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点十大“网红导师”和他们的课程

2018-11-14郭探微

时代邮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吴晓波硅谷经济学

在“知识付费”领域,有一批颇有名气的导师,他们专注于各自领域的研究,也推出了一系列课程。用现在流行的说法表述,他们每个人自身就是一个大“IP”,是知识变现的“先行者”,这些“网红导师”的出现、知名付费栏目的打造,虽然不能也不可能改变知识的本质,但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普及知识的积极作用。

《矮大紧指北》:另类人文冷知识

高晓松是近年来在社交网络上公认的“靠才华吃饭”的人之一。他曾推出了一系列谈话类节目,比如《晓说》,也担任过《奇葩说》的导师,他风趣犀利、不乏人文关怀的谈话风格受到了大众欢迎。

2017年6月,高晓松带着《矮大紧指北》正式登陆“蜻蜓FM”,这是一档主打冷知识式的谈资类节目,除了独家首播之外,这档节目被设计成付费产品,一共156期节目,一周3期,一共200元。

和打响了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晓说》相比,《矮大紧指北》有着明显的差别:

《晓说》是做基于历史人文的观点式的交流,宏大而又不失幽默,《矮大紧指北》则是老朋友式的娓娓道来,主打知识的另一面。什么是知识的另一面?说白了就是冷知识,供人在茶余饭后聊天的谈资。

《矮大紧指北》这档节目分为三大块:排行榜、文青手册和闲情偶寄。以排行榜为例,矮大紧聊的排行榜就是传统文化中非主流的榜单,比如十大兵家必争之地,比如十大细思极恐的美食,这种话题和内容极少出现在主流内容中,但又有猎奇性和知识性,因此非常适合作为聊天的谈资。

《矮大紧指北》更像是人文主义浓厚的知识兴趣的散装零售店,从节目的几大栏目和时长设置就可以看出,时间压缩了,但信息的浓度和幽默性加强了,这些内容更加轻松和易懂,但又不那么正儿八经,因此相比纯粹的谈资和说话类节目,更多了一层精神内核。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让普通大众发现经济学的乐趣

2017年11月10日,“得到”APP大咖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总订阅人数突破20万,创下同类知识服务产品付费用户数最高记录。

知名经济学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将其自2010年以来在北京大学讲授《经济学原理》《法律经济学》两门课程的精华内容,凝结为《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专栏中精讲52个经济学核心概念模块,通过超过260节音频+图文在线课程,致力于让普通大众发现经济学的乐趣,并构建起地道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据悉,该专栏上线短短一周,便吸引了超过4万名“得到”用户付费订阅,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也在此列。马化腾曾发表评论称:“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北大,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重返校园学习。感谢互联网这个时代,有人愿意以更灵活的方式,以更周到的服务,把这么好的产品,呈现在更多人的面前。每天花10分钟,就能构建一个经济学的世界观。感谢薛兆丰老师把原汁原味的北大课程分享出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

薛兆丰曾表示,自己虽在北京大学有近8年经济学授课经验,但是,要将北大经济学课“搬”到线上,形成普适于大众的知识服务产品,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这一过程犹如探索知识付费的“无人区”。

在打磨产品的过程中,针对更广泛的受众,薛兆丰和“得到”APP产品团队不仅要对知识内容进行重新生产,还要在知识的表现形式以及授课方式上进行调整和创新,力争做到有趣和通俗,适应大众碎片化时间学习特点的同时,还要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含金量,做到“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由此打造出的“全世界最大的经济学课堂”,让更多人从此拥抱经济学,爱上经济学,用上经济学。

一位用户表示:“我订阅课程没有什么考试啊、提升啊、功利之类的压力,纯粹就是喜欢,喜欢这样的形式,喜欢听薛老师娓娓道来的故事,原来经济学可以如此有趣!”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好好说话》是由马东担任课程总监,《奇葩说》辩手马薇薇、邱晨、黄执中、周玄毅、刘京京等担任主创的口才培训节目。

“好好说话明天上线,持续一年260期,想想就嗨。明晚9点在映客直播,欢迎放马。”2016年6月5日下午,马东在微博发了这条消息。

《好好说话》是以日更形式推出的6分钟音频课程,从沟通、说服、辩论、演说到谈判,教给用户一整套应付生活场景需求的话术。

《奇葩说》火了后,几个高人气辩手们就开始思考如何将说话的本事分享出来,“然后就隐约有了一个方向,我们一直在想怎么教人思考、表述、谈判、沟通”,这就是做《好好说话》栏目的初衷。

