仅仅是伦理说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能够实现关心的途径,志愿服务。社区敬老活动、关爱自闭症儿童等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关心态度的有效方法,学校以及一些社區组织可以通过此类活动培养人们关心他人的态度及方法。

道德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证实,即找到并发扬。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表扬的地方,我们需要看到人性善的一面,发掘个人品质中的闪光点,并将其发扬光大。在证实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细致入微、实事求是地发现人身上的优点,不能错误地评价任何一个人的行为或品质。证实的过程是我们发现人的本质的过程,因此需要实事求是。

四、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

班主任工作的四个维度: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目前更多工作的开展是以学习成绩为首要任务、以心理健康为底线,真正的德育教育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长春市中学班主任队伍现状,我们在长春市近8000名专任教师中,选取了10所中学的10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99份。

(一)班主任队伍建设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C市班主任中以女性教师为主,占70%,这也为开展关怀德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76%,年龄在30岁以上的占81%,可以说目前班主任队伍整体实力较强,经验较为丰富。特别是有72%的班主任是通过主动申请或参加学校选派走向班主任岗位的,虽然班主任工作“杂、难、苦、累”,但广大一线教师仍兢兢业业奋战在一线。

(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中学整体上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有90%以上的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并且有97%的班主任认为学校将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且通过德育讲座和论坛(72%)、专题学习(70%)、思想政治课(67%)和开展谈心谈话(61%)等多种形式开展德育工作。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中学德育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目前德育工作途径还是以主题班会和班主任的说教为主(55%),对于教育对象的认知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强,虽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尚难全面改变学生,甚至有15%的班主任认为德育工作起到的作用很小,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会更大。有的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讲求形式、热衷于提口号、缺乏有效内容(46%)。

(三)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现状

调查了解到,整体上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都十分融洽(87%),年龄越大与学生相处越是得心应手。班主任对于班级的日常管理投入较大,其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占去了近四分之一的精力。有93%的班主任反映,他们投入到班主任工作的时间大于或等于在学科教学的时间,由此可见班主任对“主业主责”的投入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也制约了班主任在学科教学上的发展空间,此外,受到来自家长的不配合及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的压力,使得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效率不高、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班级建设和心理辅导方面亟待加强。

此外,很多班主任对于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尚未达成共识,图2为班主任认为当前德育工作中最需要开展的教育。

图2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是基本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而理想教育仅占5%。可以说,目前困扰中学班主任工作的仍是学生安全底线问题。

五、关怀德育论对于班主任专业化的启示

(一)关怀德育论为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班主任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超过75%。这些教师除班主任的工作之外,更是各中学学科教学的主要力量。他们不仅承担着班级日常管理、学生心理辅导、突发事件处理等班主任工作任务,而且一般会承担2个教学班的学科教学,而且大部分是主干学科。在此情景下,很难要求班主任拿出整块时间对理论进行学习和探究,这是目前我国班主任工作制度下难以回避的尴尬境遇。

所幸,教育部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328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给出了班主任的选聘、岗位培训、培养计划、学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并提出在教师基本工作量中加入班主任工作量,为保障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前提。

与其他德育理论不尽相同的是,关怀德育理论更易被中学班主任理解、认同和接受。关怀德育论是吸纳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其他思想之后,经过朱小蔓、侯晶晶等学者的进一步转化,所形成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这一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一是以普遍性为特征的初级关怀,二是以具体性为特征的充分关怀。这与目前很多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是相融通的。班主任也正是基于对学生的“关怀”开展相关工作的,这更有利于将日常工作系统地梳理、上升到理论层面。

(二)关怀德育论为班主任专业化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班主任工作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维度是道德教育,可以说道德教育之目的引导其他教育之目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专业化是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维度。关怀德育论的四个阶段——榜样、对话、实践和证实,既可通过课程进行开展,也可通过班队会或课外活动来实现。

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进一步丰富班主任工作。关怀德育论为班主任打开了新的一扇窗。只要我们事先将每项活动的各个环节设计好,一切课程、一切活动都可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可以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引入《成长足迹》的学生自我德育记录手册,使之与德育关怀论相融合,帮助学生自主设计、记录、反思教育过程,进而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为班主任评价工作专业化提供新方法。由于每个学生在参加道德教育时,都要完整记录教育过程,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评价和肯定。在学生学年和毕业时的操作评价,就不会千篇一律或绞尽脑汁去回忆了。只要打开《成长足迹》就可以完整立体地呈现学生在中学三年来的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也可以更加客观真实、个性化地为学生的品行下结论。这大概是对教师道德教育成果的尊重,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是对学生升学和择业负责。

学生主体的道德教育为实现全面性和个体性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仅有67%的班主任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其余班主任认为應该关注自制力较差或思想敏感、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可见要求班主任对于每个学生都100%地投入是不现实也是无法实现的。如果能够设计出既行之有效又能够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范式,就可以兼顾普遍性和具体性。

(三)关怀德育论为班主任专业化提供情感保障

关怀德育论倡导的不仅是教师、班主任要关怀学生,同时这种关怀是相互的,即学生对班主任也要关怀。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关怀,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怀自然是关怀德育的主要目的。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是以强者或强势形象出现,但是学生、学校、家长及社会很少去关心、关怀教师的精神境界。这使得班主任在道德教育的道路上越发显得形单影只,也容易将道德教育的内容转向学生安全底线和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将关怀理论运用到日常工作之中,可以很好地丰富班主任的精神境界,通过学生的关心、关怀可以让班主任感受到精神上的富足,更有益于激发班主任的潜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之中。

六、结语

本课题的研究得到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等多所学校的大力支持,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对《关怀德育论》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设计了《班主任德育工作情况调查问卷》以及《成长足迹》中学生德育工作手册,在班主任专业化道路上进行了尝试。依托倚丽工作坊继续开展中学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索。

参考文献:

[1]班华.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J].人民教育,2004(15—16)合刊.

[2]杨连山.班主任专业化需要制度的保障[J].班主任,2007(11).

[3]杨连山.增强岗位意识是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的当务之急[J].天津教育,2009(1).

[4]徐小琴.中学班主任专业化路径与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

[5]程倩.教师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班主任专业化[J].现代教育科学,2007.

[6]储红.区域推进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J].班主任,2010.

[7]梁根全.创新机制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J].人民教育,2004.

[8]张芹,段作章.国内关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08.

[9]黄正平.精神关怀: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J].苏州大学学报,2007.

[10]马多秀.生命关怀: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

[11]陈明龙,傅敏.终生关照——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应有之意[J].中小学校长,2012.

[12]王瑜玲,王中华.内尔·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及其对中小学班主任的启示[J].学周刊B版,2014.

[13]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

[14]朱小蔓.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5]温尚斌,刘芳名,李鹏,王立仁.规划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初步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成长足迹》的设计与实施[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2009.

[16]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关怀专业化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