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8-11-19黄小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9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循证护理护理满意度

黄小红

【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的应用有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可在各级医院针对该种护理模式进行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循证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9..02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呼吸科常见疾病,患者多伴有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且多于清早和夜间有症状加重情况,该疾病具有易复发、并发症风险高等特点,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1-2]。而在治疗基础上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疗效及健康具有积极影响。为此我院择取4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咳嗽、喘息等症状,且在清晨或夜间有加重现象,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研究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0~72岁,平均(53.6±3.2)岁;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1~74岁,平均(54.1±3.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例如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低流量吸氧等。

观察组行循证护理,①建立循证护理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责任护士为组员。②确定护理问题并查询相关文献,护士需要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及时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情,了解患者的需求,结合文献理论内容和临床护理经验确定护理问题后制定护理方案。③询证护理证据分类:在对系统数据进行检索将其分为四类。Ⅰ类:根据哮喘吸药治疗的吸入技术标准中的吸入装置使用方法与总流程,在早期时以口述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纠正错误吸入方法。Ⅱ类:对哮喘患者吸入技术进行评估,放置患者出现吸入错误的情况,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患者进行指导,切忌在此环节询问患者吸入方式是否正确,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吸入方式是不是正确。Ⅲ类:针对吸入技术掌握不理想的患者来说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其掌握正确吸入技术。Ⅳ类:每例患者在掌握正确吸入方式之后叮嘱患者定期回院复查。④护理执行:指导患者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以减少哮喘发作,但是必须注意适宜的运动量,避免运动量过大诱发哮喘。指导患者使用峰速仪,定时记录呼气峰流速以对哮喘发作规律进行分析,并指导患者哮喘发作时可通过β2受体激动剂进行自救,使用后缓慢深呼吸。给予患者吸氧改善其呼吸功能,通过鼻部导管或面罩方式吸氧,急性发作期患者应持续

6 h高浓度吸氧,此过程中注意病情观察避免氧中毒。实施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物对病情控制的积极影响,嘱患者按时遵医嘱用药,避免患者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提前告知患者药物的副作用。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性,且可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因此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安抚、介绍成功案例等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其紧张、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可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②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获取数据,等级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度及基本满意度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择取17.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SPSS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量资料的表达拟定为(x±s)方式,统计学检验设定为t值;计数资料的表达拟定为n(%)方式,统计学检验设定为x2;若检验结果的显示P<0.05,判定本次实验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58±1.24)d,住院时间(8.46±1.43)d;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1.67±1.19)d,住院时间(6.02±1.15)d,可见观察组患者两项时间指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满意21例(51.23%),基本满意11例(26.83%),不满意9例(21.95%),总满意度32例(78.05%);观察组患者满意29例(70.73%),基本满意10例(24.39%),不满意2例(4.88%),总满意度39例(95.12%),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 论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学是指气道炎症及平滑肌功能异常,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反复,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支气管哮喘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多发春季与秋季,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当病情较轻时患者出现胸部紧迫感,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伴随着疾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症状,且时间随之增加。通常,哮喘发病都有一定的诱因,各别患者也有显著的时间特点,如在春夏交替凌晨2~6点,在这个时间段发病率比较高且病情较重。

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该护理模式能够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和实际情况,查询科研结论,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实施,以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3]。

临床中开展循证护理的步骤包括[4],首先挖掘实际临床问题,将问题特性化并结构化,然后根据问题查阅科研文献,通过理论知识支撑循证,后对科研证据进行评审,明确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推广性,由护理组成员结合患者护理需求、科研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经验制定护理计划,最后根据护理方案在临床中执行护理措施。采取循证护理促进了护理人员对支气管哮喘吸入技术的学习培训,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应先加强自身培训,掌握正确的吸入方式,通过相应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更好的为患者实施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因此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制定循证护理方案后,为其实施了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发作预防及吸氧护理等措施,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组患者经护理方案实施后有效改善了其临床症状,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取得的效果有显著差异。

综上,循证护理对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改善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积华.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6,32(10):136-137.

[2] 夏双红.观察实施循证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治疗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289.

[3] 王铁璟.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14-15.

[4] 陈 倩.循证护理指导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3):382-384.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循证护理护理满意度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探讨亲情护理应用于焦虑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