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成功要素

2018-11-14

电影文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程勇我不是药神现实主义

尹 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一、现实主义电影的传统优势与弊端

(一)反映现实,时代变革

“现实主义”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反映种种现实问题的人文关怀,被用于各种艺术性的创造,如文学、绘画、哲学等。而用于电影中则是比较晚的,在20世纪30年代由意大利一批有思想的电影大师发起的电影运动。由于当时二战给人们造成巨大创伤,在民主运动的高潮中诞生了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反映社会矛盾和历史问题。在世界电影史上最重量级的杰出影片有不少来自现实主义题材,如《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战舰波将金号》等,这些早期的新现实主义电影为日后的好莱坞纪实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帮助。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将电影完全商业化,根据类型的不同发展成现代类型片,从而产生了现代纪实类电影,由于好莱坞快餐式电影具有固定的制作模式,纪实类电影也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格,从剧本选择、角色设定到拍摄手法和对白等,某种程度上被固定下来。而纪实类电影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需要完全符合事实,剧本再创造的成分很少,而后者可以根据故事原型改编,成为一个全新的有复杂情节的故事。所以,从观赏性角度看,现实主义电影的拍摄范围更广,也更能打动观众。

华语片在反映现实题材方面的成功电影有很多,而此类电影往往带有沉重的历史印记,在影史上能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纵观最杰出华语导演的代表作,都是属于此类题材,如台湾导演杨德昌的《牯岭街杀人事件》,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等,同样,大陆著名导演的成名作也都来自此,如张艺谋的《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谢晋的《芙蓉镇》,谢添的《茶馆》,王君正的《天堂回信》,黄建新的《背靠背,脸对脸》,姜文的《鬼子来了》等。这些早期现实主义电影都是在中国电影行业进入完全商业化时代之前的产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影视巨作,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那时的电影行业还比较纯粹,没有那么商业化,电影市场也比较单纯,大众选择看的影片都是通过口碑和街头巷尾的议论。“就电影论电影”的制作模式是那个时代的主流。而在2003年张艺谋导演《英雄》之后,大量快餐式电影纷纷加入到商业化制作模式中。人们观影的口味发生了变化,导致整个电影市场的导向发生改变。所以在后来拍摄的一些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如李杨的《盲井》《盲山》,张猛的《钢的琴》,娄烨的《推拿》,陈可辛的《亲爱的》,文晏的《嘉年华》等,可以说是叫好不叫座,质量很高却没有票房。大众在选择看什么样的电影这个问题上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此类电影市场急剧缩小。然而,我国效仿好莱坞类型片的道路走得也不顺利,大量的垃圾片充斥了整个市场,人们观影后的反响大都是“要剧情没剧情,要画面没画面,要特效没特效”。优秀的国产片越来越少,这不禁让从业者开始反思什么样的电影才是真正适合中国的。

(二)历史与现实的对应

传统现实主义电影在制作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难点,如何将历史原貌在现实中完整地呈现出来,是需要导演、编剧、摄像、演员、监制和制片共同研究的。整个制作流程十分复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这是最考验电影工作者的地方,例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就是从头到尾一个教科书式的范本。该片是由香港著名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京剧小旦程蝶衣和小生段小楼之间的爱恨情仇,其间二人历经从民国初年到抗战到“文革”再到粉碎“四人帮”和改革开放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还原历史原貌这一问题上,导演花费了巨大心血。剧组在前期制作上谨慎小心,请国家一级电影美术师杨占家担任场景设计,影片里程蝶衣的家、祖师爷的院子、戏园子、花满楼、太监家等都是参考当时的实景后改造或搭造的景,因为导演的父亲懂京剧,给出许多指导意见,所以影片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真实可信的世界。而演员在如何还原京剧角色上也下足了功夫,演员张国荣提前六个月来到北京专门学习戏剧,其间发烧还坚持练习压腿,由于他的勤奋专一,剧组安排的替身最终都没有机会登场。演员巩俐为演好妓女菊仙一角,查看了大量关于“文革”前后妓女的资料。影片中大量的群众演员也是请戏剧学校的学生来出演。当然,配乐和灯光部分都是按照不同时期的取景特色来设置,在此不一一陈述。可见,要拍摄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这里面不仅需要资金方面的投入,更多的是故事本身所处时代和环境需要剧组所有人都参与到故事背景研究中去,是一项繁重的工程。

一部电影质量的高低,从它的场景、服装、道具、灯光以及演员对角色的理解程度等诸多方面体验出来。能够做到让观众感同身受的影片,在这些方面必定花费了心血。所以,如何将历史与现实的各个环节对应起来,相比拍摄商业快餐片而言要难很多,挑战和失败往往并存,是考验电影工作者的一大难题。

二、《我不是药神》的成功模式

由上文可知,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前期投入上要比一般的类型片大;同时,不同时期所处的境遇是不同的。那么,在当下商业快餐片盛行的时代,如何制作一部既有口碑又有票房的现实主义电影,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剧组给出了答案。

(一)原型改编与戏剧性冲突

该片根据江苏无锡企业家陆勇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故事的整体框架与原型基本一致,但编剧钟伟对故事进行了类型化处理,使其更像一部标准商业类型片。原来的人物关系比较单一,就是白血病患者陆勇因为瑞士格列宁药的价格太高而四处寻求仿制药并推荐给病友,编剧设置成四个病友和一个主角的大家庭,而主角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亟须用钱的健康人,主角潜在的性格特点被分别投射到了四个配角身上,通过配角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激发并放大。编剧钟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接到剧本后进行了命题作文式的分析,由于对病人这个领域比较陌生,所以前期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去造访医院和患者家属,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然后开始写八字序列组成的提纲,最终构成一个四幕16序列的故事框架。故事的引子和起承转合部分分别对应每一幕的各个序列。这样故事结构就非常清晰,再往里添肉补色整个框架也不会走形。而影片中体现的黑色幽默也是最后梳理出来。从一个简单的新闻故事到一个标准的类型片剧本,编剧通过研究商业片应有的要素,从情节复杂化和人物关系丰富化出发,运用撰写大纲的方式将剧本逐渐细化。剧本原稿171场,最终成片150场,其中前半段采用犯罪片里小团队的形式推动情节展开,中段小团队解散调动观众失落情绪,尔后小团队重组再次激发热情,这样的一波三折加强了故事的戏剧性,让电影变得更加精彩。

