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层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2018-11-16杜鹃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农机维修农业机械化

杜鹃

摘要:随着农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机维修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农机化的发展速度,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机化的发展。通过对当前农机维修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农业机械维修服务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农机维修服务;农机维修;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2328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11.020

農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对农业问题一直都非常重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内容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在提升农业生产力与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机补贴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在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促使我国农业机械保有量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农机维修网点的增加、农机维修范围的扩大和农机维修质量的提高,需要不断加强基层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整体农机维修水平的提高。

1当前基层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现状

当前农村农机经营的主要方式为个体经营。农机具修与不修、怎样维修由机主说了算,农机具在个体农机户手中已经没有了定期维护,也没有按时进行大修,而是采取“随坏随修、哪坏哪修、不坏不修”的事后修理。由于修理的不彻底性,该修的不修,该换件的不换,该保养的不保养,致使机车磨损加剧,技术状态日益恶化,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

(1)简单的故障由机手个人维修。因维修点离得远,维修不方便或维修质量难保证等诸多不便,好多机器都由机手自己来修。这些农机手都有一定的驾驶经验,又参加过由市局、区、乡农机站的技术培训、考核验审等方面的学习锻练,从而掌握了一定的维修技术;农机配件供应又充分,对一些换件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一般都是机手自己进行修理。因技术水平不专业,越修越坏的现象较为严重。

(2)三级农机维修点修理质量难保证。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机维修网已形成,分布于全国各地。目前一、二、三级及专项农机修理点达234万个,80%以上为三级维修点。三级维修点分布于乡镇各个主要街道两旁,主要从业人员大多为原从事农机使用、机械维修多年的老工人、驾驶员或退休退职人员组成,具有一定的维修技术。但是,除个别修理点设备、技术条件较好外,绝大部分基本条件差,修理设备不配套,测试手段不完善,一般无维修用库棚,作业条件简陋。修理往往凭感观搞鉴定,凭经验定内容,不按修理规程办事,不讲技术数据,坏哪修哪,修后不测试动力性和经济性,只要机器能转就行。因修理质量低,多以突发性故障修理为主。

(3)企业建立的农机售后服务站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售后服务人员为农民服务的意识不强,不进行上门服务;售后服务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售后服务不及时,维修质量没有保证,浪费了有效工作时间,降低了效率;服务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企业把培训重点放在新机交接时的操作使用培训上,对后期的维护保养培训可以说少之又少。

2加强基层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为了充分发挥维修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加强农机维修技术监督管理,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供参考。

2.1农机维修网点要正确规划合理布局

在农机维修网点的布局上,一是要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使农机维修达到“就地就近,少花钱,时间短,质量好”的水平;二是考虑农机维修人员的经济效益,每搞一个维修网点建设,都应根据农业机械分布状况及其使用年限,进行维修成本估算和盈亏分析,以保证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村级农机维修点的服务辐射范围为5~10 km。农机维修网点要与县级农机服务专业组织、农机大户横向联合,构建农机维修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维修服务保障体系。工商、质检部门要紧密配合,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机维修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持证经营。严把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审批关,使一部分条件差又无实力的维修户降级或者退出农机维修行业。

2.2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工作

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统一制订农机维修考核、审验、培训、故障事故处理、技术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订各种机械维修、工种工时定额及收费标准和农机维修专用发票;严格修理点的开业资格审定,修理工上岗技术考核,明确划分农机修理与交通汽车修理界限。县、乡农机站要落实专人抓好农机维修的日常管理工作,配合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具体抓好农机维修配件、修理质量、工艺、设备、工具量具等的监督检查,监督人员要做到有职、有权、有责、有益,应定期进行总结、评比检查,把修理质量“信得过”活动认真开展起来。

2.3重点扶持维修企业

国家要提高对大型农机维修企业的扶持力度,给予一定的设备购置补贴,支持企业购买使用先进的维修设备,如故障不拆卸检测诊断设备仪器、先进的拆装维修设备等。支持企业学习农机维修新技术新工艺,参加新农机装备的维修培训,提高维修企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结束语

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修人员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的低下,农业机械的人为故障率常年居高不下。为此,国家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提高企业的农机装备水平,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让农机维修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稳步向前迈进。

(01)

猜你喜欢

农机维修农业机械化
健全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为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