马东将《好好说话》这个产品定义成为一个服务类型的产品:“针对有需求的人群设计,教大家如何避开沟通雷区、把话说得漂亮得体。”

马东分析说,一直以来,我们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却又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这很尴尬。我们所学的东西无不以“表达”为指向,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也几乎都以“表达”为依据,可是作为最直接表达方式的“说话”,却始终处于极其边缘的地位,这也很尴尬。

“尴尬之所在,正是机会所在。况且,在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里,相较于出身、机遇、精力、智力、意志品质,我们最能控制的,其实就是‘说话’这件小事。”

有用户评价:现代社会高度竞争的复杂人际关系、快节奏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要求我们有更加智慧、更有锐气、更强调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好好说话”之道。“我觉得订阅这档栏目还挺有用的。”

《硅谷来信》:帮大家开阔视野

吴军有着多重身份:硅谷首家华人创投基金丰元资本掌门人、风险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先后供职于谷歌、腾讯,是谷歌中、日、韩搜索算法的发明人。他的两个付费专栏《硅谷来信》《谷歌方法论》共有16万忠实粉丝。

《硅谷来信》尤其受到欢迎。《硅谷来信》涉猎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金融和科技题材的文章”“科技公司的技术和产品特点,以及内部的管理方法”“教育和历史文化”“世界各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吴军说,在《硅谷来信》中,看似聊的是天南海北的问题,其实这些话题都是围绕拓展思维的宽度精心挑选的。

“比如,今天一个20岁的人,将来难免要和美国人打交道,40岁的人,可能要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因此了解美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对将来有帮助,所以我希望《硅谷来信》是一个能够让大家开阔视野的专栏。不仅是每日深谈,而且是个人向上进阶的核心密码 思维方式的升级。”

网友“马洋葱”分享听课心得说:“《硅谷来信》是我唯一订阅的知识付费产品,如果你以为课程是‘科技’为主,那便是小看了吴军老师!”他总结说,《硅谷来信》的可贵之处在于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告诉你什么是错的。你会发现文章多不以直接了当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以他“看过的人,做过的路”告诉你:你这样,是走不通的。第二,告诉你什么是优雅生活。在课程里,吴军老师分享了他的个人爱好,包括品红酒、喝咖啡、摄影、旅游等等,他让我们看到,繁忙之余要留给自己享受生活的时间。第三,让你站在他人肩上看世界。吴军本身就是一个跨界人才,科技、教育、管理、人生等话题信手拈来,总有独到的见解。通过他的启发,你会发觉,原来还可以用这样的视角看待世界。

《DR.魏:家庭教育宝典》:让孩子享受前沿脑科学研究成果

人们最早对DR.魏的印象可能出自《最强大脑》,这位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是《最强大脑》节目的科学评审,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我是科研和教育工作者,只是大家最早认识我是通过《最强大脑》,给我打上了‘科学判官’的标签。从女儿出生后,我投入大量业余时间,将脑科学、认知科学与发展心理学与育儿实践结合起来,给父母提出一些建议,也不算典型的育儿专家。我主要工作是从事科学研究,个人最大的兴趣就是科研。”

在《DR.魏:家庭教育宝典》中,每节课程在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课程设置围绕开发孩子的“智力脑、语言脑、情绪脑、运动脑、创意脑”5个方面进行,引导新手家长们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课程中,DR.魏并没有一味的讲科学理论,而是结合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来论证他的论点,并且都建立在DR. 魏已经实践过的基础上。比较贴心的是,为了方便广大听众理解,在每一篇课程中都附有相关内容的图文解说,既方便保存又有利于重复学习。

《咪蒙教你月薪5万》:3年后加薪不超50%可申请退款

2015年9月15日, “咪蒙”公号发出了第一篇文章《女友对你作?你应该谢天谢地,因为她爱你》,从此走上她的自媒体创作之路。

近三年时间过去了,据其团队透露,目前“咪蒙”公号订阅数1297万,每天的头条文章平均阅读量200万。

2017年11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咪蒙品牌发布会”上,咪蒙团队宣布准备上线付费音频课程《咪蒙教你月薪5万》,正式进军知识付费领域。据公司副总裁王不烦在现场透露,这个课程将专门为有能力却迟迟不涨薪的人,提供实用的方法论和实操干货。若听课人员“三年后加薪不超过50%”,则可申请全额退款。

