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泉镇:凝聚生态共识 共护绿水青山

2018-11-17

山东人大工作 2018年4期
关键词:全镇绿水青山人大代表

作为“一山一水一温泉”理念的诞生地,莒南县岭泉镇坚定不移地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着重发展生态经济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一直是岭泉的发展之本。近年来,岭泉镇人大坚持把环境综合治理作为监督重点,强化跟踪问效,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助推全镇生态文明建设。岭泉镇人大主席薛希合表示:“我们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找准工作切入点和发力点,充分履行职责,全力助推全镇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魅力无限,一幅美丽画卷已在岭泉镇徐徐展开。

探索路径出新招

在岭泉镇马棚官庄村土生土长的郭春龙翻看着手机相册,里面记录了过去一年龙马河的治理场景:清淤泥、铲垃圾、除杂草……“水质真是好了很多,还常常有人在河边钓鱼。”郭春龙感慨地说。当初又黑又臭的龙马河能够死水变活水,与岭泉镇人大代表的一则建议是分不开的。

老百姓关注的事,就是人大代表要关注的事。岭泉镇人大代表纪凡标在搜集社情民意时发现,全镇人民非常关注龙马河的生态问题,经过充分地调查了解后,他提交了关于巩固扩大河道治理成果的建议。镇人大将建议转交镇政府后,镇政府立即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了这一问题,镇人大还组织人大代表就此开展了视察活动。

人大代表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岗位,对当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非常了解,最能反映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期盼与心声、表达群众的意愿。镇人大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切实为代表履职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严查监督不手软

岭泉镇人大坚持既“精”又“深”的原则,在开展执法检查的监督过程中,搞好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和症结。同时,既充分吸取既有教训,又善于发现和纠正那些随意调规、有规不依等破坏规划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对那些缺乏规划依据、未经规划批准、不按基本建设程序操作的建设行为和那些未经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破坏环境资源的建设项目,建议政府坚决予以处罚或取缔,以树立和维护各项有效规划的权威性、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严肃性,确保建立严格规范、调控有序、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秩序。

岭泉镇将人大代表分为六个小组,开展“清河行动”主题活动,对龙马河流域范围内所有的河流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地毯式排查所有污水管网、养殖场所、秸秆“五堆”、违章建设等,整理关于河道污染、水质改善、饮用水水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个制定方案台账,编制“一症一策”方案,及时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

此外,人大代表在舆论宣传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广播、微信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使“清河行动”深入人心,真正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岭泉镇人大代表汇聚合力,不仅发挥监督作用,面对面收集社情民意,还积极投身一线,助推地方环境治理,确保美丽乡村更加亮丽,城乡关系更加和谐,百姓生活更加美好。岭泉镇人大在深入推进“清河行动”主题活动中,共开展视察检查23次,排查小微水体49个,提出治水治污“金点子”和对策建议165条。同时,常委会针对农林资源保护、治气薄弱环节等专项工作开展视察,推动政府和职能部门开展治理项目。

岭泉镇人大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努力,维护着岭泉镇的生态文明,既尽心竭力改善群众生活,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又使岭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驶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实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全镇绿水青山人大代表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创新方法 用“绿水青山”赢未来
用清廉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守护“平安罗山” 人大代表在行动
人大代表要为决胜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漯河市后谢镇计生协助推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
奇幻塔罗岛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