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2018-11-19邹佳凤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9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

邹佳凤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胃肠息肉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采取EMR治疗,总结分析其临床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200例患者息肉摘除率为99.0%(198/200),其中2例术后发生迟发型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好转,至今尚未发生穿孔。所有患者经临床护理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患者消化功能恢复良好,腹胀症状等完全消除。结论 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效果显著,且围手术期对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既能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又能减轻病人痛苦和不良心理,且能减少其各种并发症,从而促使其术后更快康复。

【关键词】胃肠息肉;EMR治疗;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9..02

在临床消化科,胃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针对该疾病,临床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1]。而EMR则是基于钛夹止血术、黏膜下注射、息肉电切术等内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术式,其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性强、效果好等优势,因而在临床治疗胃肠息肉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胃肠息肉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即对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2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35~65岁,平均(42.33±10.07)岁。其中单发性息肉110例、多发性息肉90例,息肉直径0.5~3.5cm,平均(1.13±1.02)cm。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取EMR治疗,即经内镜发现息肉后,采用0.004%美兰与10%甘油果糖混合注射液行黏膜下注射,待息肉抬起后,采用圈套器配合高频电切或电凝将息肉切除,然后采用负压吸引法、异物网篮、抓特钳等将息肉取出。

1.2.2 临床护理要点

EMR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为:

(1)术前一般护理:①完善检查 查血常规、血型、凝血系列、生化全套、肿瘤全套、输血全套、全胸片、心电图,必要时交叉配血。②了解既往史 询问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手术等全身疾病,若服用抗凝药物,术前需停用一周。③饮食护理 术前两天进食半流质饮食(避免粗纤维、颜色深食物),术前晚17:00进食白粥后禁食,于19:00、20:00分别用1000 mL温开水泡服福静清各一包,每次一小时内喝完,手术日晨07:00、08:00再次分别用1000 mL温开水泡服福静清各一包,每次一小时内喝完,然后再饮1000 mL温开水,10:30以后禁食,下午行EMR治疗。④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EMR的相关知识,操作步骤,优势,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同时与病人加强沟通,解除患者的疑虑,有效减轻其心理负担,从而提升其配合度。⑤术前无不适的患者可正常活动,适当增加卧床休息时间,术前晚洗浴后更换病员服。

(2)术前准备:手术日晨护士密切观察患者肠道准备情况,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周皮肤是否完好,直至解澄清水样便,协助换好病员服,家属陪同,护士携带病例及术中用药(如美兰、肾上腺素等),护送患者至内镜室手术。

(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主治医师。

(4)术后护理:①护理人员护送患者安返病房,进行术后交接,了解术中治疗情况、生命体征、有无出血等。②休息与活动术后24小时可下床如厕,动作幅度不可过大,指导卧床休息。③饮食护理EMR术后常规禁食禁饮6小时,具体根据手术部位、息肉大小而定。6小時候后可进食温冷流质,3天后半流质,逐步过渡到软食。应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辣、刺激的食物。④用药护理遵医嘱予补液抗感染、止血、抑酸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少内脏血流等治疗。⑤病情观察护理人员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予心电监护、吸氧,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腹痛腹胀、出血(黑便、呕血)、咽部水肿、低血糖表现、休克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⑥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多关心患者,消除其焦虑情绪。

(5)出院随访:指导患者定期门诊随访,术后6个月内镜随访,期间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2 结 果

200例患者息肉摘除率为99.0%(198/200),其中2例术后发生迟发型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好转,均未发生穿孔。所有患者经临床护理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患者消化功能恢复良好,腹胀症状等完全消除。

3 讨 论

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优势在于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因此EMR已成为首选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重要术式[3]。而胃肠息肉病人采用此种术式进行治疗过程中,对其加强临床护理非常关键,既保手术顺利实施,又能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并能提升病人的治愈率[4]。因此针对EMR治疗胃肠息肉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即采取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则能促使其疾病更快恢复[5]。

本文的研究中,200例病人息肉摘除率为99.0%(198/200),其中2例术后发生迟发型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好转,均未发生穿孔。所有患者经临床护理后均为发生严重并发症,且患者消化功能恢复良好,腹胀症状等完全消除。因此可以看出,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围术期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效果显著,且围手术期对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既能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又能减轻病人痛苦和不良心理,减少各种并发症,从而促使其术后更快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 萍.胃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3):92-93.

[2] 杨宪武,杨宏伟,李红玉,赵树巧,刘 春,张晓博.消化道广基腺瘤型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配合及护理[J].循证护理,2017,3(06):697-699.

[3] 王小莹,邓绢芬,谢春松.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75例大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3,32(01):16-17.

[4] 谭庆红,严健芬,钟运莲,李思珍,史 娜.循证护理在胃肠息肉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探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6):98-100.

[5] 李月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27):3420-342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
问题导向式学习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
1例慢性肾脏病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药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