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8-11-19李瑞杰邢新湘罗慧马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9期
关键词:中青年早期心理干预

李瑞杰 邢新湘 罗慧 马丽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78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三天内及心理干预两周后进行评定,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 早期心理干预后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明显好转。结论 早期针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进行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中青年;脑卒中;早期;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9..02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发病急,病情重。我国脑卒中患者500万~600万,年新发病例120万~150万,年发病率10万/120万~180万,病死率10万/60万~120万,存活率75%以上有不同程度后遗症[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青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普遍存在知晓率低、治愈率低、控制率低等特点[2]。相比老年脑卒中患者,这些人大多心情抑郁、烦躁易怒,甚至不愿意配合治疗、护理,对健康的恢复失去信心,增加了治疗的难度[3]。本文将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观察患者心理状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神经内科2015年5月~2016年11月住院患者78例,其中脑梗塞45例,脑出血33例;并符合以下标准:①起病1周以内,经头部CT或MRI证实的脑卒中患者;②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4];③病程大于2周;④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无智力障碍,能正常交流并完成量表的评定;⑤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⑥年龄≤45岁,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3天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4],总分>24分为严重抑郁,18分~24分为中度抑郁,8分~17分为轻度抑郁。评分结果:严重抑郁28例,中度抑郁45例,轻度抑郁5例;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护士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2 分析患者的主要心理表現

2.1.1 恐惧悲观

脑卒中起病急、病程重,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多数患者常有恐惧心理;运动障碍者因肢体不能活动而产生自卑心理;吞咽障碍者因不能正常进食感到痛苦;感觉功能障碍者常因自己感觉异常而烦躁甚至悲观。

2.1.2 焦虑、抑郁

中青年是家庭的顶梁柱,由于疾病的突然到来,担心丧失劳动能力,而影响家庭生活、孩子教育、老人的扶养和就业等。患病后生活不能自理,需卧床休息,自觉已成为废人,负累家人,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打击,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

2.1.3 期盼心理

因发病突然,病情危重,患者常把一切希望寄托在高明的医术和良好的护理上,往往表现为经常向医护人员询问病情,提出问题,要求用好药,迫切希望自己能快点好起来。

2.2 早期心理干预的措施

2.2.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对患者的治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医生护士要尊重、关爱、理解患者,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倾听和解释,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为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的知识,鼓励患者自尊、自强、自爱、自信。同时也要求患者相信医生,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4-5]。

2.2.2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家属是最可信赖的人,家人的关心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家属做到对患者在精神上应给予安慰,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照,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

2.2.3 个性化护理

每个患者都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要,如风俗习惯、个人经历、家庭情况、文化背景、社会关系、病情情况等都有所不同,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和需求,根据不同心理状态给予不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

2.2.4 心理治疗护理

青壮年患者,对自己成了处处需要人照顾,感到突然和痛苦,从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一严酷的事实,在护理这样的患者时,首先做到了尊重患者的人格,有礼貌,对患者热心、耐心和专心,要熟知抑郁特征的症状,准确掌握心理变化规律,以心理的、物质、宽慰、鼓励、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异常心态,个性习惯。与患者交谈,要善于应用沟通技巧,正确的引导患者表达自己对治疗的看法和要求。

3 效果观察

两周后再次对78例卒中患者进行汉密斯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结果;严重抑郁5例,中度抑郁14例,轻度59例;早期心理干预后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明显好转。

4 总 结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因及早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及时的纠正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患者后期康复,降低致残率,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余宗颐.神经内科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235.

[2] 肖继玲.中青年脑卒中31例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杂志,2007,9(17):178.

[3]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1993:31-35.

[4]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8-379.

[5] 刘 萍.38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12):1695.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中青年早期心理干预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老年胃溃疡患者与中青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中青年与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