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2018-11-18王法

当代贵州 2018年16期
关键词:超级稻烤烟稻田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王法

4月2日一早,记者在龙里县湾滩河镇见到了村民口中的“老农哥”罗应君。

罗应君话不多,来到地里他才打开“话匣子”,说起了这20多年的农技历程。

1992年,从黔南农校毕业后,罗应君被分配到龙里县最偏远的巴江乡农技站,开始了农技推广生涯。

巴江乡距龙里县城70余公里,其中最边远的平坡村距乡政府20余公里。这里农业基础薄弱、种植观念落后,生活十分贫困。1993年,乡政府领导挑选踏实肯干的罗应君住到平坡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在不通公路、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罗应君步行20多公里逐户走访调研、发动群众,决定创办种植业示范样板点,送去杂交玉米良种和杂交水稻良种500多公斤,指导农民育苗移栽。

“春耕两个多月,我都蹲在村里,白天到田间手把手地指导,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晚上召开动员会。”罗应君说,当年平坡村玉米亩产达486公斤、水稻亩产达502公斤,比种植常规品种产量翻了一番,让群众真真切切看到了良种良法的威力。

1999年末,湾寨乡(后撤乡并镇改为湾滩河镇)开始试验用稻田改种烤烟,由于缺少技术干部,罗应君被湾寨乡从巴江乡“挖”了过来。

湾寨乡有耕地1.5万亩,历来以种植水稻为支柱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一开始改种烤烟,群众不接受,阻力很大。

“逼着农民转型接受新技术,不如亲自做给农民看。”罗应君说,2000年自己带头承包了15亩稻田,办起了稻田种植烤烟示范点。

罗应君自己承包土地种烤烟。当年,每亩纯收入1200余元,是当地常规种植水稻产值的两倍。通过示范带动,到2003年,全乡田烟种植达1500余亩,有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为推广工序繁琐的“两杂”良种良法,罗应君又是自己找块土地带头做示范。在超级稻的推广中,他带头搞田间对比试验。通过引种试验组装超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筛选出准两优527、Ⅱ优6号、D优10号等作为湾寨乡主推的超级稻品种,一亩超级稻产量比常规杂稻净增115公斤。

2009年,湾寨乡超级稻种植面积达5500余亩,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2011年,黔南州实施“185”工程,龙里县重点培育湾寨、羊场蔬菜产业带。此时,已调入县农村工作局的罗应君主动请缨,返回湾寨乡承包50亩稻田办起蔬菜核心示范基地。

通过精心管理,他种植的甘蓝收入18万元,第二季种植莴笋、白菜收入8万余元,取得了很好示范带动效果。当年,罗应君负责50多个蔬菜品种的引种试验,筛选出适宜湾滩河流域种植的蔬菜品种20多个,推广种植面积2000亩。

经过几年的发展,核心示范基地蔬菜种植面积由2009年实验的50亩发展到如今的15000余亩,形成了龙里县湾滩河核心蔬菜种植区和供粤港澳蔬菜基地。罗应君长期蹲点的甲摆村,如今已成为闻名遐迩的万元田示范村。

猜你喜欢

超级稻烤烟稻田
水城:烤烟产业坚定增收信心
巨幅稻田畫亮相瀋陽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我国超级稻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3.5亿亩
稻田里的稻草人
烤烟栽培地膜覆盖技术要点
烤烟品种贵烟1号贵烟2号在贵州省天柱县的推广应用示范
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
2009年全国超级稻种植面积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