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电影《厕所英雄》的女性主义意蕴

2018-11-14李东晓

电影文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男权女性主义厕所

李东晓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印度导演什里·那拉扬·辛执导的电影《厕所英雄》在中国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贾娅与丈夫凯沙夫努力争取在家里建厕所历经磨难而最终成功的故事,再现了印度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影片触及了印度女性基本生存权利、传统文化继承与改造、政府机构的效率与贪腐等现实问题,呼唤民众提高觉悟来改造整个社会,表现出鲜明的人文关怀意识,尤其是影片所蕴含的女性争取自身权利的理念及女性解放的策略对于女性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从影片看女性个体觉醒对女性主义运动的意义

“个人的即政治的”是西方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中提出的一个命题。“个人的问题就是政治的问题(The personal is the political)。”人们一向认为,某男经理对女秘书的性骚扰或者某男强奸了某女都是个人的性质问题,是由于有某个道德水准不高的男人或者某个穷凶极恶的醉汉,或者是由于女秘书或者那个被强奸的女人有过某种不恰当的行动举止诱发了男人对她们的侵犯。现在,女性主义运动指出,这些行为绝不只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男性控制女性的政治表现。“个人的即政治的”意味着把社会中个别女人所遇到的私人问题上升到社会存在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整个社会权力关系的产物。女性主义者要获得性别平等的政治目标,必须关注女性个体的现实境遇,不屈不挠地为争取权利而斗争。《厕所英雄》塑造了贾娅这样一位勇于向不合理的社会抗争的女性形象,她所面对的如厕难的问题、性别歧视问题是印度女性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整个印度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制度等存在着盘根错节的联系,女人要想获得自己的尊严与权利必须通过改造这些权力关系才能实现。贾娅是一位现代女性,受过高等教育,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以及相对开明的家人培养了她独立自主的性格。她对社会上的性别歧视深恶痛绝,敢于教训在路上骚扰女性的拖拉机手,敢于在火车上指责凯沙夫上厕所不关门。在新婚之夜发现家里没有厕所的时候贾娅指责丈夫凯沙夫婚前没有告诉她实情。凯沙夫认为这是村里人一直坚守的传统,要求贾娅遵守这个传统,并且提出让她当村里集体上厕所的组织“妇女联合会”会长,贾娅坚决拒绝并声称没有厕所就离婚。在贾娅的坚持下,凯沙夫决定在家里修厕所,但是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在经历了去别人家借用厕所、骑摩托到火车上借用厕所的尴尬之后,贾娅不能忍受凯沙夫的权宜之计而回了娘家。如何解决贾娅如厕的问题时刻困扰着凯沙夫,自作聪明的他竟然去偷一家电影公司的移动厕所而被捕入狱,这件事情给贾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凯沙夫也终于鼓起勇气在家里建起了厕所,但新建的厕所被父亲及村人毁坏了。面对极端沮丧的凯沙夫,贾娅建议采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决定到法院申请离婚,获得了凯沙夫的支持。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里,整个村庄1000多年都没有离婚现象,离婚对于凯沙夫一家以及村里所有人来说都是件极端耻辱的事情,贾娅的决定让她和凯沙夫成为众矢之的。但是,随着新闻媒体的介入,离婚事件受到了整个国家的关注,人们不断地觉醒最终迫使政府出面用最快的速度在村里建成了厕所。贾娅作为男权文化的受害者,敢于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基本权利,善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表现出非凡的勇气与魄力,成为印度女性解放的一面旗帜,引领着全村的妇女走向解放。从这个意义上看,个人的也是政治的,作为个体的贾娅争取女性的基本权利,通过自己的抗争改造整个社会的性别权力关系,促进整个社会中所有的人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妇女观,为争取性别平等而努力,这正是影片的积极意义所在。

