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时代特征与丰富内涵

2018-11-16粘凌燕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时代特征内涵习近平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是法治建设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國特色法治思想的系统表达。其法治思想的时代特征是:理论的创新性、主旨的人民性和立足国情的实践性。其丰富内涵有: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及依法治国实践的新要求。其实践要求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牢记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实践和发展需要;提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时代特征;内涵

经过砥砺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出强大而且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的全新认识,是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全新理论,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方向。

一、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时代特征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始终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展开,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时代价值,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勇于创新的改革思维。

1、理论的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诸多论述,均闪耀不断创新发展的光芒,是“理论一定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最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法治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这是新时代对于法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创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法治基础理论的创新;二是法治具体制度理论的创新;三是法治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法治基础理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原则以及基本工作格局等方面的一系列论述;法治具体制度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科学立法、依法立法、司法责任制等一系列论述;法治社会治理方面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关于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社会等一系列论述。

2、主旨的人民性

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性与党性的统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要决定中,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列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其根本利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从产生那一刻起就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则进一步完善了法治的人民性。强调宪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是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至上就是人民至上,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在立法上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

3、立足国情的实践性

立足国情,是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1]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和西方有着诸多不同。因此,中国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其中的“中国特色”尤为重要,它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能够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们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时,要时刻牢记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实践和发展需要。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

二、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就其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而言,既包括法治建设的一般理论,比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关系等等。也包括指导依法治国实践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比如维护宪法权威、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等等推进法治建设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

1、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们党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它使全面依法治国有了总目标和总抓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写进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中,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全面推进总目标来部署、来展开。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把党的制度建设和国家制度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完善。

2、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和重点任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就是我国的法治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新十六字方针。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是一个民族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培养法治素养的基础,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同时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要引导人们信仰法律,在全社会树立起法治的权威。

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依规治党是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信仰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体现,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之中。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依规治党的重要前提,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新要求

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建成,中华民族将首次在整体上消除绝对贫困。要让全面小康惠及每个中国人,需要国家制度设计层面上能够以公平、公正和共享为基石,需要通过法治实现公平正义,这就是法治的功能和价值。

强化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对于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地宪法保障。解决好宪法的实施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宪法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只有宪法各项规定要求真正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底线和红线,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是在我们已开展的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职业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这四项基础性改革基础之上的涉及司法体制各个方面的整体性的改革、全方位的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关键少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其身正,不令而行”,领导干部对于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十分关键。依法治国核心在于依法治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律权威还要靠人民的自觉维护。由于千百年来小生产者习惯的影响,人民群众中的确存在仇视法律的心理。把法律当做国家暴力统治的工具,而不是保护自身权利的武器。因此,常常在法院办案时,或行政机关执法时,当生效判决或执法结果与自己的立场与期待有差距时,不能给予足够的尊重与接受,这的确是一种法治信仰的缺失。社會成员主动遵守法律的习惯有待进一步形成。

三、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对于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1、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习近平同志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阐述了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关系,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重要创新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是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于2018年组建的中共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党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时刻牢记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实践和发展需要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点。法治建设和法治发展也必须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治国理政的法治需求、社会法治文化水平、法治专门队伍的总体素质、执法司法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都决定了现阶段法治建设的指标体系不能脱离实际,不能盲目拔高;更不能照抄照搬他国的法治模式和法治体系,尤其是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而盲目地照搬照抄。

3、提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习近平同志在论述法治建设方面,提出了系统性推进的思想,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我们这样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法治建设不可能是局部的,也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党、国家、社会在法治建设方面要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忽视和忽略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法治建设就不可能有效推进,更谈不上全面推进。着眼全局推行法治,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依法治国的目标和战略任务,提出依法治国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法治突破。

【注 释】

[1] 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求是,2015.1.5.

[2] 戴木才.人民要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n].人民日报,2017-02-14(7).

【作者简介】

粘凌燕(1981.2—)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中共烟台市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法治与社会管理.

猜你喜欢

时代特征内涵习近平
全媒体时代报纸新闻写作的困境及优化路径探析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涂色书热销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因素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现代中国出版精神述论及启示
标题党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