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缩阅读”让读书成为“蜻蜓点水”

2018-11-15吴学安

杂文月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快节奏文库精华

□吴学安

最近,一款名为“getAbstract”的在线浓缩知识文库悄然走红。一套大部头的作品,在线文库可以给你浓缩出最精华的段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对整本书概览性质的阅读。不少网友表示,这样阅读节省了很多时间。但也有人反对:一页一页翻书通读的乐趣再也找不回来了。

所谓“浓缩”,就是将长篇巨著“透析过滤”,择出几条“筋骨”,凝出几点“精华”给读者看。这种阅读“中心思想”的路子给了许多无暇读书的人“博览群书”的希望,引得大家趋之若鹜,着实捧红了一众APP和公众号。

浓缩书,说白了就是给书做摘要,把最精华的部分划出重点来,让读者得以快速把握全书内容。现在流行的“浓缩书”,很容易让人想起此前流行的“精华本”“缩写本”,比如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市场上都能找到它们的“精华本”“缩写本”。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读“浓缩书”不是为了享受阅读,而是为了快速浏览“梗概”,迅速“学以致用”:标榜自己学识渊博,获得茶余饭后谈资。有些青少年学生更是为了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大概浏览以求过关。于是乎,阅读似乎便成了一件极度功利化的事情。

“浓缩阅读”的出现必然有存在的意义,它出现的初衷必然是考虑到当下大众快节奏的生活,忽视阅读等原因。这主要是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需要,因为长篇累牍的原著,对多数读者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这些“精华本”“缩写本”的编写者而言,既要大幅度缩减字数、篇幅,同时还要保留原著的精华,不损害读者的阅读快感,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阅读不是浅尝辄止,不是走马观花,我们在阅读的同时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反复咀嚼,才能了解作品,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品尝作品。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尽管不少网友觉得浓缩书充满着快销时代的快节奏色彩,可以省下不少时间。但更多的人还是觉得,通过阅读浓缩书的方式完成象征性的阅读,丧失了通读全书的阅读体验。一方面,读书如果抱持为别人读书的心态,只会丧失阅读的初心。对于某些鸡汤类、方法类书籍,提纲挈领可能确实有助于理解,而对于那些流传于世的不朽名篇,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穿越时空与作者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将阅读“浓缩书”视为对效率的一种过度追求,最终就会沦为一种徒具表面性的阅读,也就失去了只有阅读原著才能产生的满足感、幸福感,失去了阅读的愉悦体验。

不可否认,浓缩书的出现,也有其必然性。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很多人已经抽不出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几本浓缩书,至少能做到开卷有益,同时让人保持获取知识的积极心态,而不至于在无意义的娱乐中消磨时间。但问题是,这样的阅读,还是真正的阅读吗?还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获得传统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吗?

猜你喜欢

快节奏文库精华
不同的茶第几泡是精华
专家文库
跟我一起……
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文库
松弛
轮式战斗车辆在快节奏的动态演示现场
专家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