二、影片对西方女性主义“姐妹情谊”的呼应

男权制的确立造成了女人在社会中第二性的地位,无论在政治、宗教、教育还是在家庭等领域,妇女在社会中受到各种歧视,她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行为都由男人界定与控制,男性中心主义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代代相传,难以抗拒。在女性主义者贝尔·胡克斯看来,女性主义者面对的敌人之一是自己“内部的敌人”,这个“内部敌人”就是女人自己把男权中心主义的理念内化到自己的意识中,从而按照男权文化的逻辑安排日常行动。作为受压迫的群体,不同阶层、种族、文化背景中的女人只有团结在一起,打败自己内部的敌人,女性主义运动才能顺利地推进下去。“女权主义运动创造了女性友谊的环境。我们并不是团结在一起反对男性,我们团结起来保护我们的利益……为了改变对女性的工作歧视,我们需要组成群体来改变公共政策。向女性本身的性别主义挑战,改变思想,是创造最终震撼整个国家的、强有力的姐妹情谊的第一步。”女人之间可以建立亲密的姐妹情谊关系,为了共同的利益和信仰、为了结束性别不平等的关系而结合在一起共同前进。《厕所英雄》呼应了西方女性主义的建立姐妹情谊的理念。贾娅处于印度的上流社会,但是她对周围所有的女性是平等的、关爱的,她敢于打抱不平,对遭受性骚扰的女性抱着同情态度并勇敢地惩罚骚扰女性的拖拉机手。当发现村里的女人如厕问题的时候,她也耐心地劝导她们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但是,印度社会中的男权文化根深蒂固,许多女人认为按照男权社会制定的规则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是理所当然。凯沙夫的奶奶气愤地跑到贾娅的家里斥责贾娅不懂事,指责贾娅的长辈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为在她眼里女人向男人妥协一向是传统美德。贾娅的母亲也批评女儿把家里的丑事搞得众人皆知,让家人颜面扫地,丧失了妇德。“妇女联合会”的女人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正常的、合理的,以自己没有受过教育为荣,她们并不觉得自己每天捧着夜壶到野外上厕所是件丢脸的事,却把贾娅当成了无事生非给她们找麻烦的罪人,甚至与男人一起反对建厕所。从女性主义发展的历程来看,女性争取自己权利获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与整个文化机制斗争获得的,要与根深蒂固的男性中心主义做斗争,必须团结自己的姐妹们共同走上解放的道路。面对这些受传统陋习毒害却一直妥协的女人,贾娅劝导她们勇敢地追求自己拥有厕所的权利。正是贾娅与自己丈夫的坚决抗争促进了村里女性的觉醒,去除了她们的“内部敌人”,她们即使受到丈夫的威逼、虐待也要争取自己最基本的权利,她们喊出了“如果贾娅要离婚,我们都要离婚”的口号来响应贾娅的抗争,甚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集体离婚”行动来抗拒男人们对她们的歧视与压迫。《厕所英雄》从日常最基本的生活权利入手来促使人们反思印度社会文化,女人一旦因为反思而觉醒,就会在团结行动中显示出巨大的能量和影响力,传统中落后的文化代表者也不得不低下傲慢的头颅。电影中表达的女人之间相互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相互支持共同抗争的场景无疑是对西方女性主义“建立姐妹情谊”理念的呼应,也符合女性主义斗争的现实基础,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女性主义的发展离不开男性的支持

