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汉堡自由港转型发展对海南的启示

2018-11-18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调研组

今日海南 2018年8期
关键词:自由港自贸港汉堡

文|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调研组

核心提示:汉堡港是世界最早的自由港之一,拥有125年的自由港发展历史。随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建立,汉堡于2013年1月起正式终止自由港政策。但汉堡港运输和关税流程更加顺畅和灵活,反而提升了其活力和竞争力。其发展历程中的许多经验,对海南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汉堡港是德国第一大港、欧洲第三大港,也是世界最早的自由港之一,其125年的自由港发展经验对海南具有极高的参考借鉴意义。特别是随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建立,汉堡港终止了自由港政策并开启全新转型,持续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也是海南未来值得关注的重要经验之一。

汉堡自由港概况

汉堡港区总面积7145公顷,占汉堡市总面积的10%。港区由市政府下设的汉堡港务局运营,并负责完善港区基础设施及可持续发展功能建设。港区主要依托码头,呈块状布局,共有四个集装箱码头,多个多用途码头。汉堡港海运货物年吞吐量可达到1.38亿吨,每年过港乘客超过70万人次,每年停靠各类船舶达9000艘。其中,2016年停靠邮轮160余艘,2017年度集装箱吞吐量为900万标准箱。

汉堡自由港功能定位

物流中心。汉堡自由港是欧洲发展最快、最高效的物流基地。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将河运、海运结成一网,与世界各地大多数海港直接通航,被称为“两海三河之港”。铁路货运网密度居欧洲之首,公路网也四通八达。汉堡不仅仅依靠关税优惠吸引贸易,更重要的是注重提升港口物流效率和服务,为5700多家物流公司提供了一整套完备的增值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流上下游产业链。

加工贸易中心。许多企业在港区内建立加工厂,尤其生产加工一些高附加值产品,例如咖啡、茶叶、纸张、可可等,并配合货物清关和税务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加工贸易体系。

会展产业中心。德国会展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全世界有较大影响的展览会有210个,其中德国就占了130多个,被誉为“世界展览王国”。汉堡依托港城联动大力发展会展业,汉堡国际展览中心面积达8.7万平方米,有11个展览大厅,每年举办1.2万场各类展览,有超过70万人参展。其会展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扶持,会展公司大都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二是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良好的服务。除为参展商提供一条龙参展服务外,很多展览公司还拥有自己的展览专用火车和电车,为客商和观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也可提供“凭展览门票免费乘坐市政交通前往展场”服务。三是有高度协作的行业协会。德国会展业协会是德国会展业界最重要的协会,负责与政府和会展公司的沟通协调,协调德国所有国内外展览活动,对会展进行调研评估,为会展公司提供政策法律咨询以及专业人才培训,为德国会展业的繁荣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四是专业人才培养。从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四个层面加以推进,政府还负责为行业协会和会展公司的人才教育与培训提供大量的资助。德国的大专院校一般都会开设会展专业,系统传授会展理论和知识,并重视实践教学,与会展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汉堡自由港主要特点

优惠的关税条件。船只从海上进入或离自由港驶往海外无须向海关结关,船舶航行时只要在船上挂一面“关旗”,就可不受海关任何干涉;进出或转运货物在自由港装卸、转船和储存不受海关任何限制,货物进出不要求每批立即申报与查验,45天之内转口的货物无须记录;货物只有从自由港输入欧盟市场时才需向海关结关,交纳关税及其他进口税。

高效的管理体系。成立经政府授权的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自由贸易区的整体事务。特别是自由贸易区与城市功能的相互促进,带动了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汉堡自由港对进出的船只和货物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提供自由和便捷的管理措施。汉堡自由港转口贸易带动了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汉堡成为德国的金融中心之一。汉堡港的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费用均由州政府支付,每年用于港口的预算由州议会批准。港口收入包括使用费、租金和税金等,全部进入州政府财政。同时,鼓励港内同类型的服务公司相互竞争,以确保服务质量。在港区企业人员管理方面,自由港严格执行证件制度,港区不允许人员居住,车辆人员出入港均需经过严格检查,以切实维护自由港运行秩序。