编剧在矛盾冲突点上也精心设置一番。主要矛盾是原厂药价过高和患者承担不起之间的矛盾,次要矛盾则随着故事展开设置了几个,其中主人公程勇因开印度神油店没有出息导致与妻子离婚,由于孩子抚养权和老父亲生病亟须用钱碰巧遇到病人吕受益,缺钱和卖假药是故事开头一次要矛盾,随后在发展中期出现假药贩子张长林,在举报程勇还是让其代理权一事上出现又一次要矛盾,导致小团队解散。再后面张长林被抓导致无人卖药与程勇安定生活下是否重操旧业之间的矛盾。到最后法院量刑与病友求情之间的矛盾。诸如此类的小矛盾还有许多,如警察捉拿罪犯和得知真实情况后犹豫是否要抓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次要矛盾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导火索,起到承接桥段的作用,观众看得自然又不失感叹,体现出编剧的深厚功力。

(二)黑色幽默与商业融合度

大量黑色幽默是该片成功的一大亮点。“黑色幽默”是一文学流派,最早用在电影上的是迈克·尼科尔斯的《第22条军规》,不同于一般喜剧片,黑色幽默是一种类似冷笑话的侧面表达。而《我不是药神》大量运用了黑色幽默,如果不是电影主题思想明确,完全可以当成喜剧片类型来分。影片从取名上就很讲究,参考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该片最初的名字是《生命之路》,属于文艺片的范畴,这样命名影片受众范围就小了,而用“我不是××”来命名比较单独的“××”更多了一层喜感,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也使得影片上升了一个台阶。在角色塑造方面,导演选择了来自不同行业的社会底层人士,每一个角色都设定了一系列标志性动作和服饰。例如主角程勇服饰是穷困潦倒小老板T恤衫配旧夹克,吕受益是四层口罩外加特大眼镜,彭浩是杀马特黄毛发型,刘思慧是夜店豹纹风,刘牧师是斯文金边眼镜配西装。而搭配这些造型的是设计诙谐的台词和夸张动作。例如,吕受益第一次出场时,当程勇问及为何戴口罩时,他一层层地揭开口罩,窘笑着说“我是白血病患者”,笑点安排在此处也为后来的宣传卖药打下伏笔。同样,黄毛的出场虽然没有对白,但是沉默与一本正经的表情搭配也增加了喜感。牧师的“愿主保佑你”与他的职业相符,而刘思慧在面对“酒保”的“该你跳了”时候引发的程勇砸钱让“酒保”跳舞也让笑点上升至高潮。所以,喜剧元素的加入为影片增色不少,使得原本一波三折的剧情更加有趣。而电影的泪点设计得也十分巧妙,例如,当程勇问刘思慧“他爸呢”,一句“知道孩子有病就跑了”直指人心,当刘思慧带着病友来找程勇时,他要求病友摘掉口罩的一刹那,与病友代表向警察求情时所说的一番话,以及结尾处病友们集体沿街站立为程勇送行,都是群众演员所设定的泪点。所以说,一部好的商业类型片要能够做到“喜忧参半”,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既能捧腹大笑又能潸然泪下,是需要编剧的巧妙设计和演员的自然流露的。

(三)大众共鸣与社会影响力

北京文化电影事业部总经理张苗在提到影片宣传发布时说,《我不是药神》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精心耕耘后的收获,而此类电影的市场表现怎样,没有同类型电影做参考,制作难度其实更大。该片之所以能收到较好的观众反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强刺激、强共鸣、强共情。强刺激,即娱乐性,是电影里的黑色幽默;强共鸣,即观众感同身受的观影体验;强共情,即共鸣之后的互动,引发出大众对影片深层含义的思考。可以说,张苗总结出了成功范例的一般模式,这也是确保票房稳定增长的关键要素。现在人们选择电影的方式与以往不同,除了制片方的宣传力度,豆瓣评分和美团购票评分是一大参考,而微信朋友圈的转发和群众的议论程度更是决定是否观看的有力依据。一般而言,影片的上座率和排片有一定关系,热门影片一开始的上座率很高,而经过一周之后就会迅速下滑,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影片能够一直保持得很高,前段时间的爱国主义题材影片《战狼2》就是一个范例。而《我不是药神》的社会舆论之高还引起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注意,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总理在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抗癌药是救命药,不能税降了价不降。必须多措并举打通中间环节,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切实获得感。”可见,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三、结 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现实主义电影如果不去有意地迎合大众的观影需求,考虑市场因素,是不会取得成功的。而《我不是药神》在剧本原型改编、戏剧性情节设置,主次矛盾安排以及笑点泪点的把控上做到极致,获得大众认同感并引发社会效应,是值得后辈导演学习的典范。

猜你喜欢

程勇我不是药神现实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金钱和人性的抉择
新法律现实主义
电影《我不是药神》人物分析
“自我较劲”成就《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与宁浩五度合作 徐峥:电影营销越来越难做了
《我不是药神》在沪举行发布会
《我不是药神》海报特辑双发
《我不是药神》: 这是中国目前 需要的电影
新现实主义巨匠