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媒体在农村地区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以武汉新洲区农村地区为例

2018-11-14丁小涵尤小波

长江丛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民智能手机

陈 博 丁小涵 孙 博 尤小波

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农村信息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通信设施不断改善和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除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外,农村居民开始接触到以家用电脑、智能手机为硬件依托的“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科技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网络媒体的出现及其与传统媒体的迅速融合,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改变着我国农村科技传播的模式和发展进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逐渐渗透,能否及时地掌握网络媒体主动,打通网络媒体渠道,已成为农民主动积极学习科技知识,为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动力的关键。

一、网络媒体的定义及其对农村网民的影响

网络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主要表现为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新型业态。①网络媒体经济已成为当前我国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产业形态,其中农民网民的队伍和影响更是不可小觑。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95亿,年增长率为9.5%。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较去年上升了0.9个百分点。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最高,为87.1%,农村手机网民规模为1.70亿,比去年增加了2391万,上升16.3个百分点,其中微博、微信用户都超过3亿。②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2014年-2015年中,网络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从学历结构来看,与2014年相比,农村网民学历水平略有下降,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村网民占比降低6.9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来看,与2014年相比,农村网民30岁以上各年龄段比例均有提高,占比相较去年共提高了3.3个百分点。此外,10-29岁年龄段农村网民占比相较去年降低3.6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说明一半以上农村网民的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段,并且占比有上升趋势;青壮年仍然是农村互联网使用的主体;农村网民在年龄结构上正在向更为均衡的方向发展;更多农村壮年和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成为互联网的使用者。

二、网络媒体在新洲区的传播现状

新洲区是湖北省武汉市远城区之一,位于武汉市东北部,新洲区现有14个乡镇总人口数约88.27万人。2017年3月底,调研小组深入新洲街道和自然村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合的方法,在新洲农村地区中随机抽取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40份,共获得有效问卷135份。同时调查人员还对一些乡镇的主要领导、文化程度较高的当地人就网络媒体在本地的信息传播现状进行了非结构性访谈。

(一)青壮年是新洲区参与网络媒体活动的主体

从调查样本的性别比例看,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48.7%和51.2%。这与广大农村地区(不包括在外久居的务工人员)居民中的男女比例基本相符。从年龄构成上看,样本中接触网络的人群平均年龄为35岁。17-25岁年龄段网民占35%,26-35岁年龄段占42%,35岁以上接触网络人群所占比例为33%。

以上情况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数据基本一致。通过访谈得知45岁以上人群占比低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缺少渠道和动力。表现在很少接触网络,不了解网络世界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另一方面是个体能力限制。表现在有兴趣了解网络,但因文化程度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个体无法融入互联网群体。

(二)智能手机是新洲区农民参与网络媒体的主要平台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网络信息传播在农村地区占主导地位。在受访人员中,有95%的农村居民拥有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其中青年群体的手机普及率最高。从智能手机的用途来看,17-25岁人群智能手机多于娱乐;26-35岁人群及45岁以上人群手机多用于通讯。用智能手机浏览新闻资讯是当地农民参与网络传播的最主要方式。在大量浏览信息咨询的前提下,当地农村村民对网络新闻报道的信任程度表现为:5%表现为非常信任,27%村民为很信任,56%村民为一般信任,12%村民表现为不信任。数据研究表明,网络媒体在农村具有可信度。

(三)农民使用新型网络媒体频率高

为了更好地研究网络媒体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调研组就智能手机常用软件的使用频率展开调查。可以看出,微信、UC浏览器、搜狐娱乐、微博、今日头条的使用频率较高。可以表现出两个倾向:一是新型网络媒体(微信、微博)对农民影响较大。这可能与大部分农民介入网络媒体的时间同微博、微信兴起时间重合有关。二是农民使用网络媒体获取最新信息和外界消息的需求量很大,也导致信息获取像娱乐化及碎片化方向发展。可以推断,未来网络媒体在农村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三、网络媒体在农村发展趋势研究

(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并存,但优势明显

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传播手段决定了文化的不同样式和形态。从传播的历史发展来看,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手段的发展是同步的。③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只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农民,开始在网络媒体中获取信息。这将改变农村文化的形态和样式,而这些形态和样式必将具有明显的互联网特征。