作为自媒体中的“网红”,咪蒙推出的音频课程却评价不一。课程在喜马拉雅课程一经上线就收到了诸多用户的五星好评。但随着课程的持续更新,在喜马拉雅上的用户评价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给出3星甚至1星的评价用户逐渐增多。

在评论列表中,经常出现“干货少,每期内容短,标题党,退钱”等关键词,最终课程总评分为3.9分,远低于喜马拉雅平台其他热门课程评分。听了咪蒙的课程后,很多学员们纷纷在下面留言表达失望,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课程质量不行。有的学员比较极端的表示:希望咪蒙能够开通退款通道,需要退款。

《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普及金融的观念和认知

陈志武是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生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他的专业研究领域为金融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最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问题以及金融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问题。

在《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中,他帮助大众建立了关于金融学的初步认知,并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话题:比如金融是如何催生文明的?金融何以富民强国?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陈志武希望,他的金融课带给听众的不仅是金融知识和思想框架,更帮人们认清财富本源,升级认知模式。

喜马拉雅FM这样介绍课程:“无论你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创业者企业家,无论你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还是拼搏在追求财富的路上,这门课都会对你有所助益。如果你犹豫钱往哪放,如果你犹豫该不该投资,如果你犹豫股市、楼市,这门课将是给你答疑解惑的快速入口。”

《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分为12大模块、52个专题、152堂音频课和图文笔记和52周问答。课程希望听众可以从中学习到:第一,读懂人类社会背后的一整套运作逻辑,掌握未来发展规律,运用独立的思维全面深度跨界剖析各种事件。第二,理性地抓住经济发展趋势,精准洞察表面背后的本质,提升商业嗅觉,更快决策,规避未来风险。第三,在理财投资方面,从术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境界,财富如何配置,做到心中有数,实现合理投资、财富增值。

《西方艺术课》:揭秘艺术之美

作为新锐西方艺术研究者,严伯钧具有12年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游历经验。严伯钧主讲的《西方艺术课》中,不仅谈到了雕塑、古典音乐、建筑,还讲到了历史、政治、宗教、科学、技术,把艺术家、艺术品所在年代的社会背景全部打通,严伯钧说:“只有看清楚全局,艺术史的真相才能还原给你。”

《西方艺术课》的定位是一个可以给你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艺术知识大课堂,每天10分钟,讲清一位艺术家和他的艺术作品。课程按照不同的艺术时期,深入介绍了至少200位艺术家,厘清了超过30个艺术流派,勾勒出一份清晰的人类艺术地图。

有用户评价,课程把“以往令人不明觉厉的西方艺术史,翻译成了人人都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知识资产”。不少专栏用户在严伯钧的陪伴下,踏入博物馆、艺术馆,再也不用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是学会了如何看懂真迹,领略到艺术真正的价值。

严伯钧说,希望通过课程让“绘画、雕塑、音乐、建筑,变成你一辈子的玩具;让古今那些故去的、在世的艺术家们,成为你的朋友;让艺术伴随一生,成为你今后人生中的灵魂伴侣。”

《每天听见吴晓波》:分享最新经济走势

毋庸置疑,吴晓波是成功的企业家、财经作家。在他推出的知识付费课程《每天听见吴晓波》中,你所听到的吴晓波的每一个观点和立场,都浓缩了他几十年的商业观察和对当下经济的审慎思考。

在课程里,吴晓波每天与大家分享最新的经济走势,评说当下的财经热点,帮你摸清中国商业脉搏,既而开启你的商业机会。

吴晓波表示:“《每天听见吴晓波》真正希望的是帮助每一个人系统学习职场技能和掌握理财知识,打造自身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改变碎片化时代的免费模式,让知识和高品质内容,体现应有的现实价值。”

每天用5-7分钟的时间,不到两首歌、一站地铁、两个红灯的长度,就能听到吴晓波每天提炼出的精髓信息。

不少“商界大咖”都是《每天听见吴晓波》的订阅者。冯仑说:“晓波的观点有趣而独到,给我们在投资理财和日程生活中带来了启发。”雷军说:“我在喜马拉雅电台订阅和收听了吴晓波的节目,非常欣赏他分享的阅读感受和财经观察,很成功。”柳传志说:“《每天听见吴晓波》能帮助年轻人丰富财经知识,传播正确的商业观察,非常有意义。”

猜你喜欢

吴晓波硅谷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吴晓波:我的自信害了我
10万+资讯为何会被疯传?——基于《疯传》STEPPS 原则以及吴晓波频道样本资讯的实证分析
你喜欢干什么
经济学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