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018-11-16杨小周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关系现代农业策略

摘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社会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即为发展高效的以及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性标志之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推动中国农业资源平稳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将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内容进行研究,提出科学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策略,旨在提供给实践工作者并给予有价值的指导。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关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11.059

作者简介:杨小周(1972-),男,宁夏银川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汽车及农业机械研发,E-mail:109736304@qq.com。

在“三农”工作中,农业机械化至关重要,而且在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工作中,对于农业机械化来说,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农业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任务,基于我国的发展情况,积极的走向农业机械化, 将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以及补贴机型、范围进行不断的扩大,并且对农机装备结构实施科学的改善以增强农机装备水平,进而朝着满足国情以及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道路发展是必然要实现的内容。

1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概况

1.1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作为新型的农业,涉及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和相关的装备、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的应用,另外也包括现代营销。以上的諸多方面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其结合产供销的方式,促进贸工农一体化,所以属于具备更高效率以及效益的农业形式。现代农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早些年便在总结农业农村工作时明确的指示,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性内容,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推动城镇化作为维护经济迅速、平稳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凸显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1.2农业机械化

在农业现代化中,农业机械化属于至关重要的构成内容,并且也是评价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一方面在农业生产力中为充满活力的要素,另一方面也为进行有效实施和推广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良好重要性载体。农业机械化属于农业生产手段技术的革新,在现代农业生产期间其处在最基本的地位上,充当着物质基础的作用。另外,农业机械化属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也是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一项明显规律。

2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及作用

2.1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载体

农业劳动生产率为评价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性指标,而将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行有效提升的策略就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观察现代农业发展到怎样程度的一种有效标准。根据发达国家其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显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就是农业机械化,并且农业机械属于农业固定资产中很大的构成部分,机械设备实现了农业的所有作业环节。若想充分得到最佳的农业现代化效果,并且明显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实力,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于农业应采取先进的现代物质条件进行装备,以此切实地将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提升。

2.2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以往传统的农业在转变为现代化农业的过程中,科技的进步是重要的保障,也是有赖于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得以实现的,并且能够有效的帮助农业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发展为科技推动型。如果缺少了农业机械化,则若想实现大范围推广精量播种、秸秆还田以及化肥深施等技术,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也不会实现良好的应用农业资源的效果。另外,在采取机械化作业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更多的农业生产活动,诸如农田水利建设、抗旱排涝以及中低产田改造等,和阻碍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而且只有通过农业机械化的手段,即经实施农业高新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方能够得到更好的农产品品质,并且实现农产品单位产量的提升,同时得到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节约资源的良好目标。所以,在发展现代农业期间,有赖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而科技的有效应用至关重要。最直接以及有效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式,即采取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的农业进行革新,并且以现代化先进的物质条件研发农业装备。

2.3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农业现代化程度进行评定的标准,就是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的从业人员中所占据的比重,以及农民群众的收入情况。对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来说,其实现了大量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同时对各种技术不断的创新并且普及,进而能够将劳动生产效率明显的提升。通常情况下,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从业人员中所占据的比重仅是8%左右。但是,当前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占据的比重是明显较高的,大概是46%左右。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想要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就需要具有更理想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是推动社会繁荣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能够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够将农机替代功效有效的发挥,进而对农村的大量劳动力进行良好的转移。另外,农机也能够将其独特的吸纳功能施展,让更多的农民就业。例如: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能够在农机服务行业中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此行列,并且产生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包括农机服务合作社以及农机经销店、销售和服务的农机大户等等,不仅能够实现农机市场的有效拓宽,同时也可以将农机服务的领域不断增加,体现了更加便捷的市场条件。

2.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求

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并且也是全面达到小康社会水平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当前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推动传统农业的积极改造,并且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是农业方面主要实现的目标。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较低以及不能得到较高的经济收益的情况进行改善,另一方面也能够大大地减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是实现农业以及农村经济水平提升的良好条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决策,对三农工作思想理论以及各种政策进行创新和完善。农业机械化装备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将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实现农产品国际竞争实力增强的有效策略。积极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达到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升、对农业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节约以及显著的减少生产资金支出目标,同时也属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发展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经营,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内,已经是关键性的构成。