经研究数据表明,新洲区农民已经打破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由以往的被动获取变为主动获取。网络媒体以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出现在农村和农民的视野中,成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同时这在调研和访谈中发现,网络媒体的带动性强,普及速度快,已经开始迅速挑战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在传统媒体的地位,挤压其生存空间。

(二)新洲区农村网络媒体发展主要困难

网络媒体在新洲区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但在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仍暴露出大量发展困难。

首先是硬件设施困难。随着“宽带村村通”项目的推进和实施,中国电信等几大运营商已经可以满足农村地区对于互联网的需求。但每年上千元的宽带费用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来讲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且目前新洲区多数村存在“空心村”的情况,对这笔钱的支出就会更加谨慎。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大多数农民参与网络媒体的硬件依托是智能手机开通移动网络。平台比较单一且参与网络媒体的深入度和功能性受到平台的极大限制。在“家电下乡”的推动作用下,农村家用电脑的普及率逐年上升,但农民对于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匮乏导致电脑频繁出现故障。硬件维修或者软件升级等方面的费用成为农民没有预料到的额外支出。以上因素都对新洲区农村网络媒体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网络媒体未与农民生产生活产生强联系。由于人文因素及地理因素的限制,农民中使用网络媒体主要活动集中在娱乐、新闻、通讯领域。可以说网络媒体提供给农民的是接收信息,而缺乏深层次的参与。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并不知道网络媒体传播的重要性。网络媒体未对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产生实质性帮助。目前网络媒体及开发软件大部分是围绕城市生活所展开的。伴随网络媒体衍生的互联网经济也大多在城市进行。与农业生产、农村政策、农产品销售、农机维修、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相关的网络媒体寥寥无几,同时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投入和推广宣传渠道。农村地区仍然是网络媒体深入发展的“处女地”。

四、新洲农村地区网络媒体建设对策与建议

新洲区是武汉农业特色明显的远城区,武汉市又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城市。结合国外的经验及目前在国内农村发展态势来看,网络媒体可以大大提升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了农业的市场收益。借助经济技术发展和武汉中心城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新洲区在网络媒体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争取更大的空间。

(一)发展村级网络工作室,建立官方信息集散地

在调研和访问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村级行政单位都建有自己的图书阅览室。如果能仿照这一模式建立村级网络工作室,配以固定的电脑及无线网络提供给农民使用,可以解决农村网络媒体使用和发展的硬件瓶颈,也可以提高农民参与网络媒体发展的积极性。

在调查中同时发现,新洲区农民有强烈的信息搜索和获取需求,并且对网络媒体信息的信任程度比较高。这是相关部门借助网络媒体普及农业政策和农村建设办法的良好基础。各级各类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号、微博的建设可以改变现有工作路径,使信息及时有效传达至固定人群,形成信息集散,提高办事效率。

建设农村网络媒体人力资源队伍是发展重点。许多基层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相关能力,科技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城镇,由于网络媒体采用的是计算机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这就需要设法解决农村相关行业和人才缺乏的问题。

(二)以网络媒体推进“三农”发展

通过调研数据可以发现,新洲区使用网络媒体的主要人群是青壮年。并且这类人对于网络媒体的参与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结构人群。在访谈中发现他们也确实使用网络媒体解决了生产生活问题,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也提供了一个新洲区网络媒体建设发展的思路:必须与“三农”发展相关。

重视、加强和引导农村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能有效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流通、文化建设、交流互动、农村电子商务等功能,缩小城乡信息距离,促使农民实现思想观念更新,提升综合素质。相信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媒体既能为农村发展提供方式方法、动力源泉。又能开辟农村新型服务市场,找到创新创业爆发点。真正有效地化解二元结构,破解城乡壁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平台。

注释:

①曹鹏飞.新媒体是什么[J].刊授党校,2014(06):25.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R].2016-8.

③苏卫良,李华,赵素娟.中国农村科技传播中新媒体应用现状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1,26(4):41~44.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网民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数据或将拯救生命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西方网络奥运会报道的特点与启示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智能手机
商业新闻
有感“网民节”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