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马克思

2018-11-19冯旭东

人民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2001年英国广播公司组织千年伟人评选,在国际互联网上经过投票,排在第一位的是马克思,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树立起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千年古城特里尔。没有上过小学的马克思在深受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父亲的指导下接受了启蒙教育。1841年,马克思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5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论述历史唯物主义。1846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开始致力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也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同年5月,完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1847年,发表《哲学的贫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初步形成。

1848年2月22日,法国大革命爆发。24日,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出版,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1860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为马克思彻底完成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的主要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出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同时也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马克思的生涯中,他积极参与工人运动,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真理,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重温他光辉灿烂的一生,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对马克思的最好纪念。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