完善的监管手段。汉堡大力推进电子化报关工作,货物抵港前30天相关信息就已提交到海关,大多数货物抵港时不再需要由海关进行物理接触式检查,也不必再前往海关检查站办理手续,通关效率大大提高。汉堡加入《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 Code)》,所有拟进入欧盟境内的货物均须提前准确申报,相关数据在各成员国间共享。海关结合船运企业以往业务等情况,对申报信息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对有违法前科、有被举报线索以及首次出现的企业,在货物到港后有针对性地重点检查,而遵纪守法的企业则可获得海关特别认证,这大大提高了港口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安全围栏、视频监控、海关与警方人员定时区内巡逻、海警船海上巡逻、定期检查港区仓库存货情况、对货物实行抽检等方式,防止危险品(如武器及奢侈品)等货物走私,保障公众安全与国家经济利益。

汉堡终止自由港政策的原因

2013年1月起,汉堡市正式终止了汉堡自由港政策,所有汉堡港区内的公司将同其他欧盟关税区内的公司一样按照欧盟海关管理规定进行运营。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随着欧盟成员国不断增多,汉堡自由港流转货物中可享受免关税待遇的非欧盟货物占比越来越小,同时因世贸组织等在全球范围内为降低关税做出巨大努力,即使对非欧盟国家货物,关税税率也从自由港成立之初平均30%降至2006年的3%,汉堡自由港的关税优势被大幅消弱。二是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欧盟采纳了更为严格的安全标准,自2009年7月起,包括转口货物在内所有货物进入欧盟均需申报,汉堡自由港原有转口货物免申报特权亦不复存在。三是汉堡自由港的货物90%以上实现集装箱化,货物在港时间大大缩短,在港区码头和仓库储存需求大幅下降,欧盟允许各地建保税仓库的政策已足以替代自由港免税库存功能。四是封闭的自由港影响了物流效率。自由港作为封闭区域,办理自由港区的入界手续经常导致交通堵塞,拖累整个物流链的运转,对汉堡市政、交通规则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

在上述背景下,汉堡港终止了自由港政策,因势利导主动做出了政策调整。自由港政策撤销后,汉堡港运输和关税流程更加顺畅和灵活,反而提升了港口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所有的港口公司依旧在原来的自由贸易区处理或储藏货物,自由贸易区原本的用途保持不变,只是海关报关程序上有所更变,最大程度减少因政策改变给企业带来的不便。

对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启示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谋划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政策体系。汉堡港终止自由港政策是在欧盟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大环境驱动下做出的必然选择,汉堡港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战略机遇,及时调整转型,顺应了欧盟一体化的需要。海南地处南海,面向东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升级发展,海南在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过程中更应充分考虑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应认真研究汉堡港终止自由港政策,顺应欧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超前谋划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政策体系,为将来更好地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打好基础。同时,还应注意预留政策空间,以根据最新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转型,以做到与时俱进。

处理好“有形的港”和“无形的港”的关系,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海南在全球数字贸易中的布局。习总书记强调,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不能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换句话说,和传统自贸港不同,在这里进行交易的商品,将不再是有形的货物,而更多的是服务、科技、数字贸易等为代表的“无形商品”。这就要求海南在学习借鉴传统的世界知名自贸港发展经验时,要注意从这些“有形的港”中提取出“无形的港”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在当前德国等国家引领了以高新科技、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传统的特殊监管区域的优势不再明显。海南应主动作为,探索将传统服务与数字服务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实物贸易与数字贸易高度融合的现代服务贸易发展之路,抓住机遇,提前布局,先行先试,为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建立中的话语权发挥作用,并以此为突破口,为探索建立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政策体系寻找路径。

提升对在琼外商和外籍人士的服务保障水平,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一是成立由政府主导的针对在琼国际企业的行业协会,并组织与省内相关单位定期进行座谈交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带动效应,为我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建言献策,以期细致化、专业化、标准化落实具体措施。二是强化软件配套建设,针对在琼经商、居住、旅行、学习、就业等各类外籍人士,在安居保障、子女就学、医疗保障、金融、保险等各类服务,以及人文生活、城市交通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配套建设,切实打造宜商、宜居、宜旅的城市生态。三是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研究居留时限问题,适当延长外国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和投资者在琼居留时限。四是以全岛为单位,进一步完善外语语言环境建设,为外商和外籍人士在琼旅游、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猜你喜欢

自由港自贸港汉堡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由来、发展及中国实践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
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
辽宁地区自由贸易现状及问题研究
参加汉堡节
汉堡还可以这么玩
宁波—舟山港航运物流软实力的发展研究
创意无限的另类汉堡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定位与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