女性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曾经争论一个问题即“一个男性能不能成为女性主义者”,历史的实践证明,许多男性也成为女性主义运动的有力推动者。“既然男性是维护和支持性别歧视和性压迫的主要动因,那么只有让男性承担起改变他们和整个社会的意识的责任才能成功地消除性别歧视和性压迫……当男人表示愿意在女权主义斗争中承担同样的责任、去完成任何必要的工作时,那么妇女将承认他们的革命工作,承认他们是斗争中的同志。”《厕所英雄》塑造了一些具有先进的思想意识的男性形象,如贾娅的父亲和叔公等人,男主人公凯沙夫更是在贾娅的感染下逐渐剔除自己内心中男性中心主义思想,最终成功地转变为敢于为自己的爱人、为村民,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女性争取权利的斗士。凯沙夫聪明幽默,待人随和,作为一个孝子,他力求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求平衡,在很多问题上总是屈从于保守顽固的父亲,已经36岁的他面对婚姻的老大难问题,甘于服从他父亲的安排与一头牛举行婚礼。当贾娅最初提出没厕所就离婚的要求时,他只想在妻子与长辈之间调和关系,用一些权宜之计来应付,但是,所有的权宜之计都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偷电影公司的移动厕所被送进监狱的事件更是刺痛了贾娅也刺痛了自己。他逐渐明白,他所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厕所问题,而是整个文化传统、整个国家机制存在的顽疾。觉醒了的凯沙夫不惧父亲的绝食威胁,不惧村长、村民的反对与责骂,坚持在家里修了厕所。但是,凯沙夫付出巨大心血的厕所还是被父亲和村民暴力拆除了,面对被摧毁的厕所,他悲痛万分。但是,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凯沙夫积极与贾娅配合,最终取得了胜利。电影在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父权制文化的同时也指向了政府部门官僚主义作风和贪腐现象,但是,影片还是把救世主留给了主要由男性控制的印度政府,缓和了性别矛盾所引起的极端紧张的社会关系,这种把女性争取权利的斗争与印度男性精英联系起来的创作理念符合印度社会的现实。再者,影片也把响应国家政策的意识形态注入电影作品中,这种主旋律的官方特色与西方那种直接对抗男权的女性主义电影相比两性之间的矛盾大大削弱,因而更容易被广大的男性群体接受并引起强烈共鸣。从影片上映的效果来看,男性导演拍出的带有女性主义特质的作品无疑会促进女性主义理念的传播,思想解放的男人的加入更有利于推动女性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

四、影片宣扬女性主义理念的不足之处

作为男性执导的作品,《厕所英雄》在努力表达女性主义思想及女性解放策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男权中心主义观念,影片中一些与女性主义的理念相悖的场景削弱了影片的批判力度,如影片刚开始凯沙夫与一个姑娘在草垛上打情骂俏的场景,影片意图可能是借助凯沙夫的话来表达他是个有原则的人,结果却给人留下他是一个玩世不恭容易滥情的小混混的反面角色印象,这个根本多余的场景有损男主人公的性格塑造。再有,凯沙夫骑着摩托车在公路上奔驰,二人看到前面一辆卡车上站立的一位妇女,大风吹起了妇女的裙子露出这个女人的内裤,二人哈哈大笑,这些与主题无关的无聊镜头同样损害了两位主角形象的正面意义,确实是一大败笔。剧中男女主人公拿手机互相偷拍的场景虽然表达了两人爱情的真心与狂热,但从现实来看,本身拿手机偷窥是违法行为,更重要的是,一来一往的偷拍看似在宣扬一种平等意识,其实隐含着极大的风险,那就是在社会上往往是女性成为偷拍的受害者,电影有着巨大的传播能量,无疑会向观众尤其是男性观众灌输偷拍合情合理的理念,增强对女性偷拍的可能性,无形中会损害女性的权利。影片后半部分对于印度政府的迎合,让政府成了贾娅和凯沙夫爱情的救世主,如果没有印度政府的出面,二人的斗争即便自己再努力也必然是失败的,这样的情节设计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女性主义斗争的力度和效果。因此,电影制作者在影片制作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审视自己的作品所蕴含的性别理念,避免掉入男权思想的陷阱。

五、结 语

《厕所英雄》设计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妇女争取权利模式,那就是通过觉醒的文化精英女性不断斗争促使基层妇女觉醒,进而倒逼上层建筑对于整个社会文化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在这个过程中男性精英的积极参与以及合适的斗争策略最终使女性斗争的目标实现。《厕所英雄》把电影的生产与消费当作介入改造社会文化制度的一种方式,虽然现实中传统的陋习与官僚机制的顽疾难以一时去除,但主人公经过磨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种寓教于乐、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励志电影给人带来变革的希望,其鲜明的直面现实、勇于斗争的人文关怀具有世界意义,因而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广泛好评,这也是中国电影制作者值得借鉴的地方。

猜你喜欢

男权女性主义厕所
厕所囧事
Myth and Mechas
体育运动中的性别与性:反抗男权制
警惕厕所性猝死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厕所——希望不再老生常谈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男权,一把悲剧的锁
——细读《孔雀东南飞》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