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清扫术治疗多发性颈淋巴结核的效果对比

2018-11-14高新宇陈振宇郭克熙段艳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9期
关键词:淋巴结核功能性颈部

高新宇 陈振宇 郭克熙 段艳玲

(广东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深圳518112)

颈部淋巴结核属于头颈部结核的常见形式之一[1],患者颈部经常会出现无痛性肿块,局部无炎症反应,细菌感染时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重减轻和夜间盗汗等临床症状,因此,临床诊断相对较难。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和西药治疗多发性颈淋巴结核,西药治疗多发性颈淋巴结核的治愈率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2]。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和传统清扫术均为一般手术治疗,传统清扫术是一种根治性颈清扫术,旨在彻底清除病灶,切除的范围由上而下、由浅至深,通常会对患者的基本组织器官功能形成一定影响;但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在清除淋巴病灶的同时还可保留患者的基本组织功能[3]。本研究比较了采用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和传统清扫术治疗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结核科收治的80例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2.12±4.32)岁。 对照组中男19例,女 21例;年龄 20~64岁,平均年龄(42.15±4.1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在我院检查并确诊为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患者;未参与其他药物治疗者;抗痨治疗6个月无效者。

1.3 排除标准 患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清扫术治疗。颈神经丛麻醉,若效果不好,就进行静脉全麻;病灶范围大者,直接给予静脉全麻后进行手术。手术操作如下:观察患者颈部肿块,在皮肤变薄处行双弧形切口,并将两侧较薄的皮肤切除,使脓腔暴露,吸净脓液后刮除脓腔壁坏死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并用小刮匙探查和脓腔壁相连的深部窦道,刮除其中坏死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创伤面,留置潘氏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予以电凝止血。术后给予规范抗结核治疗6~9个月。

1.4.2 观察组 采用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麻后进行手术。手术操作如下:伴有窦道者,在窦道行梭形切口;颈部全覆盖病灶者,在颈部病灶附近的胸锁乳突肌后缘行纵行切口,切至颈部括约肌,沿胸锁乳突肌两侧纵行切开筋膜,并使之充分游离,自上而下充分分离翻起直至乳突部,显露并游离颈内静脉后进行清扫,暴露脓腔后吸净脓液,并轻轻刮除脓腔中坏死组织后,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尽量保留相关正常组织,避免损伤括约肌周围神经,并清除周围残存病灶及水肿组织,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将胸锁乳突肌复位,留置潘氏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采用电凝止血。术后给予规范抗结核治疗6~9个月。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颈部功能恢复情况。显效:患者颈部无肿块,淋巴结核也已痊愈,术后无复发;有效:患者颈部仍存在少量肿块,淋巴结核得到改善,术后部分复发;无效:患者颈部肿块摘除后再次复发,病情无明显改善。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记录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3)观察两组颈部功能正常率,并记录两组的复发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颈部有无塌陷或肩胛综合征,颈部及肩部皮肤感觉基本正常视为颈部功能正常,反之有一项或以上不正常则视为颈部功能不正常。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

2.3 两组颈部功能正常率及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颈部功能正常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51%,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颈部功能正常率及复发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颈淋巴结核是一种淋巴病变,主要是结核分歧杆菌侵入颈部淋巴结引起的[4],发现不及时就会较快地发展成脓肿型结核。颈淋巴结清扫术是临床治疗多发性颈淋巴结核最理想的术式。传统清扫术的关键在于彻底清除病灶,如果深部病变组织及窦道清理不净,其残留物仍会引起复发,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能在不影响患者正常组织和器官功能的前提下,清除患者病灶[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较传统清扫术疗效更佳,可能是因为颈部淋巴结组织坏死,皮肤被侵犯后发生溃烂,传统清扫术时解剖层次不清楚,造成无法完全清除患者病灶,而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可使手术解剖层清楚,彻底清除病灶,也可切除附近疑似病灶侵犯的水肿组织,更好地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6~7]。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表明采用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患者恢复情况较采用传统清扫术治疗的患者好。这可能是因为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在术中尽可能地保留了胸锁乳突肌、颈横动脉、锁骨上皮神经、颈外静脉、颈内静脉、副神经、枕小、耳大和肩甲舌骨肌,避免了损伤膈神经和迷走神经,但操作复杂延长了手术时间;另外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有针对性的清扫,可以在不影响治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更多区域内的组织和功能[8],因此,采用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可缩短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颈部功能正常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清扫术无法完全清除病灶,存在残留组织,这些残留组织会进一步侵害患者的正常淋巴组织,引起复发,而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解剖层清晰,可以完全清除病灶及周围疑似感染组织,创伤更小[9],因此,观察组患者的颈部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复发率更低。

综上所述,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多发性颈淋巴结核的疗效比传统清扫术好,且采用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能缩短患者的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复发率低。

猜你喜欢

淋巴结核功能性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淋巴结核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观察
淋巴结核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三黄膏、止痛膏治疗脓肿溃疡型淋巴结核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