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涵深邃的商道文化

2018-11-19杨芝干

中华民居 2018年5期
关键词:商道洪江总署

洪江古商城的一景一物、所见所闻,处处弥漫着浓郁的洪江商道文化,处处都饱含着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诠释着深刻的生存哲理。

潘家大院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是洪江著名绅士潘蓉庭先生的宅院。这是一栋木质穿斗结构的二进三层楼房。整座建筑结构严谨,装饰简单大方,格调古朴典雅。院中天井下有一口精致的太平缸。太平缸正面雕刻着一幅“鱼龙变化”图,这是洪江商人最为喜爱的一幅图。它形象地告诉人们,商海沉浮,变化无常,贫富之间的变化犹如鱼龙之变,只要努力拼搏,把握商机,贫穷者会变得富有;反之,坐吃山空也会千金散尽,一贫如洗。鱼龙变化之道实为经商创业之道,寓含着很深的哲理。

在陈荣兴商行斑驳的院墙上,写有“吃亏是福”四个大字。据说是书画大师郑板桥的真迹。下有题记:“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短短数十个字包含了非常深刻的经商理念和做人道理。吃亏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豁达的胸怀,一种坚毅的品质,一种不计一时之得失的风度。古人所谓“愿做一去百来的生意,不做一去不来的生意”就是这个道理。

墙壁上刻有“忠、孝、礼、义”四字的忠义镖局。

杨三凤商行的“清白传家”、刘安庆油号的“里仁为美”、汛把总署的“对天勿欺”及窨子屋内的“外圆内方”警示柱,均体现了洪江人的做人经商之道。

洪江古商城,一座曾经喧闹繁华、流传无数传奇故事的商城,每个台阶都叙写着古城的繁荣与沧桑,每扇大门背后都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每条小巷都记录着一个行业的悲喜。古道沧桑,烟雨洪江,多少传奇风云,几许岁月风霜。历史的千帆过后,寻常百姓生活依旧,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

汛把总署楼道上的木雕警示语——“对天勿欺”。

“鱼龙变化”太平缸

猜你喜欢

商道洪江总署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非法出版物名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非法出版物名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非法出版物名单
被拐20年凭4岁照片找到家
洪江 诗人应为新时代鼓与唱
英税务总署为道歉买花耗费上万英镑
商道与修身
我行我秀
从“计然之策”透出的商道
商道 川商和闽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