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8-11-19陈莹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9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效果

陈莹

【摘要】目的 分析分期针灸方法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当作观察对象,随机的数字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方法治疗,而研究组给予分期针灸方法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针灸方法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中对于恢复期、急性期及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分期针灸;周围性面瘫;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9..02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由于非特异性面神经炎症而引发的面积瘫痪疾病,还可以称之为面神经炎,此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难以正常的完成面部动作或者是口眼歪斜。本研究中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意在分析分期针灸方法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当作观察对象,随机的数字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0~81岁,平均(51.2±5.6)岁;临床分期为:4例后遗症期,12例稳定期,14例急性期与10例恢复期。研究组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21~83岁,平均(55.5±5.4)岁;临床分期为:5例后遗症期,12例稳定期,16例急性期与7例恢复期。2组患者在临床分期、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方法治疗,选取人中穴、阳白穴、攒竹穴、迎香穴以及丝竹空穴等得气以后留针大约30分钟,每日1次,坚持治疗1个星期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5天以后开始下一疗程治疗。而研究组给予分期针灸方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急性期。患者发病时间一般在1个星期之内。针灸治疗的特点一般是多穴位浅刺,可依照患者实际临床表现以及病情进行艾灸治疗,四肢穴位留针时间一般为每次15~20分钟,面部穴位留针时间一般为每次5~10分[1]。(2)稳定期。患者发病时间一般在1个星期~1个月之内。针灸治疗的特点主要是透刺,可依照患者实际临床表现以及病情进行按摩以及TDP照射治疗,针灸针刺深度一般都是直接透刺或者是在急性期浅刺的前提下加深。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经过3个疗程治疗以后,依照“中医病症临床疗效诊断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成痊愈、有效与无效等3个等级。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且露齒动作基本对称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有所好转,且露齿动作明显改善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以及露齿动作等加重或者无变化为无效。其中,[(痊愈人数+有效人数)/治疗总数]*100.0%=患者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选择t进行组间检验比较,通过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选择卡方进行计数资料检验,通过率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若P<0.05,则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3个疗程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在临床中,周围性面瘫患者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病,且男女比例无差异,但通常情况下都是单侧发病。在中医学中,周围性面瘫被称作为“口眼歪斜”,同时认为此疾病发病与机体受凉以及劳累过度紧密相连。临床实践指出,中医针灸方法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3]。相关研究指出,分期针灸方法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中对于恢复期、急性期及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3个疗程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分期针灸方法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中对于恢复期、急性期及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 陈增力,吴 刚,崔福玲,等.周围性面瘫的定位诊断与中西医结合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5(08):121-123.

[2] 王声强,白亚平,王子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修订案)[J].中国针灸,2014,8(13):77-79.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艾灸配合针刺治疗初次周围性面瘫35例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