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帮孩子提升博物馆专注力

2018-11-14张鹏

中华家教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游戏

很多父母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孩子玩游戏能老老实实坐1个多小时,怎么在博物馆里15分钟都待不住?”“国宝名画就在眼前,瞅一眼就说没兴趣,这可咋办?”……

简单地说,博物馆“抓”不住孩子的注意力,该怎么办?核心是:找到获得感和成就感!让孩子在文物前“真听真看真感受”。

不强迫、无压力 找到孩子的“兴趣”是第一课

我一直认为,兴趣是孩子走进博物馆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这一两年,大家去博物馆的频率变高了。“大英展”风靡了北京和上海,《千里江山图》引发了“故宫跑”。尤其是《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的电视节目大火后,勾起了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的兴趣。

有了兴趣,就自然有了探访它们的意愿。对大人来说是这样,对孩子更是如此。只是大人的兴趣有时更功利些、目的性更强,而孩子的兴趣更单纯些。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和我分享了她成功把孩子“引”进博物馆的故事:

孩子爱看小公主苏菲亚的动画片,里面有一个中国皇帝和公主的造型,我们会看着他们穿的衣服,去找是哪个朝代的。在找到这个朝代后,而是接着继续“找关联”:从朝代找到知名人物,从人物找到历史故事,从故事找到博物馆文物。下一步,就是在展厅里和它们“见面”啦!

强硬让孩子接触博物馆,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不妨跟着他的兴趣走:孩子正在学乐器,那就去国家博物馆找找古代乐器;孩子喜欢飞机坦克,那就去军事博物馆看看“真家伙”;孩子爱写书法,那就去碑林博物馆或者石刻艺术馆;孩子是个“小吃货”,甚至有全聚德烤鸭博物馆等着他!

找伙伴、玩寻宝游双……让孩子获得“放就感”

你可能也想过,为什么电子游戏能让孩子“废寝忘食”?哪怕一直输,为什么还是爱玩?当然,并不是“失败”吸引了孩子,而是游戏中孩子的付出和努力,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体现。上次打了800分,这次打了1200分,虽然还是没有过关,但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游戏的一大特点就是及时反馈,给孩子“成就感”。博物馆中的文物不会讲话,如何帮孩子找到这样的“成就感”呢?我身边许多父母给出了他们的宝贵经验:

根据展品,嫁接已有认知已有认知来自两方面,一是学校,二是生活。比如:语文课本里学习“模范”二字时,不少的博物馆展厅里都有青铜铸造所用“模范”的文物,什么是“模”,什么是“范”,在博物馆里即可眼见为实。嫁接的过程其实也是个很好的思维过程,可以纵向延伸下去,可以横向发散开来。

游戏化学习,让孩子成为主导 根据孩子的特点,以及展览的情况,设计简单的游戏化学习,融入合理的激励手段。有家长是这样做的:在展厅入口拿到展览的宣传册页,和孩子先把上面的重点文物熟悉一遍,然后进展厅有目的地去寻找,这种类似“寻宝”的设计其实也是最简单的游戏化学习。

创造机会,让孩子说出来 如果说前两种方法的成就感更多是来自自我,那成就感也可以来自他人。鼓励孩子和朋友们在博物馆结伴学习,给每个孩子展示的机会,可以讓他们把提前搜集的、现场看到的等等分享给其他的伙伴。说到底,其实最大的核心,是让孩子们在走进博物馆这件事情上找到获得感和成就感。

此外,当我们在激励孩子在博物馆的专注学习时候,一是方式要合理,我不建议用“延长玩游戏的时间”等等作为激励条件;二是要激励孩子们的行为,不是激励他们的结果。有时候答案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真看真听了,是否真的动脑筋思考了,是否真的说出来了。

给孩子的成长以时间收获在未来

博物馆里的学习,尤其是历史、艺术类的展览,通常不是立竿见影的。这种学习既可以是零星碎片的,也可以是成线成面的。但这会在孩子生命的不同阶段体现出来。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分享给我这个故事:

我家女儿是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和我一起看各种展览,她坐在小推车上,我只告诉她进去的时候不准吵闹,她也会很好奇地看来看去,但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她特别小的时候,我带她进出的展览时间很短,以免她生烦。她一岁半时走进首博看了潘玉良画展,当时在画展上停留了一个小时,重点看了一幅静物画。半年后,我们路过首都博物馆,她说这里她来过这里“看过花”,那瓶花和我家一瓶花有相似点。

虽然给孩子们在博物馆讲历史这么多年,但我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更多先是一个一个的小点,后来发现当这些点多了起来之后,它们之间自然能产生奇妙的关联。记得我讲的第一个展览《大唐丰韵:唐代社会生活展》时,为了解唐代官员衣服的颜色,读了不少书和文章,这些内容在后来的讲解中都会用到。一个展览,容纳的内容是如此之多,展示的世界是如此之大,那我们又着急些什么呢?

父母不要懒 一起字习,一起成长

我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导”的工作得做在前面。有的妈妈会提前阅读推荐书籍,为自己一年级的孩子先整理出知识点,然后把古诗词、成语故事、动画片和这些内容做关联;有的妈妈和孩子参加过《美在新时代》的书画展课程后,会拍下所有展品照片,继续做成图文和孩子回顾;有的父母和孩子在去西安游学之前,会一起看完“新丝绸之路”纪录片、“何家村遗宝”,带着这些知识去陕西历史博物馆……

我希望最好的状态就是:各位爸爸妈妈都能成长起来,承担起引导孩子去博物馆的责任。

张鹏青少年博物馆公共教育推广人,在博物馆为孩子义务讲解14年,是更懂孩子的讲解员。

猜你喜欢

文物博物馆游戏
博物馆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