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书凤:立下脱贫志 甩掉穷帽子

2018-11-19秦风明

支部建设 2018年31期
关键词:大儿子帽子果树

■ 秦风明

在壶关县石坡乡板安窑村见到郭书凤时,她正在自己家的兔舍给小兔喂食。她告诉笔者:“我刚从县城回来,还没吃几口饭就得赶紧喂这些‘小祖宗’,要不然它们就会折腾坏兔舍,饿出毛病来。”虽然这么说,但丝毫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2014年以前,郭书凤家由于经济基础差,又没有其他收入,一家四口人只能靠一点山坡薄地维持生计,一年下来,平均每人年收入也不足3000元。按郭书凤的话说,当时看着富裕人家的小日子,自己都觉得丢人。由于其家庭确实贫困,同年三月份,郭书凤家被确定为贫困户。

2016年3月份,长治师范学院驻村工作队员来到郭书凤家,告诉她,现在政府有到户增收的政策,是专门帮助有意愿的贫困户搞种养殖的。

“帮助俺脱贫致富,甩掉穷帽子,是天大的好事,俺愿意试试。”郭书凤寻思再三,觉得养兔比较实际,并于当月花费5000元,购买了50只长毛赖兔,政府则通过到户增收的政策及时地给郭书凤家3000元的扶持资金。经过一年多的精心饲养,郭书凤原来的50只兔,发展到了目前的350只。

处于山区的农民,做梦都想有块像样的大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渴望只能是山区农民在心里想想而已。郭书凤心里也经常有这样的渴望和奢求。

但郭书凤没有“望天收”,更没有自暴自弃、只想着伸手向政府要救济,她想家里那几块被闲置的山坡地,是不是有文章可以做做呢?

“要是把家庭将来的幸福都押在几只兔子身上,怎么行?”郭书凤心里想到了家里七八块零零碎碎的山地,“是不是可以种上果树?”当郭书凤把这个想法和丈夫李贵说了后,李贵却说,“种果树是好事,咱们这些地闲着也是闲着,利用起来可以,但是没有技术,就是种上了果树不也是瞎忙乎?”

郭书凤寻思寻思也是这么回事,但是不能因为怕,就不干了吧!一天,在石坡乡组织的一次林果技术帮扶会上,藏在郭书凤和李贵夫妇心里的疑团解冻了。

“政府给咱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还怕啥?干吧!”乐开花的郭书凤对丈夫李贵说,“赶紧跟我去地里,把那几块地捯饬捯饬!”

土地经过整理后,郭书凤种上了大白桃品种桃树,还在稍微差些的地里种上了核桃和麦黄杏等。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郭书凤就这几块零零碎碎的加起来二亩地的果园,经过精心管理,很快就要开始有收益了。

“家里养几只兔,种几棵果树,不能把一家人都绑这儿吧?”郭书凤心里的小算盘又打起来,一天,她对李贵说,“你和大儿子出去找活儿干,我自己在家就可以了。”

为了尽快脱贫致富,郭书凤把大儿子李强“撵”到了江苏一家电子厂工作,丈夫李贵就在村子周边打起了零工。

板安窑村为了帮助贫困户,提供了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一个月500块钱,但是很多人看不到眼里,觉得钱少。知道消息的郭书凤马上找到了村干部,并爽快地接住了这个工作。

“想过好日子,不能怕吃苦,再说,在家门口干活儿,捎带着就干了,这钱不是跟捡的差不多嘛。”

勤劳吃苦的郭书凤,现在不但成了养兔、种植果树的技术能手,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养兔、种桃树和到公益岗位工作,一年收入差不多2万元。他的丈夫李贵通过周边打零工一年有5000多元的收入,他们的大儿子李强在江苏打工,一年收入达到4万元左右。现在,郭书凤一家脱贫了。

当我问郭书凤现在的心情如何时,她笑着说,“现在,俺这一家,一年收入6万多元,这搁以前,做梦都梦不到。”郭书凤还说,“俺现在脱贫了,甩掉了穷帽子,是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好啊!如果没有政府帮助,俺现在一家人说不定还在为一日三餐的油盐酱醋犯愁呢!”

猜你喜欢

大儿子帽子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果树夏剪有诀窍
小号
掰断筷子
掰断筷子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穿靴子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