所以,通过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步以及不断的向前发展,能够对农民群众生产以及生活条件进行积极的改善和革新,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策略,可以让农民在传统的繁重体力劳动状态中脱离开来,明显地降低劳动量,而且能够将生产的效率提高,让农民朋友切实的体会到现代物质文明带给他们的丰富享受。另外,发展和革新农业机械化期间,能够明显地提高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使得农业的发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新型的农民,为生态农业以及循环经济奠定基础,是推动农业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起现代化农业,不断的解放以及发展生产力,积极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业以及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3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构建现代农业的科学途径

3.1转变劳动力滞留土地的状态

将诸多劳动力滞留在土地方面的瓶颈状态进行调整,并且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益的有效提升,属于至关重要的内容。首先,应该保障的就是工业部门能够平稳迅速的发展,并且保持这种态势,同时维护城镇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结构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引进大批农村劳动力。同时,推动合理的调整以及革新农业生产方式,基于稳定以及增强以往大田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前提下,对于经济作物和蔬菜园艺生产机械化展开积极的发展,不断的开展工厂化建设,最终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益的有效提升。

3.2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期间,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重要原则,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形成更好的环境。并且探寻出基于市场机制作用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基础上的土地流失机制,使得土地能够适度的规模经营。另外,积极的实现创新发展农业产业组织、服务体系,提供大规模的市场开发等有利渠道。近些年来,我国普遍的应用了农机跨区作业模式,这种方式提供给农业机械化重要的途径,而且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例如:采取联合收割机跨省和跨县的作业模式,使得以往单台单季作业面积,由本地作业平均为2667~3333 hm2增加为 6667~100 hm2,而且明显的增加了作业时间。这种状态能够满足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实际发展需求。在此期间,应该尤为重视的问题就是,需要制定并落实科学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仅能够良好的避免农民群众的担忧,而且对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可以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

3.3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以及转化功能

综合考虑到我国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不同地区环境以及资源表现出来的差异化因素,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的创新,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并且达到增强农业转化功能的目标。鉴于国内不同区域生产条件的差异化,需要严格的遵循当地社会经济程度、拥有的自然资源情况等等特征,提出重要的战略内容。例如: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提升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构建特色的农产品基地等,重点投向农业机械适应性技术中的相关困难内容并有效的解决以及革新,尤其应该大力的供给小型轻便的农业机械数量,将隐形的需求进行大力的激发,进而实现科学技术更好的供给农业发展足够的支撑以及维护。

3.4大力普及现代装备以及先进科学技术

有效的实现转变农业增长模式的举措,即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生产的要素以及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而获得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以及经营。纵观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状态,是在一种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的阶段,所以应该有效地推动转变和革新增长方式,大力推广应用现代装备以及科学技术,并且重视集成应用机械以及信息和生物技术等。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达到促成规模经营、推动农艺密切结合工程技术,使得农业生产朝着更加专业化以及标准化方向的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发展质量水平的有效增强。同时经不断的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相继健全以及完善,處理好小生产与大服务之间常出现的矛盾问题,进而实现农业服务更具备市场化、产业化以及社会化。另外,农机化的不断延伸,能够很好的推动第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将农业产业链有效的延长,大大的增强综合经济效益。

4结语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方面能够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并且提升社会效益、实现农民持续性的增收,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我国的农业结构进行优化,可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所以应该采取各种有效途径,积极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达到最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礼,陆刚,武建章.基于MIV和GA-BP模型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6):1026-1031.

[2]罗锡文,廖娟,胡炼,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6(1):1-11.

[3]王盛安,张荣群,艾东,等.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的测度及其空间格局[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8).

[4]周振,张琛,彭超,等.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来自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6(2):68-82.

[5]雷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南方农机,2016(10).

[6]袁卫.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1):60-62.

[7]王新利,赵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6):31-37.

[8]白人朴.关于“十三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4):1-5.

[9]白学峰,鲁植雄,常江雪,等.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7(10):256-262.

[10]徐建国,张勋.农业生产率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工农业联动发展[J].管理世界,2016(7).

[11]孔祥智,周振,路玉彬.我国农业机械化道路探索与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5(7):65-72.

[12]孙玉忠.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信贷支持关系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8(1):76-79.

猜你喜欢

关系现代农业策略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