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水为水”

2018-11-15王牧羽

美术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理性化墨色笔法

王牧羽

南宋马远的《水图》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中国传统经典之一。自2013年画云以来,一直有想法,想参照《水图》,画一系列《云图》,也还一直未完成。但是随着不断对马远《水图》的观摩、研读,慢慢对《水图》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笔法、意境,作者创作心态、环境、指向,等等。就有了一个大胆想法,用和马远相似的笔法,却是完全不同的墨法、水法,重新演绎水图。这组对马远《水图》的方法论层面的重构,成为我近几年水图系列探索的开端,并延伸出了后来的几个组画,如“对话元四家组画”“对话千里江山图组画”“抽象水文组画”等。

我的方法是在生宣纸上,以马远画水纹的近似笔法,变墨笔勾线为阔笔水墨叠压。利用生宣纸的特性,墨色笔触留住,而水会洇出去。再紧接着覆盖下一笔的时候,这个洇出去的水会排斥墨色的覆盖,而呈现白色线的形状。也就是说,水纹线不是画上去的,而是水洇出去的。记得我最早在2011年开始的“边缘系列组画”里,就已经很习惯用这样水洇的痕迹来实现物象的造型和遮挡,我用那个方法画了许多的杂树和草地。到了2013年以后我在画“云图系列组画”的时候,为了处理一个平面化的云背后的色块,或者是天空或者是海面,要让那个色块既单纯而又充满丰富的质感,我也十分注意用笔触之间的水痕来制造更复杂的层次,也慢慢开始发现了这种语言独立表现水纹的可能。这个洇出去的水痕,画水墨的画家大都熟悉,而用这方法画水的难度,就在于控制速度、方向、粗细、浓淡,通篇布局,以及墨色由浓而淡,水纹由显而无。

这种和古人完全不同的画水的方法,被杭春晓先生表述为“以水为水”,即所表达之图像与表达方法之间存在紧密的物质转换关系。古画水纹都是用线条勾勒出来的,而我作品中的水纹,是完全靠水的物质属性,在生宣纸上扩散出来的。我希望这里面能隐含一种对绘画的看法以及对这种看法的重新检讨。古人用线条勾勒出的水纹,是古人用线条的语言去概况了自然的水,是对自然中物质之水的一次人工翻译。在这组作品中,我试图将这种翻译颠倒过来,对古人以线条概況的水进行一次重新的翻译,翻译的目标是让其回到水的物质属性。我这组作品的思考对象,不是自然“水”的物象,而是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水”的人工描绘语言。

古人讲“致广大,尽精微”,特别是唐宋时代,人们在根本上还是崇尚“法度”和“理”的。对“理”的探究可以通过“格物”来“致知”。这对于艺术来讲,我觉得就是在确立一种理性化的研究性方向。以审慎的方式,通过不断地“格物”和“格我”,艺术家最终可以触摸到藏在世界表面之下的更深层次的本质和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的宋人绘画也不应该是一种能够在表达形式上严格界定的视觉要求,而更多的是在艺术观察、体会、梳理,表达的一整套方法和实践过程中的某种相对严谨的、理性化的、思辨性的态度。

在现阶段,作品图像本身的意义都不再是我的主要关注所在。我就想以一种“解构与还原”的态度,在反复体味和翻译古人水纹的过程里,有机会再思考一次关于自然与文本,关于能指所指皆有不同的文本与文本之间,那些多重语言结构关系。这过程让我很着迷,我会乐在其中并坚持延续。

猜你喜欢

理性化墨色笔法
品读
论笔法势的作用
书签
观音送子图
《花开富贵》画题诗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转型期农村人际交往理性化探析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能否迎来“春天”?
论人事管理程序化
《左传》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