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职电梯专业体能训练校本教材的开发

2018-11-17黄国钧

成才之路 2018年30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开发体能训练

黄国钧

摘 要:通过校企交流、资料研究、网络学习、学生反馈和大量数据统计分析,紧密结合我国电梯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体能素质要求,指出只有遵循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培养电梯专业人才的目标,才能为中职电梯专业体能训练学科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思路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职;电梯专业;体能训练;校本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0-0045-01

目前,由于我国电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电梯人才仍旧紧缺,国内的一些高职院校以及中职学校纷纷开设了与电梯相关的专业。但据调查显示,其中只有部分学校关注到了作为电梯从业人员需具备的另一要素——良好的职业体能素质,并据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开设了体能训练这门学科。而即使已开设体能训练学科的学校也由于没有配套的教学教材,直接导致在体能训练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甚至误区。因此,中职学校电梯专业体能训练学科校本教材的开发已势在必行。

一、我国体能训练学科现状和职业体能要求

我国的体能训练学科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并且更多的是服务于专业的竞技运动员,因此目前国内一些知名的期刊或学术研究基本都是围绕“某某运动的专项体能训练”来展开。而在网络上搜索“某某职业的专项体能训练”时,显示出来的信息则少得可怜,可用的资料就更微乎其微了。这些都表明我国目前关于职业体能训练方面的知识处在一个接近空白的尴尬境地。并且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多元化、职业工种多样化后,越来越多的行业对从业人员在职业体能素质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电梯行业也是特种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则更高。下面,就拿电梯职业中细分出来的安装工种来举例说明。电梯安装需要带电作业、井道作业、高空作业、高温作业等,加上电梯配件本身大且重,因此电梯安装作业的特点就是高强度、大负荷、高风险、长工时等。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强劲的力量、敏捷的反应、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等。同时,我国体能训练学法发展的迟缓和职业体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作为为社会、为企业培养符合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中职学校来说,针对专业特性来开设专项体能训练学科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梯专业体能训练学科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

1.教学理念的创设与发展

江苏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体能训练学科于2009年开设,最初创设的教学理念即为“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和强度更大的体育健康课”。经过两三年的探索、分析和总结后,结合前两届电梯专业班学生实习毕业工作后反馈的信息,体能训练学科的教学理念逐步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发展成“有针对性地、合理性地强化学生力量素质的训练课程”。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达和国际体能训练学科的日趋完善,通过不断学习和汲取更科学的训练理论和更有效的训练方法,目前本校体能训练学科的教学理念也紧跟时代、不断更新,发展成了“结合专业特性,场景模拟教学,科学、合理、有效发展学生专业所需的综合体能素质,更进一步为电梯专业所服务,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电梯从业人员”。

2.体能训练手段的发展

最初的训练手段和方法,除了跑步就是蛙跳以及俯卧撑这些最原始的训练动作,其余几乎没有。两三年后,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电梯安装作业过程中所要求的,借助电梯部件——导轨、对重块等,开始进行略有针对性的力量强化训练。随着多方面的学习和积累,本校体能训练学科的训练手段已经丰富多样,不再简单、粗暴,不再让学生训练起来感觉枯燥、乏味了。就目前而言,根据《现代体能训练理论和方法》,参照国际健身体能训练手段,本校体能训练课程的训练手段已经涵盖了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五个人体的基本体能素质方面。同时,还根据身体机制发展规律将学生的训练划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三学期的徒手训练,打造基础体能;第四学期的轻器械训练,提升强化体能;第五学期的工作场景训练,结合专业进步强化体能,为实习就业作铺垫。

3.训练场地、设备、器材的发展

最初,训练的场地基本就是田径场,而关于设备、器材则根本没有。随着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后,训练的场地在田径场的基础上加入了学校教工活动室这个场所,而设备器材也开始使用电梯部件——导轨、对重块以及哑铃、杠铃等专业的健身器材了。随着训练理念和训练手段的不断发展,体能训练的场地、设备、器材也相应得到发展。场地不再局限于田径场、健身房(教工活动室),在此基础上又用到了实训楼的楼道、电梯车间的整装平台等场地;而设备、器材更是丰富多样化,增添了轮胎、TRX训练拉力带、阻力带、战绳等。训练器械設备的多样性,使得目前体能训练课程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可以做到更科学、有效。

三、结论与建议

一是加强体能训练学科教师的学习能力,注重国际体能训练学科的研究,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打破传统经验式训练教学,注重传统与先进的结合。二是把训练学生的体能素质变化进行数据化,把训练手段的方法与作用进行文字化,从而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整合,为电梯专业体能训练学科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科学、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苏文杰,朱秋生.探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能针对性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4(36).

[2]陶丽俊.中职学校体育课的拓展——体能训练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5(36).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开发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